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滄州肅寧窩北鎮雪村最高處,有一個巨大的廣場,順著廣場的臺階頂端平臺上,豎立一塊高大的石碑,碑的正面刻有“抗日英雄永垂不朽”八個大字,碑陰為“雪村突圍戰烈士紀念碑記”。
站立此處,瞻仰著巍然聳立的石碑,凝視著歷盡滄桑的碑刻,思維回到79年前發生在村子裡那聲驚心動魄,浸染烈士鮮血雪村突圍戰鬥,眼前浮現我英雄的八路軍將士面對血與火、生與死、存與亡關鍵時期,用年輕的生命鑄就不朽的壯舉!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讚歌!
1942年5、6月間,窮兵黷武的日本侵略者,在中國軍民英勇抗戰的打擊下,加之深陷太平洋戰爭的泥坑,頓時覺得危機四伏,便作困獸之鬥。為此,由華北派遣軍最高指揮官岡村寧次直接指揮,對冀中腹地開始了空前殘酷的“五一”大“掃蕩”。一時形勢進入黎明前的黑暗。
這個岡村寧次是個狡猾狐狸,他這次親自指揮的“五一大掃蕩”與以往不一樣,採購“拉網式”和“梳篦式”相結合的所謂鐵壁合圍的戰術。所謂“拉網式”,就是集中絕對優勢兵力,寬正面、大縱深地對八路軍進行四面圍逼的戰術;“梳篦式”就是一方面縱深配備,一方面以密集的並列縱隊,在一個較小的區域內,對八路軍進行壓迫,間隙極小,企圖使八路軍不能從任何空隙間跳出其合擊圈外。
更為嚴重的是,他將隊伍分為幾層,一層一層推進,當打到一半的時候,突然來個緊急撤退,似乎是老巢被人端了要回兵救援,實際上是這次由策劃發起並親自不同於以往。日軍在掃蕩進行到一半後,就裝出一副火急回援的架勢,白天一輛輛汽車駛向沿線大據點,像是撤兵的樣子,實際上並未撤兵,而是隱藏起來的“誘導圈”,虛網以待,來個張網捕魚,把我軍主力吸引出來。他的這些鬼把戲,的確給敵後根據地軍民造成了不小的損失。
當時,我八路軍冀中軍區八分割槽是日軍“掃蕩”重點區域,日軍妄圖將我主力一網打盡,特在獻縣北之臧橋附近堵塞子牙河,以抬高滏陽河、滹沱河水位,沿河岸及公路沿線增派日軍守衛。白天以騎兵、腳踏車、裝甲車、汽艇來回巡邏,夜間則到處舉火照明,阻我這渡河,而在南滹沱河以北地區,似乎是放鬆警惕,即沒有碉堡,也沒有駐軍,給人的感覺是真空地帶,一旦發現我軍主力,從四面八方奔襲合圍。
我英雄的八分割槽指戰員,在司令員常德善和政委王遠音的率領下,多次成功跳出了敵人的大合圍圈, 敵之“掃蕩”基本撲空,成功地避開了敵人的鋒芒。1942年6月上旬,八分割槽指揮部接到上級命令,轉移的隊伍返回中心區。他與往常一樣,接到指示後火速命令後八分割槽主力部隊,往晉魯豫地區轉移,自己率領一部斷後,在肅寧縣窩北鎮雪村駐紮。
這一天凌晨4點多鐘,村莊還在沉睡之中,司令員常德善率領部隊開進雪村,悄悄叫醒老鄉,號房子,佈崗哨,便要休息,正在這個時候,有偵察員跑來報告,河肅公路上樑家村方向,發現敵汽車縱隊的長串燈光,大約有五六十輛車,呼嘯開著,是趕往這裡的,看樣子日軍已經發現了我軍的宿營的意圖。
常德善司令正疑惑間,又接到其他一路的偵察員前來報告,稱肅寧縣城、獻縣臧橋,饒陽方向的敵人都有大部隊出動,並正向雪村推進的情報。此時,倘沒有歇一會腳,喝上一口水的常司令立即佈置隊伍作好戰鬥準備。
原來,由於漢奸的告密,我軍剛剛立足未穩,當時我部人員不到一千,無重火器,輕、重機槍也很少,且彈藥奇缺,日軍依仗近五千人馬的絕對優勢,以步、騎、炮、坦諸兵種配合,從梁家村、肅寧縣城、獻縣臧橋、饒陽方向向雪村快速奔襲而來,精心擺下了一個四面包圍的“鐵桶陣”,妄圖“圍剿”第八分割槽指揮部於雪村。
八分割槽司令常德善、政委王遠音見情況緊急,立即率領分割槽機關和部隊且戰且走,從雪村衝出來,走到河肅公路邊一大塊沒有村莊的開闊地,雖有道溝,但很淺,然而,當在公路上快速行軍的時候,大批日軍佔據著公路兩邊的至高點,居高臨下向我軍掃射,導致我軍傷亡很大,戰友們拼命死戰,保護司令員和政委衝過了公路防線,然而仍沒擺脫掉敵人,他們憑藉騎著高頭大馬和腳踏車,快速地從兩側包抄上來,兩條腿怎麼也比不過半自動化的器械。
常司令員一看危急時刻到了,立即命令大家分散突圍,讓敵人失去主目標,他自己率一部對付一邊的敵人,並帶頭衝鋒,打得日軍騎兵接二連三地栽下馬來,在他的帶動下,許多戰士赤膊上陣,揮舞著大刀,撲向敵人,與敵人展開了殊死拼殺,將士們冒著敵人的四面圍堵,呼嘯轟爆的炮火,奮勇衝殺,一批又一批戰士倒下,八路軍將士毫不畏懼,仍然浴血奮戰。
由於地形開闊,敵人太多,交通工具和武器又先進,敵騎兵和車子隊從兩側迂迴側擊堵擊,此時又無風無雨,天氣乾燥,好幾處尚未收割的小麥被打著,冒起一柱一柱的黑煙。常司令員此時右腳、左手已多處受傷,他用肩膀頂住機槍繼續射擊,掩護大家且戰且走,一邊打,一邊大聲命令地方幹部、機要員、電報員脫下軍裝,換上便衣,衝出去,又讓警衛員把檔案全部銷燬。
此時,常德善因為受傷流血過多,開始眼前發黑,身邊的貼身警衛胡德蘭看見司令員受傷,要揹著他走突出重圍。常德善望著他說:“小胡,別哭,你快走,我不要你和我犧牲在一起。你快衝出去,我掩護你,去白洋淀找組織。”小胡堅決要揹他,常德善嚴肅命令:“小胡,執行命令”,說著,常德善繼續扣動扳機,朝著前方無目標的掃射。小胡終於突出重圍,而常德善司令員身中二十多彈壯烈犧牲。
常德善犧牲後,另一路的政委王遠音因腿部負傷,行動困難,也用手槍自殺犧牲。一同犧牲的還有30團政委汪威、30團副團長肖治國、總支書記沈笑天、23團二營營長邱福和、分割槽偵察股長楊剋夫等,最後我軍只剩百餘人退向北面的郭村、興村一帶突圍。
司令員常德善,山東嶧縣(今江蘇省邳州市)人,家庭生活很苦,兩歲時父母雙亡,六、七歲時就給地主放牛,17歲時加入西北軍當兵,僅一年,就帶領一個班參加紅軍,他一米八的個頭,是一員有著文韜武略的戰將。他先後擔任班長,排長、連長、營長和團長,在建立“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的鬥爭中屢建戰功,紅軍長征時他擔任六師參謀長,後入抗大學習,鍛鍊得文武雙全。抗戰時任八分割槽司令員,指揮部隊打擊日偽軍,開展交通破襲戰,避實就虛,巧妙地與敵人周旋,牽制了日軍對根據地的瘋狂掃蕩。要是他沒有犧牲,紅軍時期已經是師級將領的他,建國後少說也是中將軍銜。
政委王遠音是山西五臺人,七七事變前,是北平的中學生,一二九運動中的骨幹,地下黨員。抗戰爆發後,參加組織北平西山游擊隊,後到晉察冀軍區一分割槽任政治部副主任。精明幹練,善講善寫,是當時人民軍隊中優秀的知識分子幹部同,還有三十團政委汪威、副團長等,也是經過長征的優秀紅軍幹部,這些,都是以後成為開國將軍的人才。
八路軍一個分割槽七位團級以上高階幹部全部以身殉國。一線指揮員犧牲率之高,在中外戰爭史上是罕見的。這就是艱苦卓絕的抗日敵後戰場,這就是前仆後繼的抗日軍人!為了紀念他們的功績,當地人民興建了雪村突圍紀念碑,供後人永遠憑弔。每一位來這裡瞻仰的人,都為先烈們用不畏犧牲的精神,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讚歌,築起了一座座不朽的歷史豐碑而無比的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