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老師,才會願意跟老師學習,適應老師的教育方式,尊重老師才能跟老師建立良好的關係。一個跟老師關係惡劣、不尊重老師的孩子,很難想象他的成績會很好。
2、自學預習的習慣
自學是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就學習過程而言,教師只是引路人,孩子是學習的真正主體,學習中的大量問題,主要靠自己去解決。
提前預習,是培養自主學習的精神和自學能力、提高聽課效率的重要途徑。提前預習教材,自主查詢資料,研究新知識的要點、重點,發現疑難問題,從而可以在課堂內重點解決,掌握聽課的主動權,使聽課具有針對性。
3、專心上課的習慣
課堂學習非常重要,學生在課堂上要集中精神,專心聽教師講課,認真聽同學發言,抓住重點、難點、疑點,邊認真聽邊積極思考。哪怕是你已經超前學過了,也還是要認真聽,要把教師的思路、其他同學的思路與自己的思路進行對比分析,找出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並在這過程中,儘量多理解記憶一些東西。
4、善於提問的習慣
我們要積極鼓勵孩子質疑問題,帶著知識疑點問老師,問同學,問家長。學問、學問,學習就要開口問,不懂裝懂最終害自己,提問是主動學習的表現,能提出問題的孩子是學習能力最強的孩子,是具有創新精神的孩子。
5、仔細審題的習慣
學生容易看錯題目,這絕不僅僅是馬虎的問題。審題能力是孩子多種能力的綜合表現。要求孩子仔細閱讀材料內容,學會抓字眼,抓關鍵詞,正確理解內容,對提示語、公式、法則、定律、圖示等關鍵內容。同時還要培養自己能從作業、考試中發現自己的錯誤,及時糾正的能力。
6、跟同學交流的習慣
《學記》上講“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同學之間的學習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問題要互幫互學,展開討論。每一個人都必須努力吸取別人的優點,彌補自己的不足,像蜜蜂似的,不斷吸取群芳精華,經過反覆加工,釀造知識精華。
7、獨立作業的習慣
做作業的目的是鞏固所學的知識,是培養獨立思考能力,不是為了交教師的差,或是應付家長。
有的孩子做作業的目的不明確,態度不端正,採取“拖、抄、代”等做法,會做的馬馬虎虎,不會做的就不動筆;有的孩子好高騖遠,簡單的是會而不對,複雜的對而不全,這些不良習慣嚴重的影響了學習效果。
所以我們要重視做作業,讓學生獨立完成作業。
8、練後反思的習慣
一般說來,習題做完之後,要從5個層次反思
第一,怎樣做出來的?想解題採用的方法;
第二,為什麼這樣做?想解題依據的原理;
第三,為什麼想到這種方法?想解題的思路;
第四,有無其它方法?哪種方法更好?想多種途徑,培養求異思維;
第五,能否變通一下而變成另一習題?想一題多變,促使思維發散。
當然,如果發生錯解,更應進行反思:錯解根源是什麼?解答同類試題應注意哪些事項?如何克服常犯錯誤?“吃一塹,長一智”,不斷完善自己。
9、整理錯題集的習慣
每個學生都要有一個錯題本。平時要把有什麼疑問或是弄錯的地方隨手拿張紙記下,經常看看,看會了、記住了才扔掉。有價值的就用專門的本子記下,並找些可以接受的型別題、同等程度的相關知識點研究一下它們的異同,研究解題的技巧和辦法。
來源: 新父母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