“做客戶可信賴的數字化轉型的服務者、使能者。”這是中國聯通混改後,尤其在開發政企客戶業務板塊的主要定位。要共創共享數字經濟新紅利,中國聯通開始了類海軍艦隊式的佈局,而子公司聯通數科正是這輪大作戰中承擔相關業務的主要執行者。
■本刊記者/蔣秋霞
在鞏固網路運營商業務的基礎上,利用新一代的5G通訊技術,為政企客戶提供數字化的解決方案成為中國聯通決勝未來的重中之重。
9月26日,在2021年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烏鎮峰會開幕式上,新上任的中國聯通黨組書記、董事長劉烈宏致辭道:“數字技術作為‘新生產函式’,正在演繹未知大於已知的數字文明‘新方程’。”他指出,中國正加快推進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從“樣板間”的“聚變”走向“商品房”的“裂變”,加快千行百業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目前中國聯通已打造5G+工業物聯網、5G+教育、5G+醫療、5G+交通等300多個燈塔專案、3000多個重點專案,還積極參與浙江省數字化改革,在“1+5+2”體系中發揮主力軍作用。
中國聯通願與各行各業深化合作,共創共享數字經濟新紅利。 在本刊前幾期有關中國聯通的報道中,《經理人》也分別闡述了中國聯通資料首席科學家範濟安博士、聯通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兼資料智慧事業部總經理宋雨倫對目前公司戰略佈局方面的觀點。
範濟安認為,主攻5G+工業網際網路是中國聯通政企業務的主要方向;宋雨倫則表示,於企業而言,應抓住當前技術升級與變革的機遇,時刻把握以資料驅動為核心基礎的產業升級方法論。 這意味著,在政企業務的服務上,中國聯通內部有一個高度共識:要搭乘中國數字經濟的快車,必須抓住政企客戶數字化轉型的機遇! “過去的三年裡面,如果關注一下聯通的財報,會發現政企條線的業務發展速度非常快,也成為了支撐聯通現在大盤的收入和利潤增長的一個主要驅動力。”
聯通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聯通數科)高階副總裁湯子楠表示。 具體規劃落實上,中國聯通的策略是怎樣的? “其實,中國聯通在構思未來3〜5年市場的發展策略時,畫了一張很大的地圖,並且在每個地圖上都安排了這樣的一個兵力,以集團的政企BG(business group)作為一箇中樞,有點像中央軍委管總的味道,所有這些作戰地圖上的兵種來負責提供能力,再把這些能力輸送給一線的31個省的營銷團隊去主戰,形成最終的客戶服務,所以大得有點像海軍艦隊,有航空母艦,有巡洋艦、驅逐艦,各自負責不同職責的協同作戰。”湯子楠表示。 本期,《經理人》透過對話湯子楠一探究竟。
定位:可信賴的數字化轉型使能者
要搞清楚中國聯通在政企業務上的佈局,首先可以從聯通數科的誕生著手。 聯通數科於2021年2月7日正式揭牌成立,是在原聯通系統整合有限公司、聯通雲資料有限公司、聯通大資料有限公司、聯通物聯網有限責任公司、聯通智慧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基礎上整合成立。
這是中國聯通打造獨特創新競爭優勢、實現創新賽道差異化突圍的重大戰略佈局,致力於推動我國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為政企客戶的數字化轉型使能。 因此,可以看做,聯通數科就是中國聯通為實現政企數字化“使能者”的使命而出現的。 湯子楠表示,這有兩個關鍵詞:一是數字化。“這是我們判斷在未來整體市場的一個核心方向,不管是從國家的十四五規劃,濃墨重彩地在宣講數字經濟和數字化的社會和治理,以及現在各行各千行百業的客戶,對於數字化轉型所提出的旺盛需求,其實這都創造了一個非常廣闊的市場空間。”
二是使能者。“其實代表了聯通的態度,態度就是我們希望培育自己的一個能力,同時也具備把能力孵化出來後,幫助客戶去成功的能力。它也強調了聯通在這一輪的服務過程中會強化自身能力的打造和自身能力的輸出。” 在強化自身方面,“經過五六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成績,而且在這個過程中,中國聯通實際在內部是打造了一朵每天能夠執行20多萬個容器的分散式基礎設施,上面支撐了4億使用者每天的出賬,還有各種各樣的資料分析的應用,應該說,這樣一個龐大的原生雲,即便在國內央企的實踐當中也是不多見的,而且又是聯通完全依靠自己能力打造出來的。”
也就是說,中國聯通內部已經搭建好了“新基建”的基礎,下一步就是要更大地發揮好這份能力做對外輸出,服務更多的外部客戶。這背後,仰賴的正是一批以湯子楠等為代表的高素質複合型人才。 作為資深網際網路人,湯子楠從阿里離開並與中國聯通產生交集的經歷非常值得關注。
湯子楠曾在微軟中國亞洲工程院任Surface、Windows Embedded產品經理;2010年加入阿里雲,是阿里雲第一位產品經理和飛天作業系統的早期貢獻者之一。作為一位曾在阿里就職8年的資深產業網際網路從業者,他參與主導了阿里雲絕大部分產品的設計及商業化運營,產品涵蓋底層飛天平臺、上層雲應用,全程參與了飛天作業系統從孵化到大規模商用的各階段發展歷程,搭建了阿里巴巴自研的大資料計算引擎MaxCompute和資料開發PaaS平臺,是阿里巴巴自研大資料平臺設計者和核心貢獻者之一。
擔任現職前,湯子楠曾任阿里雲企業服務事業部總經理,全面負責政企數字化轉型新產品研發和運營工作。而2018年,恰逢中國聯通和阿里巴巴合資成立了雲粒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雲粒科技),這也是中國聯通混改後成立的首家合資公司。這家合資公司成立的目的,其實也是中國聯通希望與阿里巴巴等第三方網際網路公司合作,共同服務政企市場。 “當時的老闆問我要不要出來到阿里的生態公司去任職。這也是一個比較好的機會,於是就從阿里離開了。”如今,湯子楠除了在聯通數科承擔職務外,另外一個重要身份就是:雲粒科技執行長。
如前所述,中國聯通在政企數字化轉型的大戰場做了重要佈局,按照網路生態系統分類,主要分成基礎設施層、平臺層、應用層。“比如說基礎設施層會有云的需求,有大資料的需求,有物聯網的需求,人工智慧的需求,區塊鏈的需求,安全的需求,最底層可能還有系統整合的需求,業務領域有智慧城市,有數字政府,細分行業有文旅、教育、生態環境、醫療等等各個板塊,所以把業務進行了有效的區隔和劃分之後,他就會為每一個板塊來制定一個作戰單元。”湯子楠介紹,整體來看,聯通數科是在雲網端的基礎設施層做建設和架構,而云粒科技更多的是聚焦在智慧城市領域做平臺基座及細分領域垂直應用。
他以中國聯通在2020年中標的甘肅省水利廳的智慧水利專案舉例。這也是水利部在智慧水利方案頒佈之後最大的一個省級智慧水利專案,資金規模達到2億元。在該專案中,具體來看,聯通數科的系統整合事業部負責系統整合的總體的牽頭,聯通數科的雲計算事業部負責底層的雲平臺,雲粒科技負責行業的解決方案,資料由安全事業部負責。“這樣幾支部隊組成的一個聯合的工作組,共同來服務客戶,這是目前聯通內部各個板塊的關係。” 這種從中國聯通總部到下屬子公司、合資公司的聯合作戰模式,已經成為整個集團戰略佈局、客戶服務的常態。
優勢:背靠中國聯通強大後盾
那麼,聯通數科以及雲計算事業部在配合中國聯通大作戰中有哪些優勢呢? 聯通數科的雲計算事業部前身是聯通的雲計算公司,是聯通集團在2013年出資成立,於2020年底合併到聯通數科。“這家公司(聯通數科)的定位其實就是深耕中國的雲計算市場”。 到2016〜2017年,我國雲計算市場進入發展的第三階段,顯著特徵則是市場延展到政企客戶群。“從網際網路客戶的基礎上再進一步擴充套件到了政企客戶的市場,這是更廣大的市場。因為網際網路畢竟只是一個行業,但是政企客戶涉及到千行百業,而且絕大多數中國的頭部企業其實都在傳統行業,這些企業開始全面上雲之後,就把雲計算市場的份額進一步推高了。”湯子楠表示,大家會意識到雲計算慢慢從一個服務變成了一個基礎設施,客戶也會發現整個IT其實繞不開雲的技術和雲的服務。
這時,當政府資訊化的應用深度地依賴雲,這就牽涉到很大的業務連續性和資料安全問題。 湯子楠認為,“現在,中國的雲計算行業的發展還不能說是格局已定,至少已經過了早期的萌芽階段,處於高速發展、各個廠商大打出手的一個階段,進入高速增長期。”與阿里雲、華為、騰訊等市場主體相比,中國聯通在雲計算等方面還處於追趕者,因此,必須制定差異化的策略。他表示,中國聯通具有的幾大優勢,會在具體業務的拓展中,對聯通數科以及雲計算事業部進行有利的支撐。
第一,雲網融合優勢。作為運營商之一,中國聯通手裡掌握著網路,在雲網融合一體化服務方面可以做得更好。
第二,使用者覆蓋度更高。中國聯通在全國31個省都建設有覆蓋到省市縣鄉4級的服務網路。“尤其是對於中國三四線一些城市的企業,政府客戶,他們雖然沒有頭部企業需求量那麼大,但是他們的需求也是真實存在的。”湯子楠提出,如何服務好這些腰部客戶,並據此逐漸形成自己的競爭力,這是中國聯通與傳統雲廠商進行市場爭奪的關鍵佈局。
第三,資源池數量優勢。一直以來,中國聯通都是一個IDC(Internet Data Center)廠商,在全國很多省都有本地的IDC資源池。目前,中國聯通在全國範圍內有400多個資源池,這遠遠大於阿里雲30多個資源池的體量。 第四,有國企品牌背書。這也讓聯通數科等下屬公司在服務政府、央企、國企等客戶的時候,具有天然的優勢。而且,隨著中國聯通混改的順利展開,相比以往,靈活性也更強。 第五,產業佈局非常廣,具備產業聯合優勢。這意味著從集團公司層面,可以為各行各業提供針對性的解決方案。“聯通的雲事業部,跟聯通的這些財務公司,合資公司,各地的整合子公司去合作的時候,相對來說這個優勢也比較明顯。”
未來:雲和產業必須深度結合
在湯子楠主導參與眾多數字化轉型專案後,他表示,其實目前部分政企客戶對數字方案提供商有著一定的認知誤區。 “我們在和一些政府做交流的過程中,部分客戶會認為買了產品就可以快速實現數字化管理水平的提升,這其實是不準確的。”從方案提供商的角度來說,數字化解決方案只是工具性服務,不管方案多好,都需要客戶基於真實的管理需求把工具充分地使用起來,並且在實際中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而啟用方案的生命力。要實現數字化解決方案效果的最大化,發揮出最大價值,必然需要中國聯通方面,不管是集團公司、子公司、合資公司,與客戶端默契地配合。 聯通數科雲計算事業部團隊與中國鐵塔就有非常好的合作互動。中國聯通是其核心繫統的雲廠商之一。“用的是我們自己的產品,合作有五六年了。過去幾年裡,鐵塔的需求量不斷攀升,我們給它做的雲池也在不斷擴容。”
具體來看,聯通數科雲計算事業部,主要是在中國鐵塔的資料中心裡面部署一個雲池,同時中國聯通還把自己位於北京的骨幹運營資源直接貢獻出來,幫助鐵塔搭建了公有云+私有云的混合架構。如此佈局後,這一方面滿足其資料安全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能滿足其很多非核心應用的彈性和擴容需求。與雲計算事業部相配合的,還有中國聯通的安全事業部,其主要是向中國鐵塔的資訊化系統發起攻擊,進行模擬演練,提高網路安全等級。 據湯子楠介紹,目前聯通數科正在跟中國鐵塔探討新的業務合作,比如國記憶體在很多利用中國鐵塔基站進行生態監測、社會管理等需求,需要聯通數科方面提供分散式雲和影片的解決方案。隨著聯通雲自身能力的不斷提升,以聯通數科為代表的中國聯通作戰隊也在嘗試去洞察和捕捉客戶更多的需求,以提供更豐富的服務品類。
正是由於不斷深入客戶,聯通數科雲計算事業部成績非常亮眼。根據中國聯合網路通訊有限公司(股票程式碼:600050)2020年財報顯示,其雲計算收入達到人民幣38.4億元,同比增長62.7%。在接下來的市場佈局中,雲計算在中國聯通的發展佈局中會更加重要。湯子楠總結道:“之前雲計算市場的發展,是由計算需求驅動的,但是下一個階段的發展一定是產業經濟數字化驅動,這時,雲和產業必須要深度結合。”
本文首發於《經理人》雜誌2021年11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