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北京是一座充滿著歷史底蘊的城市,那麼,北京的地鐵,就是這座城市最強有力的脈絡。在眾多的地鐵路線中,地鐵2號線,又可以說是京城最有看頭的路線。
說起這條路線,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是中國第一條環形地鐵線路,路線走向與原北京城池內城牆基本重合。沿著地鐵2號線走一圈,你會發現最具韻味的老北京城就在眼前。
今天就帶大家盤一盤這條路線上囊括的眾多景點,週末帶娃出去繞一圈,不怕堵車,不怕限號,隨意停一站,都能讓娃體味到最有味道的老北京。
當然,出門之前一定要記得,檢視所到之地的疫情最新情況、做好必要的防護哦!
積水潭站
潭西勝境公園
潭西勝境公園是一個隱藏在京城西北二環邊上的“江南水鄉”,園內景色頗具中國古典園林的風韻。
公園的面積不大,但處處透露著精緻。假山、涼亭、石橋、木棧道,每走一步,都猶如漫步在江南煙雨中,特別有韻味。
另外,除了古色古香的建築,這裡的自然風光也是可圈可點的。據說,這個公園是按照乾隆皇帝寫的《積水潭即景詩》所建,園中景緻無一不模仿著詩中意境而來,所以說,潭西勝境的景緻如詩如畫,也不無道理。
縱觀景區,曲橋浮水,疊水瀑布,曲徑通幽……特別適合週末帶娃悠閒一逛。
宋慶齡故居
宋慶齡故居位於北京市西城區後海北沿46號,原為清代四大王府花園之一。
故居內呈現了宋慶齡生前生活、工作18年的場所,包括小客廳、小餐廳、臥室兼辦公室、書房、小廚房等。除此以外,這裡還有300多件歷史文物同步展出。
除了厚重的歷史物件兒,宋慶齡故居的庭院本身也極具考古價值,這個小院具有300多年曆史,曾是清代明珠宅邸、和珅別院、成親王府以及末代皇帝溥儀的父親醇親王載灃的府邸花園,古稱醇親王府或攝政王府花園,裡面包括萐亭、聽雨屋、暢襟齋、南樓、恩波亭、長廊等古建景觀,頗有趣味。
另外,園內還有23株重點保護古樹,其中最出名的西府海棠名列北京“最美十大樹王”,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
鼓樓大街站
鐘鼓樓
鐘鼓樓是坐落在北京南北中軸線的一組古代建築,位於北京東城區地安門外大街北端。
在城市鐘鼓樓的建制史上,北京鐘鼓樓是規模最大、形制最高的一組,同時它也是古都北京的標誌性建築之一。
作為元、明、清代都城的報時中心,鐘鼓樓氣勢雄偉,巍峨壯觀,它凝聚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與力量的結晶,現在已經成為人們心目中“老北京”的象徵。
什剎海
什剎海,是北京市歷史文化旅遊風景區。它位於市中心城區西城區,毗鄰北京城中軸線,水域面積約33.6萬平方米。
什剎海與中南海水域一脈相連,是北京內城一處具有開闊水面的開放型景區,也是北京城內面積最大、風貌儲存最完整的一片歷史街區,它在北京城規劃建設史上佔有獨特的地位。
這裡風光秀麗,景色旖旎,被譽為“北方的水鄉”。最近這些年,隨著遊客的增多,什剎海周邊逐漸出現了一些古文化商店、小吃街和酒吧等,因此,這裡也成為了京城著名的文化街之一。
恭王府
恭王府位於北京市西城區前海西街,佔地約6.112公頃。始建於清乾隆年間,清代權相和珅、固倫和孝公主、慶王永璘、恭親王奕等幾代皇親貴族曾先後受封於此。
它是清代規模最大的一座王府建築群,歷經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歷史程序,也見證了近代中華民族那段苦難與屈辱的歷史,故一直有“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說法。
恭王府府邸堂皇莊重,花園優美繁華,在眾多王府、貝勒府扎堆的前後海,也極顯富麗堂皇,因此也被稱為“城中第一山水”。
安定門站
五道營衚衕
五道營衚衕東起雍和宮大街,西止安定門內大街,全長約632米。
這條衚衕在明朝時叫武德衛營,因駐紮在這裡的軍隊而得名,1965年整頓地名時改稱五道營衚衕。
現在的五道營已經是北京最新興的小資文藝聚集地,這裡遍佈各式各樣的創意小店、咖啡館、文創品店,傳統與西式的集合,創意復古,文藝藝術,應有盡有。
另外,街道兩旁還遺留有不少普通的居民生活區,所以,這個區域融合了市井生活與時尚新潮,閒暇時去逛上一逛,別有一番滋味。
雍和宮站
地壇公園
地壇又稱方澤壇,是古都北京五壇中的第二大壇,始建於明代嘉靖九年。
它坐落於安定門外東側,與天壇遙相對應,是一座莊嚴肅穆、古樸幽雅的皇家壇廟,也是我國現存的最大的祭地之壇。
壇內總面積37.4公頃,呈方形,整個建築樸實端莊,別具一格,從整體到區域性都是遵照我國古代“天圓地方”“天青地黃”“天南地北”等傳統和象徵傳說構思設計的。
地壇現存有方澤壇、皇祇室、宰牲亭、齋宮、神庫等古建築,特別有歷史感。另外,地壇公園內還有古樹176株,其中一級古樹89株,二級古樹87株,這裡的大部分古樹樹齡已經超過300年,極具韻味。
國子監和孔廟博物館
北京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始建於元代,分別作為皇帝祭祀孔子的場所和中央最高學府。兩組建築群都採取沿中軸線而建、左右對稱的中國傳統建築方式,它們共同組成了一套完整、宏偉、壯麗的古代建築群。
北京孔廟主體建築都覆以黃色琉璃瓦,是封建社會的最高建築規制。整座孔廟建築佈局科學,規模宏大,盡顯皇家氣派。
國子監坐落在北京東城區安定門內國子監街15號,與孔廟相鄰。東西兩側共有四廳六堂,構成傳統的對稱格局,是我國現存唯一一所古代中央公辦大學建築,具有濃重的歷史文化氣息。
雍和宮
雍和宮,位於北京市區東北角,是清朝中後期全國規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
雍和宮最早為清世宗胤禛作貝勒和親王時期的府邸、清高宗弘曆降生和成長之地,是雍、乾兩代帝王的“在潛之居”。因這裡出了兩位皇帝,成了“龍潛福地”,所以殿宇為黃瓦紅牆,與紫禁城皇宮一樣規格。
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宮改為喇嘛廟,特派總理事務大臣管理其事務,併成為清政府掌管全國藏傳佛教事務的中心。
雍和宮主要由三座精緻的牌坊和五進宏偉的大殿組成。宮內建築佈局完整,寺院前端矗立牌坊,昭泰門前鋪設輦道,顯盡皇家敕建氣勢。
如今的雍和宮,是一座融宗教活動場所、博物館和旅遊景點於一體的標誌性建築,每天吸引著大量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信眾,十分火爆。
由於疫情原因,去之前一定要查詢雍和宮開閉館時間哈!
建國門站
古觀象臺
古觀象臺位於北京市建國門立交橋西南角,是世界上古老的天文臺之一。
它以建築完整、儀器精美、歷史悠久和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的獨特地位而聞名於世,是明、清兩代封建王朝的皇家天文臺。
古觀象臺在明朝時被稱為“觀星臺”,臺上陳設有簡儀、渾儀和渾象等大型天文儀器,臺下陳設有圭表和漏壺。
清代康熙和乾隆年間,天文臺上先後增設了八件銅製的大型天文儀器,均採用歐洲天文學度量制和儀器結構。
這些儀器除了造型、花飾、工藝等方面具有中國的傳統外,在刻度、遊表、結構等方面,還反映了西歐文藝復興時代以後,大型天文儀器的進展和成就,是東西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
前門站
前門大街
前門大街是北京非常著名的商業街,位於京城中軸線,北起前門月亮灣,南至天橋路口,與天橋南大街相連。
大街長845米,行車道寬20米。明、清至民國時皆稱正陽門大街。1965年正式定名為前門大街。
現在的前門大街,是最京味兒最地道的老字號匯聚地,也是最潮最炫的創新網紅打卡地。
近年來,前門大街緊跟時代新潮流,引入新科技,舉辦了“國潮老字號市集”“非遺文化展”“衚衕光影秀”等一系列文化旅遊活動,打造了一條文化特色鮮明的城市旅遊休閒街區,閒暇時去逛一逛,一定會有別樣的收穫。
和平門站
琉璃廠文化街
聞名中外的京城琉璃廠文化街,位於北京的和平門外,西至西城區的南北柳巷,東至西城區的延壽街,全長約800米。
它是北京一條著名的文化街,最初起源於清代。當時各地來京參加科舉考試的舉人大多集中住在這一帶,因此在這裡出售書籍和筆墨紙硯的店鋪較多,形成了較濃的文化氛圍。
這裡有許多著名老店,如茹古齋、古藝齋、瑞成齋、一得閣等,還有中國最大的古舊書店中國書店,以及西琉璃廠原有的三大書局——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世界書局。
這其中,又以榮寶齋最為著名,清末,文人墨客常聚此地,民國年間老一輩書畫家如於右任、張大千、吳昌碩、齊白石等也是這裡的常客。
復興門站
呂祖宮
呂祖宮是道教廟宇,位於北京市西城區復興門北順城街15號,是道教全真龍門派著名宮觀。相傳呂祖宮的火神很靈驗,因此從清到民國末年,這裡的香火一直特別旺盛。
呂祖宮始建於清代,是北京市道教協會的所在地,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它是北京地區重要的道教宮觀,至今已有近一百五十年的歷史。
風雨滄桑,朝代更迭,呂祖宮也跟隨歲月曆經過無數興衰,好在現在建築儲存基本完好。
呂祖宮儲存了清代咸豐年間建築的佈局和風格,有山門、呂祖宮、真修閣、呂祖閣等建築。這座幽雅的中式建築處處散發著中國傳統文化的濃濃韻味。
長椿街站
宣武藝園
宣武藝園位於西城區槐柏樹街12號,融古典建築和現代造園藝術為一體,具有強烈的江南園林風格。
它主要分為東西兩部分,東部以山為主,有山石、清池雲牆、亭、榭軒、橋點綴的靜雅園、丁香書院等主景區。西部則以山林風景為主,有松竹滴翠、綠波流音、翠浮疊景、醒獅園等景點。
整個園區以“雅”和“靜”為基調,園門別緻精細,五開間園門兩旁配以景牆、磚雕,甚為古樸大方。
作為園中最有代表性的景區——“園中之園”靜雅園在宣武藝園中自成景觀單元。這裡有文靜榭、鳴蟬亭、攬雅軒、愈靜池、鴛鴦亭、芙蓉橋、明月堤、雅島等八景,著實優雅宜人。
阜成門站
魯迅故居
魯迅是中國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是廣大群眾所尊敬的學者、思想家。因此,他曾經居住過的地方也極具歷史價值。
魯迅故居是一所北京普通的小四合院。南北房各三間,東西房各一間,一直保持著當年的模樣,南房是會客室,北屋東西兩房間分別為魯迅的母親和朱安夫人的住室,中間一間為餐廳,北屋當中一間向北凸出一小間,面積僅8平方米,是先生的臥室兼書房,陳設十分簡樸。
在這裡,魯迅完成了許多戰鬥作品,《華蓋集》《華蓋集續編》《野草》三本文集和《彷徨》《朝花夕拾》《墳》中的一部分文章,都是在這裡寫的。
怎麼樣,這麼多好看好玩的自然、人文景點,組合在一起,是不是非常有看頭?花個週末帶上娃,搭個地鐵就能到,實用又省事兒!
文並供圖/吳慧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