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培養成一個什麼樣的人,更進一步培養成一個什麼樣的人才?這是家長們最為關心和頭疼的事,也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歷史任務和使命。本人就這個課題進行了長期的實踐與思考。
一、培養孩子像藝術家一樣去感受
在過往“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歲月裡,都把藝術教育作為豆芽兒科來對待,對於中考時拿著獎學金進入市重點高中的孩子來說,選擇藝考更是看似離經叛道的選擇。時至今日,“成績不好的孩子才去藝考”的想法依然在許多人心裡根深蒂固,許多孩子成績不好,家長很早就開始讓孩子學習畫畫,決定要選擇藝考,專門學習美術相關的學科。今天,音樂、美術、舞蹈……藝術教育已經逐步走進千家萬戶,開始佔有啟蒙課程的一席之地,是藝術教育受到重視和認可最直接的表現。受過藝術訓練和薰陶的孩子,在人生的種種挑戰和機遇面前,總能迸發出與眾不同的力量和光彩。
用藝術完善教育,用教育改變未來。特能特教育承擔了很大一部分內容產出的責任。比如繪畫,很多家長走入了一個誤區,認為“畫得像”就不錯了。可是,我要告訴你,“畫得像”不等於“畫得好”。講到到這裡,我要為“藝考”正名。有多少孩子是因為教育中錯誤的論斷,在一個偏見下就錯過了自己心之所向的方向,甚至要花費餘生來尋找自己想要的答案呢?藝考也可以考很好的學校,清華、北大,都可以,只是專業不同。
系統科學的教學方式只把技法當作一種熟練運用的工具,就像是小學生背誦了一個乘法表,並不代表數學成績就很好。最核心的思想,是用數學的方式方法去表達事物之間的關係。把某種技法、筆觸練好不是多難的事情,藝術思維才是最本質、最核心、有價值的東西。
用溫柔的教育包裹鋒利的知識。在美國密蘇里大學哥倫比亞分校,藝術教育是屬於藝術學院和教育學院的交叉學科。學生既要學習藝術課程,也要學習教育專業知識。把藝術放在教育學的背景下面去完善,會讓我覺得成長是教育很重要的一個部分,並不是說我就教你怎麼畫畫就行了。
在教育這件事上,儒家先行了千餘年:孔子提出過“有教無類”,儒家《禮記》載“教學相長”,可以把藝術教育發揮到極致。《論語·述而第七》:“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這裡的“藝”一般都解釋為六藝。錢穆《國史新論》說,孔子自己早年受過良好的六藝教育,也十分擅長駕車,以禮、樂、射、御、書、數為教,創設了儒家學派。一方面,孔子要求弟子勤習六藝,方能成為合格的儒者。另一方面,“遊於藝”的“遊”,按照朱熹《四書集註》所說,“遊者,玩物適情之謂”,須要在從容之境中涵泳性情。至為關鍵的是,藝排在道、德、仁之後,不可以失掉先後順序。錢穆對“遊於藝”解得好:“遊,游泳。藝,人生所需。人之習於藝,如魚在水,忘其為水,斯更游泳自如之樂。”這樣,遊於藝,既可以是成才的道路,又可以是進德的階梯。
2017年,馬雲在貴州的大資料峰會上提到:”如果不讓孩子去體驗,不讓他們學習藝術,我保證,30年後孩子找不到工作。“是馬雲讓人在夢中驚醒,是馬雲在拯救教育。作為兒童素質教育的核心組成部分,視覺藝術教育逐漸不再被理解為“學畫畫”“做手工”那麼簡單。目前國際上最前沿的藝術教育研究,更是把藝術作為一種進行“全人教育”的重要手段,以藝術學習、討論以及創作為切入點,全面培養學生的元認知能力。並且用藝術作為橋樑,進行跨學科教育,連線教育和真實生活。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一個讓學習更加有效的捷徑。是興趣教育讓我們特能特有22個孩子,成為了自己班上成績最優秀的一員,並有11個孩子在全市學生資訊素養競賽中獲得獎勵,還有8個孩子被推薦到全省學生資訊素養競賽參賽活動,家長們都感到很震撼,也很有成就感。
二、培養孩子像科學家一樣去體察。文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科學家之所以為科學家,最主要的是他們掌握著一整套解決科學問題的科學方法與技能。因此,我們應該引導孩子像科學家一樣,讓他們懷有積極的心理期待,像科學家一樣掌握一把“金鑰匙”——科學的方法與技能,開啟科學的神秘大門。
一是培養孩子像科學家一樣去觀察。正確引導孩子們像科學家一樣,就要重視指導他們掌握觀察與實驗的方法,以實證思維去搜集證據。課堂中,可以引導學生像科學家一樣去觀察,實踐中,我們關注兩個方面:重視觀察情境的設定,透過讓學生扮演“科學家”角色,強化積極情感體驗,提高觀察的責任心,自覺開展好觀察活動;重視觀察方法與技能的指導,包括工具材料的使用指導,讓孩子們在觀察活動中習得科學規範的觀察方法與技能。比如在我們的機器人程式設計課堂《路燈維修車》一課裡,老師們透過情景匯入主題並讓孩子們對路燈維修車的結構及功能進行全面、細緻的觀察和分析後,老師們並不會給孩子們一個固定的模型和答案,而是一步步引領孩子們像科學家一樣大膽的創作自己的路燈維修車並透過電腦程式設計讓孩子們自由的去探索自己所創作的維修路燈的奇妙功能。
二是培養孩子像科學家一樣去實驗。實驗的基本特徵是有意識地改變某種變數,控制其他變數,探尋改變變數和結果之間的因果關係。引導學生像科學家一樣去實驗,就要充分把握實驗型別和特性,讓學生按照實驗目的和要求,學會設計實驗變數的控制與改變,並透過正確的操作,尋求改變變數和結果之間的因果關係。在探究電磁鐵磁力大小與線圈匝數是否有關時,就要引導學生設計方案,充分討論哪些變數需要控制不變?哪個唯一的變數需要改變?在控制不變的變數中,怎樣保持不變?
三是培養孩子像科學家一樣去思考。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而不思考,人會被知識的表象所矇蔽;思考而不學習,則會因為疑惑而更加危險。告誡我們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孩子們才能學到切實有用的知識,否則就會收效甚微。科學家思考的重要特點之一是理性,它是基於實證基礎上的合乎邏輯的思考。在科學課中,引導學生像科學家一樣去思考,就要立足問題解決的過程,思考如何從問題出發,如何尋求合理的解釋,如何對蒐集到的資料與事實進行分析、歸納、推理,從而獲取結論。比如,在研究定滑輪的作用時,學生往往會想當然地認為使用定滑輪可以省力。這時,唯一有用的辦法,就是指導學生透過實驗去搜集資料,以資料來推理出使用定滑輪是否省力。 三、培養孩子像哲學家一樣去思考
我們特能特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培養孩子像亞里士多德一樣質疑,像蘇格拉底一樣提問,像德謨克利特一樣假設。哲學於普通人來說,似乎離得很遠,特別是對孩子們,哲學是一個令人敬而生畏的名詞。然而,在哲學家眼中,生活處處皆哲學。生活中遇到的事或物,無不是哲學家們思考的源泉。
人是什麼?人是怎麼認識到自己存在的?人生的意義在哪裡?什麼是真正的快樂?為什麼會有閃電和雷鳴?構成世界的本原是什麼?相信很多孩子都曾有諸如此類的問題在腦海裡打轉轉,有些人會問老師父母、查百科,而有些人閃過念頭後轉頭就忘了。會尋找答案的孩子無疑有更強的好奇心,而這份好奇心也將令他受益一生,其實,在想問題和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就屬於哲學範疇。現在的問題是,大多數孩子只是閃過念頭卻不會去尋找答案。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去培養孩子的哲學觀呢?
毛澤東之所以成為現代中國最偉大的歷史人物,無疑是這個時代所造就的,但與他所受到的教育和培養也有著極為重要的關係。毛澤東青年時代所接受、主張並實踐的“自我實現論”,具有不容忽視的意義。那麼,何謂“自我實現”呢?青年毛澤東寫道:“人類之目的在實現自我而已。實現自我者,即充分發達吾人身體及精神之能力至於最高之謂。”在這裡,筆者暫且不論青年毛澤東“自我實現論”的思想淵源,只想表明這種“自我實現論”,的確是青年毛澤東在接受馬克思主義之前所確信並實踐的人生觀,在他的人生軌跡和思想歷程中留下了重要的痕跡。培養孩子們的哲學思維能力也正在並應該成為我們特能特教育的一個特色。
上海交大附中優秀語文老師“上海市教學能手”獲得者沈文婕以豐富的教學經驗得出結論:對哲學有所涉獵的學生,在寫作文時,舉例、觀點、邏輯還有遣詞造句會更出色。因此,百萬級暢銷書《歷史的溫度》的作者,獲得過“亞馬遜年度新銳作家”、“噹噹年度影響力人文社科作家”等榮譽稱號的饅頭大師張瑋與沈文婕共同編著了《讓孩子像哲學家一樣會思考》一書,意在為孩子們開啟哲學殿堂的一扇窗。此書作為孩子們的哲學啟蒙書,除了內容通俗易懂、深入淺出外,還加入了74幅的手繪插畫,以及每章節後面配圖的知識卡,不但能幫助孩子理解哲學的由來,也讓他們領略到哲學的魅力所在。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一個故事:一位遊客在海邊度假,遇到一個正在海灘上曬太陽的漁夫。遊客問他你為何不去捕魚?漁夫說我已經捕了足夠多的魚夠生活了。遊客說,你可以捕更多的魚賺更多的錢成為富翁。漁夫問,成為富翁後呢?遊客說成為富翁後你就可以在海邊度假,可以曬太陽享受生活了。漁夫回答,我現在已經過著這樣的生活了。
相信很多人會喜歡漁夫知足常樂、享受當下的精神,但是,換個角度來看,如果大家都如漁夫這樣安於現狀,那麼,社會就會停滯不前了,人類也就沒有了如今的文明瞭。因此,古希臘哲學鼻祖在表泰勒斯在一次走路時,一邊思考一邊仰望星空時,一不小心掉進了坑裡,有人嘲笑他,他這樣回答對方:“那些從不仰望星空的人,才不會跌入坑中。”看看這句話是不是覺得很有哲理?掉入坑中雖不是好事,然而,那些只顧低頭走路而從不仰望星空的人,又何其的悲哀?關心當下生活固然重要,但那些喜歡思考事物本質的人無論生活在哪種社會都是難能可貴的。因為思考代表著有疑問不能解決,不能解決就會想著去尋求、挖掘答案,從疑問——遇到障礙——尋求答案——再遇新的疑問——再尋求答案,這樣一個迴圈的過程便是文明進步的過程啊。(作者系:巴中市巴州區特能特教育培訓學校校長 陳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