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寫了幾篇介紹無極樁的文章,想寫《漂》時便卡住了。
一來是《漂》本身難寫,在文章構思的過程當中,發現漂的問題遠遠比寫作之初想象的要複雜得多。
二來漫談系列是寫給普通太極拳初學者的,有沒有基礎都可以能看得懂,甚至能用於指導無極樁的練習。不練無極樁的人雖然可能看起來有點費勁,大致看明白應該還是沒問題的。
漂的問題,如果沒有3個月以上練無極樁的體會,是根本無法體驗到的。類似的問題還有很多,從漫談的角度來寫這些問題,一定會卡殼,於是便開始思考從更深層次的角度來寫一些無極樁和太極拳的文章,形成一個新的太極拳進階談系列。這些文章將要涉及的問題會很重要,也很晦澀,如果對無極樁和太極拳不是真正熱愛並鑽研的人,可能基本上會看不懂。?
“推手不用手,腳下漂著走”。漂是石明先生太極拳學理論和技術體系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甚至可以說是最重要的概念。
傳統武術包括太極拳一般都講沉,要下盤穩固,忌輕浮。石明先生在承繼前輩太極拳理論、技術的基礎上,參悟太極拳經典,提出太極拳與其他拳術最根本的區別是四兩撥千斤,太極拳不練功夫,不用力。不用力只是一種表象與結果,體現在理論和技術體系以及訓練方法上就是漂。
石明先生獨具慧眼,另闢蹊徑,敢於空破,大膽創新。漂的理論的形成和技術的實現,標誌著石明先生在繼承傳統,參研經典基礎上,建立起了一套獨特的太極拳體系。
黃震寰先生在師承石明先生學術理論的基礎上,更是將無極樁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進一步將漂理論化和系統化。將漂(飄、縹)作為無極樁最核心的理論與技術,也將漂(飄、縹)作為檢驗無極樁站樁正確與否的根本標誌。並結合道教內丹術,從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三個層面,提出漂的層次理論,即形漂、氣飄、神縹。
在過往的無極樁訓練體系中,由於樁法是內練體系,訓練過程是練習者自己把握,訓練結果也是練習者的內在感受。用外在的方法很難檢驗,普通人更是根本無法檢驗。如果無法檢驗的話,那麼就很難判斷站樁的效果,效果無法判斷的話,就無法給出有效的改進建議。
石明先生黃震寰先生關於無極樁漂的理論,不但建立了一套全新的理論技術體系,而且鮮明地提出了訓練、應用和檢驗方法。
如果僅僅是從武術的角度來看太極拳,是無法理解太極拳的漂的。從石明先生、黃震寰先生的太極拳理論、技術體系和訓練、應用實踐,結合太極拳的傳承、傳播歷史以及太極拳經典拳譜拳論來看,真正的太極拳是化丹為拳之術,無極樁輔以打坐是最重要的修煉方法。道教內丹的修煉次弟是築基煉己、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至虛空粉碎合於大道。根據不同的層面會形成形漂、氣飄、神縹。
從最簡單的字面意思來理解,漂就是將身體漂浮起來。最簡單、最低層次的漂也就是身體肉體即形的漂。在這個層面上,站無極樁時,可以想象兩腳站在水面的荷葉上,你只有將身體漂起來才不會沉下去。也可以想象站在薄的冰面上,你只有將身體充分地調勻了,將力平均分配好,冰面才不會破裂。所謂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就是這種感覺。當然也可以想象兩腳站在地面上,有兩隻螞蟻分別從兩腳後方的正中間沿腳掌中線往前爬行,你不能對螞蟻產生任何傷害,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將身體漂起來。
從探海樁的角度來說,展腳開胯、收腳合胯的過程,都是對形的漂的訓練。形不漂,腳往外就不是展而是碾了。
探海樁最主要的是訓練勁力的遊走,即是太極拳的節節貫穿,漂與節節貫穿具有十分密切的關係。探海樁練得好的話,勁的遊走與形的漂要能很好地結合。
從形的層面來看,漂可以解決推手對抗中頂的問題。力對物體的作用效果取決於力的大小、方向與作用點,稱之為力的三要素。在推手中也存在力的三要素問題。對於對方力的大小是很難控制和改變的,對方力的方向可以透過遊走和漂來改變,影響有限。但是更重要的是,要透過遊走和漂,來控制力的作用點。用扳手擰鋼管可以很好地控制力,但是用扳手擰棉花棒的時候,力就不是很好控制,鋼管有很好的作用點,棉花棒的作用點不好找。
形的漂和勁的遊走只是漂的最初級的階段,也是有為法、後天法的初級形式,長期留連於此,會造成體內的雙重。這個階段是築基的功夫,停留的時間不能長,長則有害無利。
形的漂最後要歸於無形。
形的漂只是表面的、表層的漂。比形的漂更高一層的是氣的飄。形的漂是簡單的、單純的漂,而氣的飄比形的漂要複雜一些。氣的飄不是簡單地將氣飄起來。形的漂是有為法、後天法,而氣的飄則是要從有為法、後天法過渡到無為法、先天法。
經絡是氣的通道,氣是沿經脈執行的。人體最主要的氣的通道是任督二脈組成的經典小周天。我們在《無極樁漫談——小周天與大周天》一文中講到了,無極樁中用到的小周天是張三丰《玄要篇•登高臺》中講的擴充套件的小周天,即下端延伸至湧泉的小周天。
氣的飄不是單純的飄,而是沉與飄的統一。在太極思維模式中我們講過,陰陽思維過程中,可以取單極、單方向。太極思維中,則是拳論中講的陰不離陽,陽不離陰。
氣的飄是先讓意落丹田,微微掛住後,丹田氣沉至湧泉。氣沿擴充套件的任脈下降,任脈是陰脈之總彙,這個過程是濁陰下降。
此處要注意的重點是,下降的濁陰不是直接升上來的,否則形成單純的閉環,還是濁陰。沉到湧泉的氣,一定要在腳底煉化,煉化之後剩下的精華是清陽之氣,讓清陽之氣沿擴充套件的督脈上升,歸入泥丸。這個清陽上升的過程就是氣的飄。這種在識神操控下的飄還是有為法、後天法。
慢慢地要讓識神退位,進入玄同的無極態,讓元神主事,這個時候的飄才是真正的飄。
神的縹是虛無縹緲的縹,是純無為法和先天法,用語言很難表述。這個時候不能動後天的意,後天的意只會幫倒忙。這個時候的周天是大周天,是天人同構,人天一體。要像《易傳》中所說的:“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或像《莊子》講的:“離形去知,同於大通”。
三個層次的漂(飄、縹)都是可以感知和檢驗的。
當你去感知在形的層次漂的無極樁的時候,稍微加力,就會發現自己會被一種有形的力反彈出去。
當你去感知在氣的層次飄的無極樁的時候,只要溝通雙方的氣和心意,就會感覺到像踩在氣墊上一樣,情不自禁地就想蹦起來。
對氣的層次飄有兩個層次,即有意(有為、後天)、無意(無為、先天)兩個層次。在氣則滯,有意層面氣的飄還是不通透,有滯礙。只有無意層面氣的飄才是輕靈、通透的飄。
神的縹需要更高層的感知,很難用語言去表述,或者說根本無法用語言去表述。非要表述,只能說就是那樣。只有到了那一步,自然就知道了。
總結以上,將石明先生當年拳諺略作修改,以饗同好。
推手不用手,腳下漂著走;
感而同大通,真空即妙有。
作者:羅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