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新年過後,日軍在東南亞戰場的局面已經越來越不利了。
特別是在緬中平原一帶,日軍更是陷入了盟軍“四面合圍”的困境。
為了打破僵局,日軍決定趁盟軍尚未準備充分的時候,搶先以四個師團,九萬多人的兵力,兵分三路襲擊盟軍東南亞戰區的後方基地英帕爾,一舉佔領英帕爾和科希馬等要地。
日軍氣勢洶洶而來,但他們的對手——駐印英軍,卻看到了完全不同的場景:
“他們衰弱不堪,嘴裡塞滿野草”、“到處是赤腳露體的屍體,士兵像骷骸一樣躺在泥地上”。
當年那一仗到底發生了什麼,竟讓日軍落得如此下場?
《孫子兵法》曰:攻其不備,出其不意。日本人同樣非常清楚,戰鬥發起前,必須儘可能隱藏自己的戰略意圖,不讓敵人查明自己的動向。
但英軍第十四集團軍司令斯利姆將軍卻明察秋毫,他從偵察到的日軍種種動向判斷出,對方必定在短期內向英軍發起進攻,而且進攻的地點,就在英帕爾——科希馬一帶。
儘管斯利姆已經基本明白了日軍下一步的動作,但他的心中依然忐忑不安,他預感到:此戰非同小可,無論輸贏,最終都有可能影響到整個東南亞的戰局。
在和自己的參謀們詳細商討過後,斯利姆將軍得出了最終方案:他要把親敦江以西地區的英軍,全部撤到英帕爾盆地,集中力量在英帕爾與日軍決戰。
為什麼這麼做呢?理由很簡單:英帕爾地區是英軍的“重要戰略基地”,各類物資非常充足,且四周交通便利,不存在被日軍“困死”的風險。
而英軍這麼一後撤的同時,不僅縮短了自己的補給線,同時還拉長了日軍的補給線,增加了日軍的作戰困難,一舉兩得。
日軍方面的最高指揮官,是第十五集團軍司令牟田口連野中將,此人是發動七七盧溝橋事變的元兇,也是個狂妄好戰的傢伙,因此在日本有“小東條”之稱(東條英機)。
雖然日軍在東南亞戰場幾乎已是窮途末路,可牟田口連野卻是躊躇滿志,迫切地想要跟盟軍開戰,以此來證明他這個第十五集團軍司令是名副其實的。
可是人就是這樣,你越想幹成什麼事兒,到最後可能就越幹不成。
粗心大意的牟田口連野在戰前不僅沒有充分偵查己方進攻路線的地形,也沒有做好後勤保障工作,之後又在作戰時貢獻了許多“下飯”操作,讓人哭笑不得。
1944年2月4日,日軍在英帕爾以南五百公里的地方第一次與英軍交鋒。雖然戰鬥打得十分突然,但斯利姆將軍絲毫不慌,他命部下無論如何都要堅守陣地,不許後撤。同時呼叫空中支援,給部隊運送給養。
果然,沒過多久,日軍就挺不住了。他們發現自己在付出了巨大傷亡後依然啃不動英軍,於是於23日開始後撤。
然而,首戰失利並沒有讓牟田口連野吸取教訓。在三月初,牟田口連野在發現地形不利於行車後,決定帶著牛羊出征,他對部下說:
牛可以幫我們運糧,必要的時候我們還可以把牛殺掉充當軍糧,當年成吉思汗出征就不帶軍糧啊?
可他忘了,遊牧民族是殺一路搶一路,東南亞戰場到處都大片的原始森林,你搶誰去?
不過牟田口連野不管這些,照舊行軍。到了三月中旬,日軍順利度過親敦江,但斯利姆將軍早在三月初的時候,就已經讓麾下的第四軍前往英帕爾地區加強防守了。
到了3月9日,第四軍的17師和20師已經非常分別抵達了英帕爾的南部和東部。
日軍過江以後,斯利姆又將第五師空運到了英帕爾。不僅如此,從三月下旬到四月初,斯利姆還帶領著部下在英帕爾地區修築起了一道長達160公里的馬蹄形防線,而此時的日軍還在向英軍陣地殺來的路上,毫不知情。
4月4日,日軍先向科希馬發起進攻,並於4月8日包圍了科希馬。
兩天之後,日軍向英帕爾地區發起了全面進攻。由於日軍不顧傷亡地猛攻猛打,很快就攻佔了距英帕爾只有九公里的一個高地。
但高地被攻下來之後,日軍卻發現守不住。因為盟軍的坦克和步兵在飛機和炮兵的火力支援下,僅用三天時間就把日軍打了回去。
而這已經是日軍在此次戰役中最接近英帕爾的一次了。
4月18日,日軍切斷了英帕爾和科希馬一線英印軍隊與印度內地的陸路聯絡。但英帕爾地區儲備的物資足夠多,還有許多援助物資不斷空投而來。
英軍非但沒有遭受影響,還在短時間內,將英帕爾地區的兵力增加到八個師。
相比於英軍,日軍的情況就糟糕得多:他們的後方補給運不上來,牛羊消耗速度遠比出發前設想的要快得多。
這些日本鬼子天天打仗還吃不飽飯,有的連槍都拿不穩了,站在原地都打晃,更別說“戰鬥”了。
其麾下的第三十一師團,更是兩個多月都沒有收到任何糧食彈藥的補充,最後乾脆放棄陣地,當了逃兵。
在僵持階段,牟田口連野又曝出了“驚人言論”。當他收到部下上報的“食物短缺”的訊息後,驚呼:日本人自古以來就是草食民族。你們被那麼茂密的叢林包圍,居然報告缺乏食物?這算怎麼回事!
當然,除了這句,牟田口連野的名言還包括但不限於:
“沒有子彈的話,不是還有刺刀麼?沒刺刀的話,還有拳頭啊。沒有拳頭的話,可以用腳踢。就算這些都沒了,不是還可以用牙齒咬麼?”
“沒有武器彈藥和食物就不能打仗?這決不能成為正當的理由!”
由於牟田口連野“金句頻出”,前線士兵給他起了個外號叫“鬼畜牟田口”。
不過,日軍還是在這個“鬼畜”指揮官的帶領下,在強攻多日無果後改變了戰術,改從英帕爾以北迂迴進攻。
1944年6月10日,日軍第33師團與英/印第20師在叢林裡狹路相逢,爆發激戰。
日軍士兵拼死搏殺,終於在十二天後突破了英印軍隊的圍堵,衝出了叢林。
當他們抬起頭的一剎那,發現在不遠處,英帕爾的建築物輪廓已經清晰可見。可此時的日軍,再也沒有力氣往前邁一步了。
因為雨季的到來,使部隊裡越來越多計程車兵患上了痢疾、霍亂、流感等疾病,尤其對軍隊殺傷力最大的傷寒,更是在軍中肆意蔓延。
又由於缺乏足夠的藥品和醫療器械,日軍的指揮官們只好眼睜睜地看著那些患病計程車兵遭受病痛的折磨。
雨季的叢林,就像一座蒸氣瀰漫的綠色地獄,把士兵們折磨的一個個瘦骨嶙峋,最終一片一片的倒下。
而身在後方的牟田口連野似乎還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直到他給部下發布的一道道作戰命令,全都石沉大海,沒有迴音之後,才發現:自己的部隊要麼是收到了命令但已經沒有力氣繼續戰鬥,要麼是接收命令的那支部隊已經不復存在。
這時的牟田口連野終於明白:自己敗局已定,眼下除了撤退,沒有別的選擇。
在英帕爾戰役中,以英軍為主的盟軍在付出了一萬多人的傷亡後,讓日軍在英帕爾留下了五萬三千具屍體,落得個慘敗而歸的下場。
英帕爾戰役的勝利,從根本改變了緬甸戰場的態勢,使戰場的主動權完全落入到盟軍手中,並對包括東南亞、中國在內的亞洲戰場產生了重大的積極影響。
而那些長期在東南亞作戰的日軍,從此“元氣大傷”,再也沒有能力向盟軍發起大規模的進攻。
因此,日本方面也認為,這一戰,是日軍在印緬戰場走向“全面崩潰”的標誌。
參考文獻:
《論東南亞戰場的戰略轉折——英帕爾戰役》於江欣
《英帕爾-科希馬之戰》左立平
《日軍慘敗的英帕爾戰役——“忽視後勤的無謀之戰”》戚蘇源 薛利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