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們是如何過中秋節的?《水滸傳》給了我們答案。
《水滸傳》是以北宋末年的宋江起義為背景的小說,基本上是反映宋朝生活全景的百科全書。宋朝是一個和平時間長久、重視傳統文化的朝代,經濟發展超過前代,老百姓的生活有滋有味,整個社會到處瀰漫著追求享樂的氣氛,民俗節日基本達到了每月都有,“過節”也就成了宋朝人追求快樂生活的極致。
宋朝時期,中秋節走下了聖壇,從一個國家“拜月”的宗教儀式變成為市民狂歡的節日, 與唐人不同,宋人賞月更多的是感物傷懷,常以陰晴圓缺,喻人情事態,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飾不住宋人的傷感。但對宋人來說,中秋還有另外一種形態,即中秋是世俗歡愉的節日:“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貴家結飾臺榭,民家爭佔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里,嬉戲連坐至曉”。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營業,玩月遊人,達旦不絕。
《水滸傳》描寫了很多節日的場面,其中對中秋節的描寫最驚心動魄。一是第二回裡史進宴請少華山三頭領;二是第三十回裡張都監宴請武松。
史進是水泊梁山第一個出場的好漢。史進學到一身功夫後,捉拿住陳達後,中了朱武楊春的苦肉計,史進成為義氣的犧牲品,與少華山來往。“史進正和三個頭領在後園飲酒,賞玩中秋,敘說舊話新言,只聽得牆外一聲喊起,火把亂明”, “華陰縣縣尉在馬上,引著兩個都頭,帶著三四百士兵,圍住莊院,要捉拿史進和三個頭領。結果是史進不可避免地遠離了主流秩序。
中秋節對於打虎英雄武松來說也是一個門檻,中秋節的陷阱讓他義無反顧地走上了非主流社會。 醉打了蔣門神以後的,武松被張都監請進了府中, 轉眼到了中秋節,“當時張都監向後堂深處,鴛鴦樓下,安排筵宴,慶賞中秋。叫喚武松到裡面飲酒。武松見夫人宅眷都在席上,吃了一杯,便待轉身出來”一邊讓丫環養娘斟酒相勸。一邊許諾把玉蘭許配給了武松,讓武松喝得大醉,陷害栽贓,武松落入魔掌,屈打成招。用中秋節賞月,營造出自己人的氣氛,讓武松鑽進了圈套。
書中兩個主人公都在中秋節踏上了遠離主流秩序的路途,把團圓的中秋節帶上了一個悲憤的意境。但是透過對中秋節的民俗的描寫,給我們透露出一點古代人過中秋節的習俗。
一是飲酒賞月。 史進結識少華山陳達等三位好漢,往來甚密。中秋佳節,便邀三位好漢到莊上“賞月飲酒”。中秋之日,“宰了一頭大羊,殺了百十個雞鵝,準備下酒食筵宴”,非常隆重。這與材料記載是相同的,《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夕,貴家結飾臺榭,民家爭佔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里,嬉我連坐至曉”。 富家人家要在自家結飾臺榭,飲酒賞月;一般人戶則到酒樓訂飯,邊吃邊賞月,小孩子則連宵嬉戲,達旦不寐。
二是闔家團圓。武松醉打蔣門神後,中秋節被選為張都監等設計陷害武松的“道具”。張都監攜夫人宅眷和丫鬟在鴛鴦樓安排筵宴,慶賞中秋。除了武松沒有外人,是一個闔家團圓的節日。武松作為外人, “吃了一杯便待轉身出來”,張都監挽留說“如自家一般,何故卻要回避”。武松參加張都監的中秋節家宴,按照習俗感覺到不是外人,十分激動,在閤家團圓的氣氛中墜入圈套。盧俊義第一次上梁山後,在梁山泊過了兩個多月。臨近中秋節,盧俊義思想歸期。驗證了“每逢佳節必思親”的諺語。
三是對月歡歌。中秋之夜歌舞昇平,酒樓裡絲竹簫管並作,演出歌曲是不可缺少的專案。張都監中秋節宴請武松也不例外。張都監將自家心愛的養娘玉蘭叫出來,安排養娘唱“玉蘭中秋對月時景的曲兒”,蘇東坡“水調歌頭”以助興。宋朝中秋節的《踏歌》就是一場華麗無比的中秋之夜壓軸戲。《宣和畫譜》裡描寫:“中秋夜,婦女相持踏歌,婆娑月影中。”宋朝的踏歌是金明池畔實景演出,一群盛裝的宮廷女子在月華中聯袂為歌,踏地為節,美妙絕倫如夢如幻。
此外,吃月餅的習俗還沒有形成,至少在《水滸傳》和《金瓶梅》中沒有記載,《紅樓夢》的記載就很詳細,不會說作者沒有注意到吃月餅的習俗,只能是在宋朝還沒有吃月餅的習俗。
中秋節是宋朝的一個狂歡節,把全民帶入了浪費的境地,也把全民帶到了一個極端追求享樂的心境,享樂讓一個民族墮落,面對金國的金戈鐵馬,只能是高潮過後是落幕。
劉傳錄,新水滸第一人,山東省水滸研究會副會長,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2013年度“感動齊魯溫暖十七城”年度人物,第三屆齊魯文化之星得主。《齊魯晚報》開設有個人專欄“第三隻眼看水滸”。代表作《第三隻眼睛看水滸》榮獲第七屆劉勰文藝評論獎。2017年參加中央一臺《中國味道》與紀連海一起話說水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