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在動物幼兒園舉辦了“動物吃得好”主題科普活動。活動中,保育員為大食蟻獸、黑腿白臀葉猴、東部灰袋鼠、細尾獴寶寶們現場製作豐富美食,吸引不少遊客駐足圍觀。
“吃貨”亮相,大食蟻獸寶寶爭相進食
本次活動中,保育員將準備、製作食物的過程搬到遊客面前,現場擺放了不少水果、蔬菜以及蛋奶等食材,還有製作食物的各種儀器工具,讓遊客瞭解到動物們的食譜及美食製作過程,近距離觀察到動物寶寶們進食的樣子。長隆營養中心的工作人員還在現場分析食材營養成分,測定農殘等工作展示,讓遊客瞭解長隆為各種珍貴動物所做的的幕後工作。
保育員首先配置了大食蟻獸寶寶的食物,拿出螞蟻幹、牛肉、香蕉、麥片、熟雞蛋等足足近十種食材,按一定比例混合放進破壁機中,經過長時間的攪拌形成營養豐富的特製奶昔。一旁的食蟻獸寶寶早就嗷嗷待哺,等到奶昔後迫不及待地伸出長長的舌頭大快朵頤。
之後保育員依次餵食了東部灰袋鼠與細尾獴寶寶,保育員為它們準備了蘋果、胡蘿蔔、麵包蟲等食物。在觀眾的圍觀下,寶寶們團團圍住食物,鼓起腮幫專注進食,小“吃貨”們的樣子十分治癒。
國內首例人工育幼黑腿白臀葉猴幼崽食譜揭秘
隨後保育員推出了還在育幼箱中的黑腿白臀葉猴寶寶,以及展示它的專屬奶粉。此次與觀眾見面的黑腿白臀葉猴寶寶是國內人工繁育成功的首例,只見猴寶寶擁有黃黑色的小臉,大大的眼睛,灰色的體毛、黑色的四肢以及白色的臀部和尾巴,體色十分豐富,引得現場觀眾一陣驚歎。據保育員介紹,這隻猴寶寶出生於今年的7月9日,目前已過百天,還在喝奶與轉換固定食物的初級階段。在餵奶前,保育員先用潔淨的溫水為猴寶寶清潔口腔,這個小細節引起了遊客的注意,保育員解釋這是為了維持猴寶寶消化道微生物環境穩態,以免引起腸胃疾病。猴寶寶喝的奶粉也不簡單,動物保育團隊創新性地採取在人工乳中加入活性乳糖酶及母體腸道消化酶,避免猴寶寶出現乳糖不耐受症,長隆動物保育團隊的用心可見一斑。
瀕危物種黑腿白臀葉猴在長隆安家
據長隆野生動物世界保育專家陳思明介紹,保育團隊在黑腿白臀葉猴寶寶下了不少功夫。由於瀕危物種黑腿白臀葉猴幼崽存活率較低,而且國內相關研究和成功案例也很少,為了保障猴寶寶成功存活,保育員們借鑑了食性相近的川金絲猴的育幼經驗,針對葉猴特殊的生理結構和消化方式,摸索出了一條白臀葉猴科學保育的道路。目前白臀葉猴已被IUCN列為世界上25種最瀕危的靈長類動物之一,野生數量不足1000只,多種因素導致其數量不能恢復,透過人工干預讓其數量增加是我們可以採用的方法之一。
據悉,長隆靈長類研究中心掌握了來自亞洲、中南美洲、美洲的各種瀕危猿猴物種的保育技術,突破了金絲猴、狨猴、長臂猿等動物的保育技術難題,育有種類數量全球第一的靈長目動物保育種群。
在做好保育工作之餘,長隆還依託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設計趣味橫生的獨家科普研學課程,前來遊玩的小朋友和大朋友與科普老師一起探索動物們的奇妙世界。未來,長隆將繼續推出多種多樣的科普活動,讓遊客瞭解更多動物知識,感受生命與自然演化的偉大,深刻認識生物多樣性的美好與珍貴,讓生物多樣性保護觀念更加深入人心。
大食蟻獸食譜小tips
營養美味的食物是長隆科學養育動物的一個縮影,很多動物在長隆安家後慢慢開枝散葉、幸福生活,正是有賴於長隆的科技突破和科學保育。以大食蟻獸為例,引進之初,長隆在養育這群嘴巴尖尖,前爪鋒利、採食獨特的小傢伙時也感到有少許迷惘,由於國內可借鑑經驗少,需參考大量文獻及國外的飼養經驗。長隆結合自身育幼成果,考察大食蟻獸的野外生活環境與外籍專家充分溝通後,大幅改變大食蟻獸飼養區域的植被覆蓋、溫度及溼度,減少光照,飼養上大膽採用本地生產的螞蟻幹,終於解決了飼料來源的問題。保育員每天不間斷地密切觀察和記錄大食蟻獸活動及消化情況,不斷最佳化調整繁育方案和飼養手冊。在細緻入微、科學養育下,長隆於2020年成功繁育了亞洲首例大食蟻獸雙胞胎,成為長隆珍稀動物繁育的又一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