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聞問切大家耳熟能詳
但要涉及舍脈從證
或舍症從舌
即四診合參
對大眾而言
就是鮮有所聞了
以下是2018.05.29記載的一起案例:
舍症從舌——舌像是胃的一面鏡子
圖1
圖2
圖1和圖2是同一人,前天來複診,相隔九日,自訴症狀沒有多少改善,舌診時,他提醒我上次我拍了照,前後對比,涇渭分明,一句歌詞“像綠洲給了沙漠”來賦予後者的變化非常生動,我笑著對他說,都這麼好了,你想咋地啊?!他也是笑眯眯的再拿藥回家去了。
首診開的一週的處方,算是投石問路;第二次複診,前後諸症對照找療效的同時,舌診尤為重要,不可或缺;這也是我常常把病人的舌像拍下來的原因,因為身體內蛛絲馬跡的變化,在病人沒有感知症狀改善的情況下,舌像的初現端倪——“春江水暖鴨先知”,也是和症狀並重的外候,必須牢牢抓住順藤摸瓜——這就是臨床存在舍症從舌之取捨的邏輯。
臨床上病人即使諸症皆無,但凡見到圖1,圖3(非本案病人),就是脾胃不和的典型表達和“傳神”,所謂“有諸內者,必形諸外”。
反之,治療後見到舌質由暗變紅,舌苔由厚變薄(圖2),即使症狀改善不明顯,也反應出他的脾胃生態已是“枯木逢春”,有了生機。
我們常用“她的眼睛會說話”形容“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那麼也可以這樣理解:
舌像不僅是胃的一面鏡子,舌像也是會說話的胃
So:
想知道自己的脾胃是否正常,最簡單而不花錢的檢查就是每天習慣性地看看自己的舌質和舌苔。
(原文截圖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