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要擴大落戶規模?
日前,北京市發改委在對網友建言回覆中表示,相關部門將根據本市常住人口變化情況,統籌考慮城市發展需要,擇機適度擴大年度落戶規模。同時積極研究提升長期在京穩定就業居住人員的公共服務保障水平。
北京自2018年實施積分落戶制度以來,每年都以約6000人的落戶規模實行同分同落。據記者初步測算,2020年線上提交申請成功取得落戶率約為4.6%。若按照北京市發改委此次回覆,北京市或根據發展需要擇機適度擴大6000人落戶規模,落戶率也將因此而提高。
北京將“擇機適度擴大年度落戶規模”?
日前,有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中建議,擴大北京積分落戶規模。
該網友表示,自己在長期在北京居住並在北京工作十餘年之久,孩子也在北京上學,因為需要養家不能離開在京的工作崗位,“因此需要市政府真切的為我們考慮戶籍”。
北京市發改委對此回覆:經核實,積分落戶政策實施以來,北京市確定了每年6000人的落戶規模,並實行同分同落。截至目前,已有1.8萬餘名申請人取得了落戶資格,加子女連帶落戶實際落戶超過2.8萬人,相關部門將根據北京市常住人口變化情況,統籌考慮城市發展需要,擇機適度擴大年度落戶規模。同時積極研究提升長期在京穩定就業居住人員的公共服務保障水平。
據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自2018年實施以來,北京市確定了每年6000人的落戶規模,並實行同分同落。2021年北京市積分落戶申報階段有130111人線上提交積分落戶申請,公示擬取得落戶資格人員6045人。據記者初步測算,2020年線上提交申請成功取得落戶率約為4.6%。
北京人社局也曾指出,針對社會關注度比較高的落戶規模及公共服務保障等問題,相關部門將及時分析研究北京市常住人口變化情況,統籌考慮城市發展需要,擇機適度擴大年度落戶規模,同時積極研究提升長期在京穩定就業居住人員的公共服務保障水平。
提高急需緊缺專業應屆畢業生落戶佔比
對於北京發改委提出的“擇機適度擴大年度落戶規模”,哪些人群將會受益呢?
參照2020年取得落戶資格的人員構成,據北京人社局,2020年的取得落戶資格公示人員中,近7成來自北京周邊及東北省份,總體呈現三個特點:
一是長期在京穩定就業和生活,且工作和居住地點郊區佔比增加。從積分情況看,合法穩定就業、合法穩定住所兩項基礎指標分值佔比達到61.25%,較試行期提高了約1個百分點。
二是年齡結構仍以中青年為主,大專以上學歷仍佔主要比例。公示人員年齡跨度較大,在30至57週歲之間,以中青年為主。
三是行業分佈廣、所涉企業單位多,民營企業、高新技術企業人員較為集中。相關人員從業領域覆蓋現有行業類別的75%,涉及資訊科技、科技服務、高技術製造、金融、媒體、法律、教育、醫療、環境、文化、服務等多個領域。同時,改革成果為更多企業共享,排名靠前的6032人涉及用人單位4176家,比2019年增加462家,落戶人員配比更加均衡。其中,從事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及文化產業工作人員佔比50.6%;74.8%為民營企業從業人員,在高新技術企業工作人員佔比34.7%,充分體現了積分落戶在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方面發揮出積極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市人民政府在近期釋出的《北京市“十四五”時期最佳化營商環境規劃》(下稱《規劃》)明確提出,在嚴格落實國家戶籍制度改革要求基礎上,適度擴大人才和積分落戶規模,提高急需緊缺專業應屆畢業生落戶佔比。
根據《規劃》內容,北京在“十四五”時期擴大人才和積分落戶規模主要是為增加急需緊缺專業應屆畢業生。而根據北京人社局釋出的《2021年急需緊缺人才培養和崗位培訓專案任務分解表》,可以看到,衛生、金融財會、裝備製造、會計、社會工作等領域需求崗位較多。
北京今年重點建設國際一流人才高地
人才引進對地方發展至關重要,近年來,各地政府都在持續改善戶籍政策,推動戶籍制度改革,目的就是透過“搶人”確立城市競爭力。一直以來,北京更多以嚴苛的落戶制度而“聞名”。實際上,北京也在持續推進一流人才引進。在今年,北京市有關部門多次提出將加大力度吸引國際高層次人才落戶。
北京市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重點建設國際一流人才高地。圍繞創新鏈與產業鏈,更大力度吸引國際高層次人才落戶,集聚培養一大批優秀青年人才,加快形成多層次創新人才生態。抓好國際人才社群、國際學校、國際醫院建設,構建國際化學術環境和生活環境,讓各類人才心無旁騖專注事業,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北京市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高標準推進“兩區”建設。將對標國際先進規則和最佳實踐,探索實施供地、融資、人才、技術、資料等要素配置的突破性政策,加緊建設國際商事仲裁中心。
北京人社局還在此前提出,今年北京市將進一步支援和規範發展新就業形態,加大支援靈活就業力度,研究出臺支援和鼓勵新就業形態和靈活就業的政策措施,加強新就業形態從業人員的權益保障。將加大社群服務力度,對於符合條件的困難靈活就業人員,繼續給予社保補貼;結合自身發展特點,制定靈活就業人員增長計劃,適當加大靈活就業補貼、公益性崗位補貼資金投入;對靈活就業人員提供與登記失業人員同等的公共就業服務。
欄目主編:顧萬全 文字編輯:房穎 題圖來源:IC photo 圖片編輯:曹立媛
來源:作者:券商中國 賀覺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