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當天就去了良子家。
打過招呼,良子把老李讓進屋子,沏了茶。
老李憑經驗,這種話要直說,"良子,你見過順子爹的玉墜嗎?"
這樣不留餘地,點明中心,良子必須說實話。但老李錯了,良子根本沒拿順子爹的玉墜。
那天,順子爹路過良子家,良子出於好奇,要看看這玉墜。沒啥出奇,倒是背面那"正德"二字讓他看了良久。這是個篆書字型,他只能看個新鮮,一個半吊子哪懂篆書?他覺得要真是正德的貼身之物,價格不裴,估計得六位數。於是他把玉墜交還順子爹,並囑咐要好好儲存。
這條線索斷了。
因為有了這事,順子也被大家關注起來。
現在這代人,就如同賽跑,跑在前面的有鮮花和掌聲,落到後邊的只能低著頭做人。順子屬於後者。
人們以前對順子和媳婦的不孝的評價過於牽強,順子有一女一兒,女孩已上大學,國家有照顧,每年還有獎學金。兒子上初中,食量大,正是發育時期,也不能虧了孩子。更讓順子愁的不僅這事,如果沒有意外,中學,大學,談物件,結婚要很多錢吧?當下這結婚條件,要車,要房。這城裡的樓房價格,比莊稼長得快……。這連數學家都算不清的賬,讓順子一想就頭疼。他不得不從生活節儉開始,因此人們也一直認為順子爹不享福!
那麼這些老爺子們又怎樣呢?先說李伯吧,一個老支書,也沒掙下多少家產,唯一的功績就是把兒子供出來了。大學畢業後在大城市工作,結婚生子,有可觀的收入。曾幾次勸爹進城,可李伯不去,只好老兩口在家居住,自家的十幾畝地也荒了多年。
那老李,李伯的三叔。兒子在城裡有個公司,每天早出晚歸,現在交通方便,幾腳油的事。目的是照顧老爹。兒媳雖在家,也種不了地,乾脆也就荒了。
這幫老人,曾經都是種地能手。現在幹不動了,年輕人撒了歡的往外跑,誰願種地呀?
你還以為這群老人在享福嗎?一家一本難唸的經。他們真的在等死啊!
這幾天他們對順子爹的玉墜議論較多。每聚一塊,這就是頭條。從猜測到否定,不知費了多少腦筋。
這天正在討論的時候,大先生聽到了。
他好長時間不來了。因為家裡有些變故,兒子媳婦外出打工去了,不再經營守了半輩子的土地。一個院子由大先生一人守著。
當他聽到大家議論玉墜的事,想起他撿到的那塊"石頭"。
原來順子爹在良子看完玉墜的當天,丟在路邊的草叢中。這幾天正是大先生因洗澡事件而心情消急的時候,每天不是在路上轉,就是把自已封閉起來。
這天他撿到這玉墜也沒看出有多珍貴,只當做一塊石頭,造型不錯的石頭,顏色漂亮的石頭。帶回家放到了窗臺上,這麼多天,一直沒有動過。
慶幸,終於水落石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