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收藏拍賣雜誌)
常常觀察拍賣會的小編,最近發現自己已經漸漸對“天價成交”的頭部拍品不感冒了,反而對一群“中生代”藝術家的出場,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藏家和市場對他們的追逐,造成他們當中有的藝術家作品一畫難求。在拍場上搶不到,都寧願排很長的隊等著從工作室拿新作品……如此的強勁勢頭,他們會最終能成為拍賣場上的超級巨星嗎?
內地在擁抱西方藝術
為本土帶來更多國際化選項
很明顯地,近兩年內地市場開始向國際化轉變,今年以來,裡希特、達明安•赫斯特、安尼施•卡普爾、馬庫斯•呂佩爾茨等西方藝術家的作品都在內地拍出了好成績。而越來越多的內地拍賣行和畫廊、藝博會也在積極擁抱西方當代藝術。
即將在上海舉行首拍的華藝國際,就遴選了包括弗洛拉·尤赫諾維奇(Flora Yukhnovich)、馬可·尤塞皮(Marco Eusepi)、阿布迪亞(Aboudia Diarrassouba)、亞歷桑德羅·吉安尼(Alessandro Giannì)、喬納斯·伍德(Jonas Wood)、喬納斯·博格特(Jonas Burgert)、吉格·克魯茲(Jigger Cruz)、瑪爾塔·曼奇尼(Marta Mancini)、安德里亞·馬蒂努奇(Andrea Martinucci)、邁克·布歇特(Mike Bouchet)、盧卡·格里馬迪(Luca Grimaldi)等在內的二十餘位西方青年藝術家,多位藝術家還是國內拍場新面孔,為本土市場帶來更多國際化選項。
來源:華藝國際(上海)首季拍賣會
同時,許多西方畫廊、藝博會也在向中國藏家和市場推介西方藝術。在最新一屆ART021展會上,我們發現了眾多西方當代藝術家的面孔。比如高古軒將帶來包括英國著名藝術家達米恩·赫斯特(Damien Hirst)、德國著名藝術家喬治·巴塞利茲(Georg Baselitz)等作品。
Damien Hirst,Pale Lime, 2016 圖源:高古軒
西方藝術如此頻繁地在中國市場亮相,且佳報頻傳,說明中國藏家並非一時興起,同時這也延續了亞洲藏家在國際市場中購藏西方藝術的走勢,更證明這一群體藝術家的成長已然引起市場的關注。
02
“西方中生代”成黑馬
藝術市場正在更新換代
無獨有偶,早在今年香港秋拍當中,一群西方中生代藝術家便以黑馬姿勢俘獲了一大群藏家的芳心。
比如亞德里安·格尼《查理斯·達爾文之死》5492萬港元成交,塞西麗·布朗《展開旗幟》2558.5萬港元成交、尼古拉斯·帕蒂《樹》1191.2 萬港元成交...... 據蘇富比透露,本場拍賣,拉法·馬卡龍、喬爾·梅斯勒、尼古拉斯·帕蒂、賈黛·法多朱蒂米、莎拉·休斯、羅伊·霍洛維爾、阿莫阿科·博阿佛等多位藝術家作品超估價數倍成交,並重新整理了個人拍賣紀錄。
一份市場新銳名單呼之欲出,他們大都經過市場的仔細篩選和國際畫廊背書。藏家的反饋,也證明了市場對這批藝術家逐步清晰的風格和日趨成熟的創作語言的高度認可。
尼古拉斯・帕蒂 《樹》 粉彩畫布 200x 109.9cm 2014年作
成交價:1191.2萬港元
其中,作為國際藝壇迅速冒起的新星,尼古拉斯・帕蒂(Nicolas Party)一直備受藝術商人、收藏家的追捧。他的作品充滿天馬行空的奇思異想,那些鮮明的調色、明瞭的平面和輕快的圖形風格成為了一種“帕蒂式”的標誌性美學。
出生於1983年的洛伊·霍洛維爾算得上是當代藝術圈中上升最快的女藝術家之一。她的藝術以探索身體景觀的繪畫廣為人知,她的實踐介於抽象與具象、超凡脫俗與肉體胎身的閾限之間。
此前,在香港蘇富比拍賣中,霍洛維爾作品《堆疊的林伽 (藍,橘,膚色)》以52.92萬港元創下藝術家個人拍賣紀錄;一個月後,作品《赤紅大地,黃金峽谷》就以高估價5倍的437.5萬港元成交;繼而在富藝斯2021春拍中,作品《首次接觸》以超拍前高估價6倍的1089.8萬港元成交,再次刷新藝術家個人拍賣紀錄。3個月內,階梯式的價格上升案例絕無僅有。
成交價:1089.8萬港元
如果小夥伴們夠細心,會發現近年來香港各拍賣公司對西方藝術家作品比率都有明顯的增加,而這個現象是漸進性滲入的。這一切無不在提醒我們,藝術市場在更新換代。
03
對話蘇富比專家:
這些藝術家一定會留在市場上
《收藏·拍賣》:今年蘇富比香港秋拍現當代藝術晚拍中,除了頭部拍品的亮眼成交,還有一群西方藝術家同樣表現不俗。請你簡要概括一下這群藝術家近些年的市場表現。
馬世墨: 賈黛・法多朱蒂米(Jadé Fadojutimi)《不適》以622.5萬港元的價格拍出,高出估價三倍(估價:130萬至190萬港元)。這位藝術家的實力越來越受人矚目——她是倫敦泰特美術館館藏最年輕的藝術家。
近期在倫敦,法多朱蒂米的拍賣記錄在24小時內被打破三次:包括蘇富比晚間拍賣的82.57萬英鎊(幾乎達到了最低估價18萬英鎊的5倍)、當代藝術日間拍賣100萬英鎊(超過其8萬英鎊最低估價的12倍),而這項紀錄在此後的飛利浦晚間拍賣被重新整理(120萬英鎊),是估價8萬英鎊的15倍。
賈黛・法多朱蒂米《不適》 油畫畫布 185 x 175cm 2017年
成交價:622.5萬港元
莫阿科・博阿佛(Amoako Boafo)兩年前繪製的《白帽子與白墨鏡》以525.7萬港元的價格成交,超越其250萬至350萬港元的估價。此前蘇富比亞洲區現代及當代藝術部主席白思齊(Alex Branczik)也對博阿佛做過相關的推介:“目前,我們看到全球市場對博阿佛的濃厚興趣。他在年輕一代的收藏家中擁有大量追隨者——尤其是在亞洲。”
莫阿科・博阿佛 《白帽子與白墨鏡》 油畫畫布 186 x 183 2019年作
成交價:525.7萬港元
洛伊・霍洛韋爾(Loie Hollowell)的《綠髮女士肖像》則以高出估價一倍多的價格成交——藏家們爭相購買這位藝術家在工作室創作的最新作品,使得這位年輕美國畫家的畫作在二級市場的價值近三年內飆升暴漲1200%,很多藏家都排著隊等待從工作室拿新作品。
洛伊・霍洛韋爾《綠髮女士肖像》 油畫畫布木板 122 x 91cm 2015年
成交價:804萬港元
《收藏·拍賣》:我們是否可以將這群藝術家定位為“西方中生代”?在你看來,這群藝術家受藏家和市場追捧的原因是什麼?
馬世墨:這歸結為幾個原因。首先,我想說,主題是關鍵。這些藝術家無疑正在創作內容新鮮、令人興奮和吸引人的作品。我們時常能挖掘到真正能引起全球觀眾共鳴和互動的作品。
例如,洛伊・霍洛韋爾(Loie Hollowell)的作品奇妙地探索了自傳的主題,包括性、生育和分娩的生理和心理體驗,與世界各地眾多女性產生深刻的共鳴。此外,拉法・馬卡龍(Rafa Macarrón)在《氟日常》等作品中對日常生活的幽默讚頌以及對我們日常接觸到的物品、活動的描繪,具有普遍意義。
拉法・馬卡龍 《氟日常》雙聯作 複合媒材畫布 226.2 x 145.9cm每件 2019年作
成交價:428.4萬港元
此外,在二級市場上,年輕一代藝術家的作品也缺乏供應,所以當一件精美的作品出現在眼前時,收藏家們紛紛渴望搶購。例如,賈黛・法多朱蒂米(Jadé Fadojutimi)最近在倫敦Pippy Houldsworth畫廊舉辦了一場售罄的展覽。當現在她的作品出現在二級市場上時,收藏家們都渴望將她的作品帶回家。前不久在倫敦,法多朱蒂米的畫作《A Muddled Mind That's Never Confined》(2021年)就有超過40次線上競價,打破了這位藝術家當時的拍賣紀錄。
同樣令人興奮的是,我們看到越來越多千禧一代收藏家參與我們的拍賣,對他們中的許多人來說,正是這些冉冉升起的新星的作品吸引著他們。
放眼全球蘇富比,我們近四分之一的競拍者都是千禧一代,是五年前的四倍。在香港,這一數字的比例是三分之一。亞洲社群無疑是世界上最精通數字科技的群體,因此我們向數字化的快速轉型無疑有助於吸引更多亞洲地區的客戶選擇蘇富比。
喬爾·梅斯勒 《無題(希望與夢想)》 顏料亞麻布 177.8 x 127cm 2019年作
成交價:302.4萬港元
《收藏·拍賣》:西方不少藝術家近幾季度在香港勢頭迅猛,有二十多位相繼重新整理個人紀錄,其中不少人破千萬成交。對於西方藝術品在亞洲市場日益受藏家關注的新現象,你怎麼看?
馬世墨:這些藝術家一定會在市場上留下來。事實上,隨著越來越多的此類藝術家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和畫廊舉辦展覽,贏取更多畫廊代表,他們的體量甚至會增加。
然而,我們同時也持續看到亞洲當代藝術家的作品越來越受歡迎,正如我們本季秋拍結果展示,奈良美智2012年的作品的《朦朧天空之下》以6870.8萬港元成交,常玉的《睡美人》上一次出現在拍賣是在40多年之前,這次以8020萬港元的價格成交,而張曉剛的《血緣:大家庭1號 1997》以超越估價的1230萬港元。
在五場現代和當代藝術拍賣中,這些亞洲和當代藝術大師珍貴的作品總成交額達到14億港元,使蘇富比今年迄今為止在亞洲和現當代藝術門類的拍賣總額達到47億港元——這一數字大大超越了2020年全年兩個類別的拍賣總額。
(本文轉載自收藏拍賣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