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論語.學而篇》
這句話看上去很簡單,也應該很容易理解。巧言令色,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務以說人。”這裡“好”、“善”、“說”都是使動用法,使其言好,使其色善;“說”通“悅”,使人悅。如此看來,“巧”、“令”、“好”、“善”都是褒義詞。看上去應該是“和顏悅色的人仁心少。”的意思。為什麼會這樣?我不理解,可能有些人也覺得解釋不通。
於是乎就有人解釋為:“花言巧語,裝出和顏悅色的樣子,這種人的仁心就很少了。”(“花言巧語”怎麼看著也像個褒義詞呢?但是聽起來一直都當貶義詞用。)如此的話,確實能夠讓人理解了。但是,為什麼巧言令色是裝出來的?這會是原文的原義嗎?我不知道!
老婆永遠是對的,如果有錯,那一定是我理解上出了錯!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種邏輯,所以後人才認為巧言令色是裝出來的呢?
那麼,可不可以換種思維方式來理解呢?“仁”,通“人”。這樣,這段話的意思就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和顏悅色,這樣的人很少了。”為什麼?一方面,階層的差別,不同階層的人之間,能夠繼續保持和顏悅色的人越來越少了;另一方面,即使是同一階層的人,人與人之間的差別也越來越明顯、越來越大,人們的私心越來越重,心理的不平衡,也使越來越多的人很難繼續保持和顏悅色了。
如果可以這樣理解的話,我覺得對於現在的我們,也有一定的啟示。
啟示一:
對待不同階層的人,我們可以讓自己的語言聽上去更順耳、更好聽、更容易理解,讓自己的臉色看上去不是那麼苦大仇深,對待領導可以和顏悅色,對待我們的服務物件也應該保持和顏悅色。
啟示二:
對待我們身邊的人、我們的家人,也應該多些寬容、多些理解,少些抱怨,儘可能地多些和顏悅色。
接下來反省一下學習這段文字的經歷和啟示:
我真的是讀書太少
開始的時候,我以為這段文章應該是“巧言令色”的出處了。在上網確認這個成語的確切意思的時候,我發現,出處竟然不是《論語》,而是《書.皋陶謨》,我竟然不知道《書》是什麼書,《皋陶謨》更是聞所未聞。
引用要規範,說話要嚴謹
《書.皋陶謨》是什麼東東?於是我又上網搜了一下,原來不是我不懂,而是詞條解釋引用的不規範,網上的東西不可全信啊!
網頁截圖
歷史還是應該學一點的
說實在的,如果說《尚書》我是知道一點的,我或許也就不會繼續追查了;即使是出自《尚書》,對於《尚書》的成書年代、主要內容我還是知之甚少,看來,真的應該多讀點書,歷史知識還是應該多學習、瞭解一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