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開篇點題,偏方不可盡信,但可以研究,尋求安全可靠的治病良方。
偏方多是民間小眾間流傳的一些方劑,有了效果之後口口相傳,但是這個效果中存在很多巧合性,也就導致了很多偏方其實存在誤解。這也是經驗方中最容易發生的事情。所以很多偏方存在特殊性,並不適用於所有人。但是很多朋友只根據表面症狀使用偏方,就容易導致一些不當後果。
而且很多人認為,偏方一定是從古代傳下來的,偏方一定有歷史性。這還真的不是。
首先我們瞭解一下什麼人用偏方呢?主要是以下這幾類人。
第一類人,啥事沒有,覺得自己年齡到了,應該養生,這類人的偏方其實更多偏向飲食,透過一些偏方,還有一些食材藥理知識,早期都是使用固有方,後期自己也開始根據經驗創造方子,並且根據自己的體驗成為新的偏方。
第二類人,自身已經有了小病小痛,但是又覺得不至於去醫院,或者自覺去醫院也沒什麼好方法,於是自己使用偏方治療,這類人也是最常使用偏方出問題後,再跑醫院解決的人,比如之前孫醫生髮的一中年女性因牙痛生吃小蝌蚪,導致寄生蟲,其實蝌蚪確實為一味中藥,有降火作用,但是是曬乾殺菌後的蝌蚪,而不是直接讓你生吃。這就是偏方的誤解應用。
第三類人,在醫院治療費用昂貴,或者治無可治的病人。這類病人多是死馬當活馬醫。但是病例之中也有成功例子,正如孫醫生所說,太多巧合性和個體差異。就比如孫醫生看到的一個病例,這個人長期被骨髓炎困擾,在醫院換藥多年,自覺換藥費用太高而且無效,就不再至醫院換藥,而是自己換藥。而且給自己用了一個普通人絕不敢嘗試的偏方,他用了福爾馬林(孫醫生警告:切莫嘗試!)每天沖洗浸泡傷口,結果後來傷口竟然真的長死癒合。
但是隻適用於他一人,因為福爾馬林具有強腐蝕性,防腐性,他應用到了福爾馬林的殺菌性,但是其實對他自身也是貽害無窮,但是相比較他的疾病而言,他確實利大於弊。
此法類似中醫裡的以毒攻毒,但是特一性非常強烈。而這個病人本人也是不建議大家使用此偏方,他是走投無路才用此法。而且他對福爾馬林的使用還是有自己的一套體會,掌握好恰當的濃度,所以這就是孫醫生說的,太多巧合性。
所以偏方在口口相傳中,也隨著時間以及使用者的經驗,使用者的鑽研,使用者的醫療背景,越發的形成一套科學的體系,相關辯證也漸漸越來越細條。
沒錯,這其實就是中醫方劑的演變,經驗醫學的必由之路。但是我們如果用更科學,更系統的方法去總結前人的所謂偏方,那麼對於全人類都可能做出應有的貢獻。比如屠呦呦老師發現青蒿素。
總結前人,古人留下的瑰寶,我們還需探討的太多。
面對偏方我們應以更加科學的態度看待,最後敬告大家,生命可貴,勿用自身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