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中,柴靜曾這樣寫道:
真相往往就在於毫米之間,把一杯水從桌上端到嘴邊並不吃力,把它精確地移動一毫米,卻要花很多時間和更多力氣,精確是一件笨重的事。
精確是一件笨重的事,求真也是一件笨重的事。
不久前,發生的這一件事,讓小編深有體會。
它,就是重慶10歲男孩和奧迪車的故事。
01
擔責,還是耍賴?
(監控)
(奧迪車的劃痕)
有罪推論和不嫌事兒大,是全球吃瓜群眾的通病。
何況,監控在那兒擺著。
如果,這種事兒,發生在我們身上,為人父母,我們會怎麼做?
父親劉濤用教科書級別的家教,給了我們第一步的答案:
讓家人先把孩子帶走。
02
懷疑,還是信賴?
在這裡,劉濤再次給了我們教科書級別家教的第二步:
如果孩子疑似犯錯,相比苦苦追問真相,對孩子接納更為重要。
因為,我們接納了孩子,孩子才會在被愛中,帶我們找到真相。
這一次,小新還是堅定地告訴爸爸:“真的不是我做的。”
這對夫妻,輪流帶娃、共同支撐,也不願缺席孩子成長。
而劉濤這樣的丈夫和父親,就是妻兒的天地和後臺。
(劉濤和兒子小新)
正是這樣的信賴,讓劉濤決定還兒子清白。
但,如何還兒子清白,絕不是僅僅靠一個父親的力量,就能完成的——
03
搪塞,還是較真?
劉濤有了判斷後,再次和片警鄒興華進行了溝通。
這是他教科書級別家教的第三步:
藉助外力,把家庭內部的信賴,轉化成少年對公權的敬畏。
冤枉一個孩子是容易的,難的是,讓他信仰法律。
(老民警鄒興華)
這裡,劉濤又給了我們教科書級別家教的第四步:
關於孩子清白和信譽的事兒,千萬別怕麻煩。
而是一位父親和一名警察笨重的追尋之後,得到的精確真相。
04
炒作,還是退場?
這是劉濤教科書級別家教的第5步:
肯定孩子的價值,讓孩子從事件和經歷中,得到陽光而正面的信念。
因為,孩子的改變,從不來自大人誇大其詞的恐嚇或讚揚,而來自從經歷中撞擊反彈回來的自我和感受。
“我很重要。我的感受很重要。我在大人心目中很重要。”
再也沒有什麼比這種認知,對孩子更重要。
誠實不會被負。
好人終有好報。
重慶當地媒體報道後,這件事透過網路和自媒的傳播,一度上了熱搜。
(媒體當時的報道)
這也是他教科書級別家教,留給我們的第6個思考:
不管任何時候,都別拿孩子當謀利的工具。
05
思考,還有饋贈。
歸屬感,就是和父母建立的天然而強韌的連結,遭遇危機,讓孩童相信自己有退路。
確認自己的重要性,就是得到周圍環境的公平和善意,心懷陽光,讓孩童放心去成長。
①來自家庭的愛和信賴。
父母做好自己,給予孩子全然的愛。
②來自公權的公平正義。
一個孩子的成長,源頭在家庭,但不僅僅在家庭。
免責宣告:【我們尊重原創。文字圖片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絡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絡我們刪除處理,我們只做分享之用,不用於商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