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廣軍事·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胡晶 廖振華
火箭軍“常規導彈第一旅”是我軍序列中第一支常規導彈旅,自上世紀90年代初組建以來,該旅就擔負著“當主力、打頭陣”的神聖職責。黨的十八大以來,該旅官兵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按照“隨時能戰、準時發射、有效毀傷”的核心標準要求,始終把工作“準星”對準打仗“靶心”,時刻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發”的備戰狀態。
2021年4月,火箭軍某旅開展連續火力突擊、連續部署轉換等課目訓練。圖為官兵快速駕駛戰車奔赴作戰區域
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營長陳海軍和戰友們快速駕駛著一臺臺導彈發射車,迅疾鑽進莽莽密林。處置特情、隱蔽待機、佔領陣地、起豎發射,一系列動作嫻熟有序、一氣呵成。這是火箭軍“常規導彈第一旅”正在展開的一次實戰化合成訓練。
營長陳海軍:在這次演練中,我們從實兵實案出發,開展了與戰備值班任務緊密融合的無預告拉動演練。從官兵佔領陣地以後的流程,還穿插有“敵特襲擾”“戰傷減員”等10多種戰術特情,進一步濃厚了練兵打仗的氛圍。
2021年4月,火箭軍某旅開展多波次火力突擊訓練
訓練場上,發射五營士官指揮長李雄冒雨指揮戰車左右馳騁。在戰傷減員的特情發生後,他迅速抽調一名導彈號手果斷補位,整個處置流程及時精準,十分流暢。
五營士官指揮長李雄:一直以來,“一專多能”都是我們操作訓練的硬性要求。在完成本專業要求的前提下,大家都積極學習其它發射專業,一個人就能完成多個崗位的操作,大大提高了發射單元的戰鬥力。
2021年4月,火箭軍某旅開展兵力重組、減員操作、極限發射等課目訓練。圖為操作號手快速完成操作動作
入伍21年來,二級軍士長李雄見證了部隊戰鬥力建設不斷上臺階、攀新高的發展歷程。讓他印象最深的,是幾年前參加全軍重大戰略戰役演習時的場景。在那次演習中,他所在的發射單元被上級遠端抽點。接到指令後,李雄憑藉平時練就的過硬技能,冷靜指揮,其他戰位密切協同,導彈發射後準確命中目標。
二級軍士長李雄:那一年,隨著部隊改革調整,我作為一名士官,第一次擔任指揮長。當時,儘管我們幾個號手都是第一次執行實彈發射任務,但是由於平時就把訓練練到了極致,導彈發射時,大家沒有一絲慌張。當聽到“導彈命中目標”的訊息後,我們整個單元都格外高興,好多人的眼裡都噙著激動的淚花。
2020年3月,火箭軍某旅開展夜間導彈轉載訓練
2015年12月31日,習主席親自向火箭軍授予軍旗並致訓詞。9個多月後,習主席視察火箭軍機關,強調指出,火箭軍全體指戰員“要深刻認識和把握歷史使命,增強憂患意識,加快發展步伐,紮紮實實把戰略能力搞上去”。連長莫徐建說,領袖關懷激勵鬥志,殷殷囑託牢記心間。從此,超越自我、突破極限,成了“常規導彈第一旅”官兵的一致追求。
連長莫徐建:2017年,我們旅那次發射是首次從以往單純的實彈發射到多重複雜困難條件下的戰鬥發射。即便是在那種極端減員的情況下,我們依然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了發射任務。
2020年4月,火箭軍某旅女子導彈操作號手在微光條件下進行導彈起豎操作
旅參謀長朱向軍介紹,近幾年,“常規導彈第一旅”緊盯實戰要求,深入研究導彈部隊夜間作戰行動的特點規律,探索出一套全流程、全要素、全崗位的精準化訓法,在火箭軍常規導彈部隊推廣。
旅參謀長朱向軍:我們作戰的地方,往往環境比較惡劣,像“微光操作”“雨雪發射”和“倒時差、抗疲勞、抗缺氧、抗飢餓”這些實戰化訓練,早已融入到我們的戰鬥發射中。平時,我們就注重在訓練與生活中,著力培養官兵們的實戰能力與意識,讓大家用實力踐行“首戰用我,用我必勝”的莊嚴承諾。
2021年1月1日,火箭軍某旅開訓儀式上,官兵莊嚴列陣,叫響“首戰用我、用我必勝”的戰鬥口號
在“常規導彈第一旅”旅史館裡,記者看到,一面巨幅“號手牆”格外醒目,2000多個“功勳號手”的名字在燈光下熠熠生輝。旅長劉西洋介紹,這些名字的背後,印刻著全旅官兵在強軍路上的矢志追求。近年來,火箭軍“常規導彈第一旅”連續14次被評為軍事訓練一級單位,10多項工作獲得全軍表彰。
旅長劉西洋:近年來,我們緊緊圍繞火箭軍“隨時能戰、準時發射、有效毀傷”的核心能力標準,在架架排序、營營競賽、合成訓練當中,大力開展一專多能、一專全能號手培養,透過構設天候、地理等極限練兵條件,來錘鍊官兵在極端條件下的發射能力,確保手中的“大國長劍”全時待戰、隨時能戰。
(央廣軍事·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