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系列談⑧】
“促進共同富裕,最艱鉅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重要判斷提示我們,農村共同富裕工作不僅重要,而且有著特殊的難題需要面對。鄉村發展中存在的一些“扶貧中的小煩惱”,如果不能妥善解決,到了新的歷史階段,可能就會變成“振興中的大梗阻”,影響共同富裕這個長遠目標的實現。
比如,新階段對打破“產業懸浮”,將產業鏈主體留在縣域提出了新要求。過去五年裡,大量工商資本湧入鄉村,在繁榮當地經濟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但也帶來了一些無序競爭的現象。要想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就必須要在下鄉企業與鄉村社會之間建立更加密切的利益和社會連結關係。然而現實中,很多企業下鄉容易陷入懸浮困境,讓鄉村產業發展流於打造樣板、亮點;部分產業鏈不長,產業輻射範圍有限,農戶參與度不高,帶動能力有限,價值鏈的增值環節主要還在縣域之外,對當地人的致富效應並不明顯。
再比如,新階段對擺脫“結對依賴”,提高幫扶產業造血能力提出了新要求。目前,讓“幹部使勁”的招數比較多,但讓“農民使力”的招數比較少,對企業的激勵機制也比較弱。一些外來的大企業在原幫扶地的專案“結項”,機構和人員撤出,消費扶貧的採購也有所減少,這些都對當地產業快速形成自我經營能力、開拓新市場帶來了挑戰。還有一些鄉村產業已經在過去幾年積累了一定規模,但是對下一階段企業做大之後將遇到的新風險沒有充分的認知。如果說脫貧攻堅階段,許多地方要做的是從0到1的工作,那麼,鄉村振興階段,讓村民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會有越來越多從1到100的工作,而很多鄉村產業致富帶頭人對此並沒有充分的意識,以為繼續按照過去的老辦法依然可以做大做強。
打造縣域共同富裕產業鏈,縮小縣域內外“兩個差距”,是應對新要求的一條路徑。縣域是實施鄉村振興的基本單位,也是建設新型工農城鄉關係背景下實現農村共同富裕的空間載體。“共同富裕產業鏈”指的是充分依託縣域的優勢資源,延長既有產業鏈和價值鏈,在縣域內形成參與度廣、帶動能力強、城鄉融合、一二三產業融合的產業模式,把產業價值留在縣域內,帶動更多群眾共同富裕。這條產業鏈應以補鏈強鏈為目標,在縣域內,縮小城鄉差距和群體差距;在縣域外,透過打造中西部地區的縣域共同富裕產業鏈,也可以起到縮小地區差距的作用,推動區域協調發展。
首先,“縣域共同富裕產業鏈”最重要的一環,是建立“紅鏈機制”,以黨建引領為抓手,把鄉村裡的各個主體連結起來,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要想實現以農民為主體的鄉村發展、把更多生產端的利潤留給農戶、扭轉鄉土企業的品牌和營銷劣勢,就必須解決農戶的團結與合作等治理難題,同步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建設和鄉風文明建設,讓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起來。應進一步以黨建為抓手,在黨組織統籌領導下,建立健全企業、政府和鄉村社會多元參與的協同治理機制,建立一個“共同參與、共享發展、共同富裕”的經濟共同體和治理共同體。
其次,建立嵌入機制,大力培育和扶持本鄉本土企業,推動外來資本與鄉土社會的“有機嵌入”。本土本鄉企業大多是返鄉人才創辦的,他們與村莊具有天然的連線紐帶,熟悉本鄉本土的人情關係、自然資源稟賦,在帶動鄉村產業發展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應大力培養和扶持這種本土型的企業。外來資本要與鄉土社會建立更加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對此應予以政策扶持和政治表彰,實現“有機嵌入”、打破“產業懸浮”、激勵“本地分紅”,實現“共同發展、共同繁榮、共同富裕”的新型關係格局。
再次,建立造血機制,堅持市場導向,盤活農村資產,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使更多農村居民勤勞致富,實現下鄉企業與鄉村主體的雙贏共富。共同富裕產業鏈的打造既是鄉村得到發展的過程,也應該是企業充分挖掘國內市場潛力、挖掘新的發展機會,打通國內大迴圈的過程。充分發揮企業在市場、資源和技術方面的帶動作用,起到對傳統產業提檔升級、對小散亂經營規模改造的作用。
最後,建立大資料匹配機制,在產業層面推動數字鄉村落地,建立鄉村與企業供需關係精準匹配的資訊平臺。過去五年大量工商資本下鄉,實際上已經形成了一個潛在的、龐大的供需關係資料庫。數十萬家企業在所謂“下沉市場”的探索,形成了各自對於“區域—企業”匹配的認知和實踐,形成了一個靈敏的市場和社會關係網路。應以“數字鄉村示範縣”建設為契機,在產業層面設立專項,建立全國統一的鄉村產業需求平臺,以縣為單位,釋出各個地區精確到村的可開發資源、開發方案、開發條件等“選單式”資訊,基於村情推出產業指南,提高企業帶動鄉村產業發展的精準性,從而充分發揮企業和村莊各自的優勢,深入挖掘鄉村的特色資源,因地制宜地發展特色產業,帶領更多群眾走上共同富裕的康莊大道。
(作者:呂鵬,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