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掙600萬的稻田養魚,為什麼現在無人敢養?看完你還敢養嗎?
以前為了能增加多一份收入養家餬口,農民伯伯想出了很多致富道路,開養殖場,養雞,鴨,鵝等家禽,或者養牛等,都多掙一些錢補貼家用。當然了除了這些,在南方地區還有稻田養魚這一條致富路。所謂稻田養魚,就是人們在種植水稻的時候,利用稻田裡面的水去養魚,在養殖過程中,稻田裡的雜草以及害蟲可以為魚兒提供食物,而魚兒的糞便能為水稻提供養分,在動動的時候,翻動泥土也能促進肥料的分解,如此一來水稻就能茁壯成長,等稻穀成熟時,就能實現稻穀和魚雙豐收了。以前有很多人都利用稻田養魚模式掙了不少錢,有的人更是因此年掙六百萬,然而如此暴利的養魚模式卻很少有人做了,甚至到了無人敢養的地步,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其實稻田養魚模式對養魚的魚類是有一定要求的,人們主要以養殖鯉魚,鯰魚以及鯽魚為主。放養的時間也有要求,不可太早,太早的話秧苗還沒長穩定也容易被魚吃掉,也不放太遲,不然魚的生長期不夠,所以一般選在插秧後的一個星期以後才放入一兩左右的魚。一畝地稻田大概放800-1000尾魚,水稻裡養魚即可增產,又能增加額外收入。有關研究表明,在稻田裡養魚可謂水稻增加5%至10%左右的產量,甚至更高,有些可達20%。此外,魚在稻田裡生活能幫水稻消滅田間雜草以及害蟲,糞便還能提供養分,能為農民降低化肥、農藥的使用成本,等稻穀成熟之後,稻田裡的魚就可以賣了。
以前稻田養魚,養出來的魚被冠以了稻花魚之稱,可不便宜,一斤能賣40-60元,所以當時有些人透過稻田養魚模式掙了不少錢。有些更是年掙百萬,有些腦子靈活的,還因此開發了不同水產養殖,稻田養泥鰍,稻田養蝦等等。那麼問題來了,如此吃香的稻田養魚對水稻還有利,為什麼現在沒人養了?其實這是有原因的,凡是有利就有弊。稻田養魚雖然能為農民增加不少收益,隨著長時間的實踐人們也發現此種養魚模式也存在不少弊端,稍微不小心可能就會功虧一簣,血本無歸。
第一稻田水需要嚴格把控,很多人都不知道稻田養魚需要對水位有把控的。如果田中的水位太深,雖然適合魚兒的生長,但會影響水稻的生長,因為深水位會影響水稻根部呼吸,從而導致孕穗的分行,最終影響水稻產量。若是水位放太淺,田間的魚兒則會被暴露,容易被飛鳥吃掉,影響魚的產量。
第二,農藥的使用。雖然養魚能增加收入,但人們最關心的還是糧食產量,畢竟水稻在南方地區是主食不可或缺的,所以進行稻田養魚時,肯定更加偏重水稻,一旦病蟲害太多,需要噴灑農藥了,否則就會影響水稻產量。而農藥對魚來說就是穿腸毒藥,噴灑多了田中的魚兒就會迎來滅頂之災,少了又消滅不了病蟲害。
第三市場的產量已逐漸趨向飽和。越來越多人專心投入了養魚行業,開啟了專業養魚模式,魚的產量也就上來了,加之更多的海魚湧入市場,此時的稻花魚不再吃香,高成本養出來的魚銷售無門,也就越來越少人進行稻田養魚的模式。而且現在的年輕人都外出拼搏了,留在家裡的中老年人也懶得再折騰了,還不如好好種水稻,免得稻和魚兩手空。
以上就是現在稻田養育模式備受冷落的主要原因,對此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