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春秋?
《春秋》是中國古代儒家典籍“六經”之一,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全文不過一萬六千多字。它原是東周春秋時期魯國的國史,後經孔子修訂後成為今天廣為人知的“六經”之一。
據考證,自西周時起,就有史官(稱為太史)記載國家大事,司馬遷在《太史公自序》中稱:“司馬氏世典周史”,即是明證。
《春秋》原是由魯國史官記錄的大量當時該國諸侯、大夫、國人等失禮非禮之事,此外,因當時各國交往比較頻繁人員來往貨物貿易等活動也比較密集,史官也會收集其它諸侯國公侯大夫等人的失禮非禮之事,所以《春秋》主要是魯國國史,其中也包括了一部分外國國史,用今天的話來講,它主要是魯國史,同時還是一部國際史,或者叫世界史。
為什麼叫《春秋》?
大家都知道,一年分為春、夏、秋、冬四季。這本史書為什麼叫春秋不叫夏冬或冬夏呢?
這可能跟古代曆法有關,據說古時曆法先有春秋,後有夏冬,因此把記載的國史稱為《春秋》。
又有“春為陽中,萬物以生;秋為陰中,萬物以成,故名《春秋》”的說法。
上述說法之外,《春秋》之所以叫《春秋》也極有可能跟氣候有很大關係。
經濟方面:古代中國,是一個農耕國家,最主要的農業生產活動即春種秋收等都發生在春季和秋季。政治方面:中國上古時期,因天氣適宜,春季和秋季是諸侯朝聘王室的時間,也是諸侯國之間使者往來、會盟等各種活動的主要時間,大部分政治活動都放在春秋兩季舉行。
“國之大事,在戎與祀。”祭祀方面:遠古時代,祭祀活動一般都在春季舉行,在春天君主舉行祭祀儀式,祈禱來年風調雨順祈求一年的好收成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夏天炎熱冬天寒冷也不太適合此類活動的舉辦。
軍事方面:遠古時期,自然條件非常惡劣,物質條件極其睏乏,要滿足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一件事,這對身處二十一世紀的今人們來講,是完全不可思議、特別難以想像的。夏天大雨冬天大雪導致道路泥濘難行,冬天天氣嚴寒缺乏衣被,這樣的條件完全不適合打仗,不要說雙方交戰,就連士兵的自然生存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所以民間有俗語云:二八月不興兵。
《春秋》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春秋》,上起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至魯哀公14年(公元前481年),共計242年間所發生的政治、軍事、外交、祭祀、災異等各個方面的重大歷史事件,均有記載。
“《春秋》文成數萬,其指數千,萬物之散聚皆在《春秋》。《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
“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紀,別嫌疑,明是非,定猶豫,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存亡國,繼絕世,補敝起廢,王道之大者也。”
簡單翻譯一下,就是:
《春秋》這部書,上能闡明三王(夏禹、商湯、周文王)之道,下能分辨人世的綱常倫理,嫌疑得到判別,是非得到辨明,猶豫得到判定,表彰真善美,批評假惡醜,恢復已經滅亡的國家,接續已經斷絕了的貴族世家,彌補殘缺,振興衰廢,起到了復興王道的大作用。
“存亡繼絕”是上古時期一種崇高的道德觀念,意在讓已經或瀕臨滅亡的國家、家族得以延續下去,而不像後來有些人那樣,殘暴到非要斬草除根的程度,以防死灰復燃,威脅到自己的江山及後世子孫的統治。這一時期的古人真的講究仁德和禮義的,而且有這種胸襟和氣度。真的是以德治國以仁治世呀!可惜的是後來“禮崩樂壞”了!
周武王滅紂,商朝滅亡,之後武王分商王畿(都城地區)為三部分,其中一部分分封給紂王之子武庚,以守“存亡繼絕”之傳統。後來,三監作亂,周公東征,誅武庚。即便如此,商朝後裔並未滅絕,原來屬於武庚的封地和殷遺民被一分為二,其中之一被分封給紂王之兄微子啟(他的弟弟微仲衍,宋國的第二任國君,就是孔子的先祖),也就是今天的商丘一帶,國號宋。後來的宋襄公其實就是商朝貴族的後代。
《春秋》與春秋的區別
《春秋》是孔子整理修訂魯國國史而成的一部紀傳體史書,而春秋是一種歷史時期的劃分。二者是不同的兩個概念,但它們之間又存在著內在聯絡,春秋時期正是由於《春秋》這部史書而得名。
我們大家都知道,周朝分為西周和東周。西周始於公元前1046年,這一年,周王朝正式建立。西周結束於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這一年,周平王東遷(都城由鎬京東遷至洛邑今洛陽),西周宣告結束,東周正式開始。
東周又分為兩個階段: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春秋時期始於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止於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大家所熟知的春秋時期五霸的故事就發生在這一時期,所以叫春秋五霸。春秋時期共計294年。
戰國時期為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戰國七雄的故事就發生在這一時期,也因此而得名。公元前221年,秦國繼滅周之後掃滅六國,大秦帝國誕生,中國第一位皇帝始皇帝正式登上歷史舞臺。戰國時期共計254年。
春秋和戰國兩個歷史時期的劃分到現在還存在爭議,但上述說法為當前的主流觀點。
讀到此處的朋友都是熱愛學習值得點讚的好同志!創作辛苦不容易,敬請關注點贊,以示加油鼓勵!歡迎討論交流,有問題有想法歡迎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