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夫妻在一起生活久了
會有“夫妻相”
但有些夫妻
不僅有“夫妻相”
還會患上惱人甚至要命的“夫妻病”!
近日,我院結直腸肛門外科二區康亮主任醫師團隊就連續收治了兩對同患腸癌的夫妻患者。
不禁讓人深思
難道癌症也會傳染?
腹痛檢查發現腫塊
七旬夫妻接連查出腸癌
今年年初,家住東莞的彭姨發現右下腹有一個包塊。由於沒有疼痛的症狀,阿姨遲遲未去檢查。直到開始腹痛了,才前往當地醫院就診,腹部CT掃描發現右下腹盲腸腫塊,不能排除惡性腫瘤。
面對突如其來的疾病,一家人慌了手腳,經朋友介紹,來到我院結直腸癌門診就診。
接診的康亮主任醫師耐心查看了患者,結合了外院的CT片,考慮盲腸癌的可能性極大。
入院後經過腹部增強CT及腸鏡活檢病理,明確了盲腸腺癌。
在腫瘤內科的細心安排下,給老人家制定了安全的化療方案。
經過三個月的靜脈化療,患者順利康復,複查沒有發現腫瘤的復發或者轉移。
然而,彭姨剛剛恢復正常的生活,她老伴鄭伯卻出現了便血的症狀。
這一次,鄭伯馬上在當地醫院做了腸鏡檢查,發現了直腸上段的腫瘤,病理同樣是腺癌。家屬立刻聯絡了我院。
在排除了禁忌後,74歲的鄭伯接受了腹腔鏡下直腸癌根治術,手術過程順利,術後恢復也很快。
術後的病理結果提示早期腫瘤,無需化療。雖然還要定期複查,但是卻及時擺脫了生命的威脅。
無獨有偶,湖北夫妻70載
結腸癌“婦唱夫隨”
來自湖北的姜姨吳伯老兩口,也經歷了這麼一番波折的故事。
今年3月,姜姨在當地醫院行腸鏡檢查,發現升結腸近乎環周的腫物,病理結果提示為腺癌。
雖然姜姨既往有高血壓病史,但是心臟冠脈暫時沒有狹窄病變,幸運的是CT提示腫瘤早期病變。康亮團隊為她行了腹腔鏡右半結腸癌根治術。術後恢復良好出院。
三個月後來院複查的時候,姜姨的老伴吳伯提出自己半個月前吃粽子後開始肚子痛,感覺不是消化不良,會不會也是腫瘤導致的原因?
腸鏡檢查結果很快出來了,居然同樣是升結腸腫瘤,也是腺癌。吳伯進一步接受了腹部增強CT的檢查,在肝臟S5段發現了直徑約2cm的單發轉移瘤。
病人和家屬都非常難受,“怎麼那麼短的時間,就轉移了呢,是不是晚期腸癌就沒救了呢?”管床醫生賴思聰博士和病人解釋:“雖然有肝轉移,但是是單發的,可以同期手術切除原發灶和轉移灶,術後堅持化療和複查,治療效果也是很好的。
隨後,由康亮和肝膽胰脾外科萬雲樂主任聯手,為吳伯同期做了腹腔鏡右半結腸癌根治術+腹腔鏡肝轉移瘤切除術。
術後恢復良好,術後一週就出院了,後續在當地醫院繼續行化療治療。
結直腸癌不會傳染
但確實有遺傳易感性
短短的半年時間,兩例夫妻雙雙先後患腸癌的病例,是偶然還是必然?
我院結直腸肛門外科二區康亮主任醫師表示,目前已經明確,結直腸癌患者的直系親屬,罹患結直腸癌的機率比一般人群高一倍,臨床上會推薦此類人群提早進行腸鏡檢查,35歲前要做第一次腸鏡。而配偶是否容易患病,目前尚未有定論。
雖然,結直腸癌不是傳染病,但是生活在相同的環境,同樣的飲食習慣,親密接觸的腸道菌群交換,可能導致相似的腸道微生態環境以及相似的破壞。
腸道微生態主要是指腸道菌群及各種代謝產物共同組成的環境,其又與腸道黏膜屏障相互作用,構成了動態平衡的穩態。
腸道微生態對營養物質代謝、人體自身免疫及疾病的發生發展等都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胃腸病學研究所左濤研究員介紹,當不良飲食或不良生活習慣破壞了腸道微環境,繼而破壞微生態平衡,導致菌群結構及其代謝失調。
在此腸道微生態環境長期失調情況下(尤其是一些潛在致癌作用的腸道菌群增生情況下),異常的腸道細菌及其代謝產物可透過不同的訊號通路,誘導結直腸癌的發生。同時,在腸道微環境中,有害細菌的累積還會抑制益生菌(如產丁酸菌)的正常定植生長,從而進一步加重腸道菌群紊亂,導致疾病加重。
夫妻長期生活於相同的生活環境和飲食習慣,腸道菌群結構也會顯著相似,在此情況下,同患相同腸道疾病的風險也會相應提高。
雖然目前的研究中,夫妻同患腸癌的機率並不明顯高於一般人群,但是腸道微生態對腫瘤的影響是確實存在的。
康亮提醒:對於年長者或是三代直系親屬患腸癌者,建議定期行腸鏡檢查,及早將病變扼殺在搖籃中。
本文指導專家
結直腸肛門外科二區 康亮
副院長,結直腸肛門外科二區,醫學博士、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康亮從事胃腸外科特別是腔鏡微創治療20餘年,在國內較早的系統地開展完全經肛門直腸癌根治術(taTME)手術。目前,已成為全球開展該手術最多的外科教授,實現了大部分中低位直腸癌患者實施全腔鏡無切口手術。現擔任中國醫師協會外科醫師分會taTME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經肛腔鏡外科學院院長。近2年透過舉辦保肛先鋒隊學習班和taTME神州行學術活動,將taTME技術推向全國,推廣低位直腸癌保肛及大腸癌無切口根治手術理念。從業以來一直專注於結直腸外科手術學的臨床和相關基礎研究。曾獲邀國內外 100 餘家醫院進行手術演示,年手術量近500臺。
左濤 研究員
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百人計劃”中青年傑出人才
副所長,中山大學胃腸病學研究所(廣東省重點實驗室)
PI,消化道微生態實驗室,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
左濤研究員是美國消化協會“青年研究”獎獲得者。香港中文大學研究計劃獎獲得者。歐洲克羅恩病與結腸炎委員會(ECCO)青年委員。現任Frontiers in Nutrition、Frontiers in Cellular and Infection Microbiology 特邀副主編,10餘本英文雜誌編委會委員。
以第一作者/通訊作者(含共同)發表IF>10文章15餘篇,包括Cell Host & Microbe、Gut 、Gastroenterology 、Nature Communications 、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Microbiome等,以獨立通訊發表英文文章7篇,以參與作者發表Nature Genetics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