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一部《塵埃落定》長篇小說,不僅幫助藏族作家阿來斬獲第五屆茅盾文學獎,也奠定了他在中國當代文壇的名家地位。
2003年,根據《塵埃落定》改編的同名電視劇,使得鮮為人知的卓克基官寨迅速聞名全國。此後,越來越多的海內外遊客,走進馬爾康卓克基土司故地,體驗這裡的風土民情。
地處四川盆地西北部的馬爾康,藏語意為“火苗旺盛的地方”。這裡曾是茶馬古道最險要的地段。馬爾康西索村,則是嘉絨十八土司之一的卓克基土司統治的中心地帶。
西索村,始建於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擁有300多年的歷史。全村總面積95平方公里,現有107戶、349人。
2021年9月,西索村被農業農村部、中央宣傳部、民政部、司法部、國家鄉村振興局表彰為“第二批全國鄉村治理示範鄉村”。
西索村民皆屬於一個特殊的藏族分支——嘉絨藏族,是由世居於此的土著人,與唐蕃時期從西藏各地調來的駐兵長期融合形成。
他們之間的民族、文化經過長期交匯,最終形成了一種別具特色的嘉絨藏族文化。因此,西索村是一處典型的蘊含嘉絨藏族文化底蘊的村落,也是土司制度時期的商貿集散地。
西索,藏語意思是“站崗放哨”。在藏區解放前,西索村屬於卓克基土司管轄,這裡住著負責為土司傳令的12戶傳令兵,以及銀匠、鐵匠、木匠、農奴和佃戶等60多戶人家。
在土司管轄時期,與卓克基官寨僅有一橋之隔的西索村,一直都是土司家族下屬臣民的聚居區,正是他們直接為土司提供生活資料,並拱衛土司官寨的安全。
藏區解放後,隨著土司制度的消亡,西索村的村民,才得以徹底翻身做了主人,開始憑藉自己的辛勤勞作,逐漸過起了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西索民居,是川西北典型的嘉絨藏寨建築,保持了嘉絨先民“壘石為室”的傳統建築風格,這在房屋外部的裝飾設計與內部的空間功能佈局兩方面,表現得十分明顯。
寨房多為三層石樓,底層飼養牲畜,二層是廚房和住宿空間,三層則為經堂和客房,充分體現了嘉絨藏族“神”、“人”、“畜”三界共處的思想。
房屋四周的牆體,基本都是選用就地取材的片石,運用外直內收與黃泥粘合的方法砌成。
技藝精湛且經驗豐富的能工巧匠,砌出的石牆猶如刀切豆腐般整齊劃一,上窄下寬,使牆體處於抗壓狀態,成為建築的承重主體。
再加上建築內部木結構橫樑的互相支撐與拉合,使得整棟建築呈現出下大上小的傳統碉樓形狀,重心向內、穩定性強,在地震多發的川西地帶,顯得格外重要。
大多數房頂,也是一分為二的形制,前半部分為平頂,三面砌成矮牆;後半部分形成斜山式屋頂,覆蓋石板或瓦。這樣一來,晾曬和排水功能都得到了滿足。
此外,要說西索民居建築的最大亮點,則非每棟寨房的山牆、門楣以及窗戶莫屬了。那些色彩絢爛的裝飾圖案,成為嘉絨藏族文化特徵與民俗風情的最為直觀的載體。
你看,村民們在高大的石牆上,畫出了牛頭和象徵驅魔鎮邪的金剛;房屋內部的牆壁和櫃子上,則繪有醒目的日月同輝與福壽連綿的圖案。
門楣四周,或繪以簡單的黑底白圈,或繪以彩畫並在居中寫有金色藏文,或嵌有數級層層遞進的彩色石雕。
每層樓的窗戶,都是外小內大,窗框製作精美,木雕、磚雕、彩繪色彩各異,精湛的技藝呈現出的藏族特有的美麗圖案,彰顯出濃郁的嘉絨民族特色。
由此可見,西索民居,不僅是石頭壘砌起來的建築藝術,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更是嘉絨民族意識、信仰、自然條件以及歷史變遷的集中體現。
這種碉樓樣式的民居建築,不只是西索村民們的家園和傑作,更像是一件件珍貴的藝術品,在我國優秀傳統建築文化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成為極其寶貴的文化遺產,光照百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