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炮製完成,新鮮出爐的《中國軍事與安全發展報告2021》
11月4日,在延期數月後,美國國防部終於向美國參議院提交了一年一度的《中國軍事與安全發展報告2021》。雖然每年釋出一次,但透過對比發現相較去年,這份《報告》有多處發生了明顯變化,報告中不僅宣稱中國正在擴充核武庫,短時間內建造了“數百座”導彈發射井,還在報告中第一次聲稱“中國初步具備了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
▲美國眼中的中國“導彈發射井”
對於美方指出的中國擴充核武庫,以及建造所謂的“導彈發射井”沒有過多必要進行反駁,因為從相關資訊來看,美方基本都是捏造或是憑藉幾張衛星圖猜測出來的資料,毫無實際參考價值。但美方提到的我國“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著實有些出人意料,因為在不少國人潛在意識中,我國似乎早已是具備“三位一體核打擊”的國家,為何美國一直到2021年才剛剛承認?
對此需要澄清,客觀的講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國並不具備真正意義的“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放眼全球擁有相關能力的國家也只有美國與俄羅斯兩個國家。所謂的“三位一體核打擊”具體是指海基、陸基、空基,同時擁有對敵核打擊能力,其中海基和空基一直是我國的短板。
▲我國首艘“長征一號”核潛艇
以海基為例,想要實現核打擊能力有兩個重要條件,一個是可靠的發射平臺(也就是核潛艇),另一個就是擁有足有穩定,射程夠遠,投擲能力夠強的潛射彈道導彈。為此我國在該領域也分兩步走,發展核潛艇與潛射導彈,以核潛艇為例早在上世紀60年代我國核潛艇專案便已上馬,首先發展的是攻擊型核潛艇,首艘於1970年下水,命名為“長征一號”,後將該型潛艇稱之為091型。但這款潛艇只解決了我們從無到有的問題,至於實際作戰效能確實存在較為明顯缺陷。好在透過不斷髮展,目前095型攻擊核潛艇、096型彈道導彈核潛艇基本定型,此時在發射平臺這塊短板基本補齊。
▲巨浪-1首次試射爆炸畫面
而令我國真正具備海基核打擊能力的還是“巨浪”系列潛射導彈發展。對於“巨浪”系列發展可以用一路艱辛來形容;早在1969年便已開始研製,但一直到1982年才進行首次公開試射,不過1982年10月7日首次試驗便以失敗而告終,直到三十多年後,相關試射畫面才首次對外公佈。當然一次失敗無法阻礙我們前進步伐,隨著巨浪-1、巨浪-2、巨浪-2乙、巨浪-3的接連研製、定型,我國潛射彈道導彈能力有了長足進步。2013年11月14日,美國國會首次在一份涉華報告中承認中國巨浪-2已具備攻擊美國本土的實力,至此海基核打擊能力最後一塊短板終於被補齊。
可即便陸基、海基兩位一體核打擊能力具備,我們仍存在一項最大短板——空基!如果想要實現空基核打擊能力,最重要的仍是發射平臺。通常情況下空基需要戰略轟炸機作為支撐,可目前擁有真正戰略轟炸機的國家只有美國與俄羅斯兩個。美國戰略轟炸機主要以B-52、B-1b以及B-2三款戰略轟炸機為主,俄羅斯則是圖-95、圖-160以及圖-22M3三款戰略轟炸機。上述這些戰略轟炸機,無論是航程還是載彈量都屬於世界頂尖水平,也正是依靠這些發射平臺,美、俄兩國空基核打擊能力十分穩固。
▲我軍絕對主力的轟-6K轟炸機
反觀我們國家到目前為止確實很難有一款真正意義上的戰略轟炸機,目前我軍絕對主力的轟炸機,就是上世紀50年代研製的轟-6轟炸機延伸出的各型號,這其中轟-6K則是近年來亮相次數最多的一款轟炸機。作為一款全新改進款,轟-6K整體效能確實有了明顯提升,尤其是載彈量從原有9噸提升到了12噸,這已算不小進步,用這樣的載彈量作為空基平臺也基本夠用。可對於轟-6K仍有一項短板無法彌補——航程短。曾有報道稱,升級後的轟-6K航程達到了8000公里左右,但作戰半徑只有3500公里,如果滿載情況下,作戰半徑還有可能繼續縮小。
▲具備空中加油能力的轟-6N
相比之下美軍服役時間最長的B-52戰略轟炸機航程可達到16000公里,作戰半徑也有7000公里,這相當於轟-6K的兩倍,這種客觀差距也限制了我國空基核打擊能力。對此也無需過多掩飾,我們需要承認在部分領域與美、俄等國的差距。
至於為何此次美國在《報告》中提到我們已初步具備“三位一體核打擊”,這主要得益於2019年首次亮相的轟-6N。相較其他轟-6系列,該機最大變化是增加了空中受油管,這也令其具備了空中加油能力,如此以來航程以及作戰半徑自然也隨之提升。但這並非長久之計,畢竟留給“六爺”的字母不多了,改進空間也不多了,想要真正具備“三位一體核打擊”,戰略轟炸機這個硬骨頭必須啃掉,也必然可以啃掉!到那時中國將徹底成為具備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