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身寒門,投身商海,500塊起家,賺來8億身價,位列福布斯富豪;
他頗有名氣,開創“私吃公”的“陳金義現象”;
然而,依舊是他,卻上馬“水變油”專案,被公眾指認為騙子,一頭撞上能量守恆定律。
迷霧背後,真相究竟如何?陳金義又到底是怎樣的人?
01:艱難創業
1961年,香港“天王”劉德華出生,同年,在浙江桐廬的一個小山村中,也有一名男嬰呱呱降世,被父母取名為陳金義。
陳金義沒能考上大學,高中畢業後便參加工作,在村子中當起了民辦教師。
才幹兩年,便嫌棄工資低,轉行做了油漆匠,但油漆匠又累又傷身體,不願吃苦的他還是沒堅持下來。
最後他找了個蜂蜜工的活,一個月工資120元,輕鬆還賺得多。
而值得一提的是,這份工作改變了他一生的軌跡。
因為沒過多久,他便了解到一個驚人事實——自己老闆僅是靠採購、調配蜂蜜這樣的簡單生意,竟年賺70萬!
賺錢似乎並不難,陳金義第一次冒出了這樣的想法。
於是他再度辭職,而這一次,他的選擇是創業。
事實證明,陳金義的確很有經商天賦。
首先,他東拼西湊借來了500塊,從蜂蜜生意起家,小心經營下,大獲成功,賺來第一桶金。
90年代初,已完成初始資本積累的他,又敏銳地從資本市場上察覺到商機,果斷出手,透過股票認購證大賺特賺,獲利數千萬。
不過,重頭戲還在1992年。
當時,上海黃浦區公開拍賣7家國有店鋪,手中握有大筆資金的陳金義,正好在找市場切入點,於是一口氣拍下了6家。
然而萬萬沒想到,本是出於生意考慮的普通收購,竟讓他無意中完成了一個成就——成為改革開放後首位收購國有企業的民營老闆。
轉瞬之間,這種“私”吃“公”被命名為“陳金義現象”,並被賦予濃厚的社會意義,標誌著國內非公有制經濟正式登上了歷史舞臺。
彼時,功成名就的陳金義,風頭一時無兩。
02:盛極而衰
1993年,他已不再滿足於過去的“小打小鬧”,正式組建金義集團,進軍食品行業,旗下擁果凍、牛奶、乳酸飲料、純淨水等諸多產品。
藉助強大的廣告營銷,金義年銷售額一度達到驚人的2.1億,其中“金義果奶”最為出色,在當時的國內幾乎無人不曉。
隨著生意不斷擴大,陳金義的名氣也越來越大,甚至作為浙江省私營企業代表,在建國五十週年慶典上,受邀登上了天安門觀禮臺。典禮結束後,全國工商聯還將第28號彩車永久交予了金義集團保管,至於這輛彩車寓意,則是“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
陳金義的巔峰,還在2002年。
那時他已兩度登上福布斯富豪榜,還成功將金義集團借殼上市,業務橫跨飲料、製藥廠、水電站、旅遊、酒店、高速公路、房地產、中文搜尋引擎等諸多領域,堪稱商業帝國。
但同樣是這一年,也成為他盛極而衰的轉折點。
2002年下半年,一次機緣巧合下,陳金義遇到了王先倫,那會他正在尋找合適的投資專案,後者也恰好手中握有一項乳化油專利技術,於是兩人一拍即合,你提供技術,我提供資金,搭檔了起來。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陳金義已有了2次刻骨銘心的投資經歷:一次在三峽庫區的飲料廠房上投了1500萬,一次在高檔飲用水領域投了3億,皆以血本無歸告終。
連續的投資失敗,讓他揹負上鉅額債務,總額超8000多萬!更加雪上加霜的是,由於管理不善,大量款項被金義管理層私吞,企業資金流愈加緊張起來。
焦慮之下,陳金義反而變得更加激進,將乳化油專案視作最後的稻草,選擇ALL IN!
要賭就賭一把大的,不成功,便成仁!陳金義抱著破釜沉舟的態度,在乳化油上越陷越深。
甚至為維持專案執行,他還不惜將上市公司15.42%的股權置換成現金,全部追加投入進去。
03:失敗遁逃
然而,乳化油專案依舊進行地異常坎坷。
“一噸重油,再混上500公斤水,經過化合反應後,就能生產出一噸半的‘金倫油’。”
這是陳金義對專案的宣傳,而金倫油,則是專案的最終成品。
可令人沒想到的是,就是這樣神乎其神的宣傳,竟讓專案被傳成了“水變油”騙局,他本人也被視為大騙子。
尤其當媒體也參與進來後,事件已趨向於“鬧劇化”。
怒不可遏的陳金義,悲憤地辯解:“我都將一整個上市集團的財力投入進去了,如果是騙局,我自己騙自己嗎?這已不僅僅是名譽問題了……”
即便如此,還是有質疑聲不斷傳出,其中浙江大學的兩位能源系教授,就尖銳指出,“金倫油”的提煉已違反了能力守恆定律。
被陳金義聘請的王先倫,則固執地回應:自己只重結果,反應方程式他也解釋不了,但產品不會有問題,即使與能量守恆定律衝突。
另一邊,陳金義也早就沒有了退路,依舊自信地宣稱:“我不懂什麼能量守恆定律,只要它能賺錢就行,具體生產流程是商業機密,不能公開。”
於是就這樣,專案在一片不看好的聲音中繼續進行。
2004年,“金倫油”終於下線生產,望眼欲穿的陳金義鬆了好大一口氣,但在這時,他竟又開始飄了。
他認為自己已經掌握了核心技術,完全可以自主生產,於是找藉口將專家王先倫趕走。
然而專家一走,很快就出了大問題——油品質量不穩定,無人指導工業細節,導致工廠無法大規模生產。
困境之下,陳金義急得夜不能寐,想盡辦法挽救危局……
可到了2007年,一切已成定局,由於債主逼債,他的乳化油專案基地被法院查封,而截至被查封時,被寄予厚望的金倫油依舊沒能實現大規模銷售。
數年經營,轉頭成空。
不久之後,杭州法院又公佈了一份高達4500萬的欠款公告,但在這之前,陳金義已有預謀地將資金轉出至海外賬戶。
最終,金義集團瀕臨倒閉,陳金義也“人間蒸發”。
回望過去,陳金義以500塊起家,數十年間做過諸多生意,一度成為身價8億的福布斯富豪,然而,數次投資失利,再加上乳化油專案的慘敗,最終令他無力翻身,淪為老賴遁逃,如此結局,令人唏噓。
商海本就兇險,無人敢自詡常勝將軍,投資失敗而無力迴天者比比皆是,陳金義絕非第一人,也更不是最後一人。
注: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路,且未能核實版權歸屬,不為商業用途,如有侵犯,敬請作者與我們聯絡。
作者:向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