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跌後的鋼價:為什麼說要謹慎抄底?
從10月12日變盤開始,到目前短短的接近一個月的時間裡,把過去幾個月、甚至上半年的長時間上漲的成果,都給跌沒了,鋼價回到春節前的水平。禁不住讓人感嘆,“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很多朋友耐不住躍躍欲試抄底,但發現抄到了“半山腰”,損失慘重。這一輪下跌行情,出乎意料,誰曾想到跌的這麼兇猛。期螺從下半年高點5868打到4000多,下跌1800多點。現貨螺卷從5900-6200元打到4600-4900元,下跌1200-1300多點,但是還沒完全止跌,仍有拋盤的低價不斷出現。大跌後的鋼價,為什麼說要謹慎抄底?這是需要對當前鋼市有深刻的認識。
抄底的前提是確認真的是底
不是底,不能抄,是有確認是底了,才可以去抄。主觀上認為是底,跌的多了,好像行情就要漲了,這主要是還停留在過去上漲的慣性思維中。4季度鋼市最顯著的特點就是牛熊轉換,標誌就是供給縮減不能有效對沖需求下滑,再加上碳元素被政策強控,保民生,保煤電,幾乎大多數工業品都走大幅跳水的曲線,文化商品指數連續跌破重要指標關口,進入低迷下跌狀態。以煤炭、焦煤、焦炭代表的碳元素商品、以錳矽、矽鐵、鋼材代表的黑色金屬、以銅鋁代表的有色金屬、以純鹼、PVC代表的能化,都是暴跌的態勢,這種形態下,市場從開始的不認可、不忍跌,到恐慌出貨、到相互傾軋拋盤、最後到跑路,遠期點價交易和反套大虧,交不出貨、毀合同,提補保證金、停止托盤業務,再到鋼廠第二輪、第三輪補跌,原料焦炭第二輪、第三輪降價,此起彼伏,凌亂不堪。這種情況下去抄底,顯然很容易受傷。
有沒有必要去抄底?
抄底,都是奔著盈利去的,沒有利潤,抄什麼底。但利潤怎麼來?主要還是價差。價格到底就會漲嗎,不會橫盤震盪嗎?時間成本有沒有考慮?即便上漲了,幅度有多大?有多少空間?值不值得抄呢?
第一、底部無疑是價格執行的低位區域,最起碼是止跌,沒有繼續降價,到目前,接二連三的降價,一降再降,這不是底。第二個,技術上看,底部得的反彈,右側訊號明確出來,才能確認。第三、市場心態和情緒大面積企穩,沒有恐慌和擠壓拋貨,市場成交好轉。第四、庫存、成交資料向好,下游主動詢價買貨。第五、虧損之後,鋼廠強烈挺價或多產一噸不划算的邊際打出來後,大面積減產,供需在尋求新的平衡。最起碼要滿足三條,才可以在做好控制風險的情況下去抄底。
從現貨角度而言,現貨抄底是有時間延滯的,因為這裡既要考慮現在的價格,訂貨、發運的過程,還要考慮後面的市場能不能向好。可以說,這輪大跌之後,很多加槓桿很大的鋼貿企業,又沒有充分的套保對沖,元氣大傷。行情再折騰,很難在像5月前那波以及下半年第二波發動大漲行情了。天時地利人和都不具備。鋼市4季度面臨的是需求下滑和成本下移的兩大不利條件,這點不像10月份以前供給發力,壓減縮供給的邏輯,讓行情走的很猛很遠。所以說,什麼時候到底,目前難說。熊市不言底,即便是到了所謂的底,往上的空間有多大?14-15年大底,磨了太長的時間,螺紋鋼除去今年的行情,往前推5年的均值水平就是在3500元上下,2015年1600-1700元,2017-2018年到過4500、5000以上的高點。2017年-2019年上半年,在3500-4500區間執行時間高一下,2019年下半年-2020年疫情出現,3500元之下執行時間多一些。2020年11月行情啟動,到今年再創歷史新高,這段行情又快又猛,如同現在下跌一樣,幅度大、時間短。但是2020年以後的行情,主要是國際貨幣超發和疫情因素,和其他年份有顯著不同。
到多少才到底?
10月中旬以來鋼鐵的價格、利潤都得到大幅下降,甚至整個黑色都進入到成本定價階段。隨著成本的下移,鋼價成本仍然在不斷下降。到目前,鋼坯、鐵水成本都較高點下降了800元左右,出現了較大降幅,但不如成材價格下降明顯。問題是,成本是動態的,在鐵礦石大幅下跌之後,煤價、焦煤、焦炭仍在持續下降。更重要的是,煤、鐵礦石,政策性調控和戰略性目標較強的作用下,是既定的。多數工業大宗都處於均值迴歸狀態,期貨先行。按照目前升貼水、原料仍繼續探底,鋼材現貨價格而言,同樣難言到底。
但距離底部有多遠,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也要看後面條件轉化。目前來說,鋼鐵壓減任務有望提前完成,但去碳、減碳任重道遠,更何況房地產土地成交面積已經降至2016年以來5年新低,這對鋼材需求來說不是好事。當然,也沒必要過分悲觀,一切有關地產、保經濟,明年粗鋼是否繼續壓減等資訊需要密切關注。“月盈則虧,水滿則溢”,過猶不及必糾偏。任何一次大漲大跌,推到重來,都有新的機會。當下階段,最需要的就是順應下跌趨勢,降低風險,減少損失,減少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