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令狐伯光
上週五《時光音樂會》播出了第三期,這一期節目收視率又登上第一,播出三期收穫了三連冠,在智慧三網中成為省級衛視收視率最高的綜藝節目。此外,節目“張傑mixpop版月亮之上”、“汪蘇瀧改編鳳凰傳奇的歌太撩了”等多個話題登上熱搜,獲得綜藝話題榜第一位。
不管怎麼說,湖南衛視這檔音樂綜藝又炸了。
這檔綜藝在第二期致敬譚詠麟過後,第三期迎來了翻唱鳳凰傳奇,而除了六大時光音樂人,這檔綜藝每一期還有兩位音樂好友,第二期是李克勤和廖昌永,第三期音樂好友是任賢齊和汪蘇瀧。
當汪蘇瀧出現的時候,我認為這檔音樂綜藝在選擇音樂人上,終於出現了一個有意思的地方。汪蘇瀧剛好是華語樂壇衰落的分水嶺,這裡沒有針對汪蘇瀧的意思哦,而是指汪蘇瀧之前是華語樂壇的巔峰,在他們之後便代表華語樂壇衰落了。
華語樂壇為何越來越爛?《時光音樂會》就告訴了我們答案
可能很多人不懂上面這是什麼意思?答案其實很簡單。因為汪蘇瀧是唱片時代到網路數字音樂的分界線,包括和汪蘇瀧同期的許嵩,徐良等等網路歌手。
在他們之前華語樂壇就是唱片時代,這檔音樂綜藝迄今為止選擇的音樂人全都是唱片時代的,譚詠麟,李克勤,許茹芸,林志炫就不提了,他們本來就是唱片時代巔峰時期的華語音樂人。
任賢齊出道時間雖然在90年代,但是他真正大火的《心太軟》《傷心太平洋》等等都是90年代末了,反正是2000年代左右,這時間是和鳳凰傳奇,包括沒有出場但是存在感十很足的刀郎是接近的。
再然後是晚了五年左右的《快男》出來的張傑,他毫無疑問是唱片時代的。鬱可唯是2009年那一屆的《超女》出道,雖然時間和許嵩,汪蘇瀧他們差不多,但是因為正規選秀出身,歌曲和專輯還是發唱片為主。
這裡倒不是說許嵩,汪蘇瀧沒有發過唱片,他們早期也是發過實體專輯的,但他們基本上是以網路數字音樂形勢走紅的,線上下的影響和前輩沒得比,和超女快男走紅情況都不一樣。
2010年之後的華語音樂無論是綜藝選秀,各種偶像明星還是後來發展起來的短影片音樂,基本上都是數字音樂為主了,這個時候差不多也是公認華語樂壇衰落了。那麼問題就來了,華語樂壇為何會衰落呢?
1、中國聽眾的審美有很大的問題,戰線拉得太長。
這裡不是說要譴責中國聽眾的審美不行什麼的,它有個客觀的原因是中國經濟發展太快了,而14億人口的結構卻很複雜,社會發展太快,導致在中國聽眾在文化審美上的戰線拉得太長了。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歐美包括日本等發達國家的聽眾,他們從成為發達國家到二戰後經濟,文化的發展是循序漸進的,用了幾代人甚至十幾代人才完成。比如老一輩人打基礎,第二代後代接受系統性的教育,然後這樣慢慢地延續下來,整個文化發展狀態是線性的。
中國則因為發展得太快了,50年代,60年代聽紅歌,戲曲和民國音樂的中國聽眾。再到70,80,90年代和聽鄧麗君,羅大佑,香港四大天王,再到2000年後聽周杰倫一代,甚至到2010年後聽唱跳偶像一代,所有聽眾全部交雜在一起。
而中國聽眾的音樂教育嘛,老一輩觀念早就成型了肯定不會有啥大的變化。大家走街串巷還能看到很多老人聽戲曲,很老的紅歌的聽眾。中國年輕人接受音樂教育也一般,周杰倫一代聽眾,和唱跳偶像一代觀眾感覺都有巨大的鴻溝。
這種人口結構複雜,年齡戰線拉得太長的情況 ,與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結合,最終體現在音樂品味上面導致了一件事:那就是在整個中國聽眾當中,能夠火爆大江南北的歌曲通常是通俗中的通俗、旋律簡單、歌詞洗腦,最易傳播的那種——
這還是在怪中國觀眾審美不行嘍?答案是不是,它牽扯到第二點。
2、中國聽眾整體審美整體不變的基礎之下,音樂平臺,音樂資本提供給消費者的音樂產品,它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至少是之一。
這就是又回到唱片時代的音樂,為何比後來的唱跳愛豆和短影片音樂要好的原因。
那些個唱跳愛豆的歌曲能賣了上億,普通人壓根沒聽過。這是中國音樂產業、甚至是全世界娛樂產業發展出來的一個怪胎(韓國還專業一點),此處就不討論了,人家的消費者壓根不是普通聽眾對吧。
我們為什麼感覺現在短影片上火的歌沒有早十年二十年的流行歌好聽?音樂人的水平確實很大的問題,還有就是被動傳播了。科技更發達了,資訊傳播更方便了,年齡再大的人一個智慧手機,app隨便裝就行了,歌曲和影片手指隨便一滑——
大眾嘛跟風嘛,流行的不一定是好的,但絕對是最火爆的。
短影片上出個什麼段子短時間一幫人跟風拍,極短的時間迅速擴散,然後迅速過氣。短影片神曲也是一樣,沒有人會去聽去年爆火的短影片神曲。這些大俗歌跟短影片上的段子是一回事。
我覺得寫出這些歌的音樂人,短影片推這些洗腦神曲都是為了短影片的BGM服務的,資訊傳播的難度更低了,大俗歌曲簡單,洗腦,易傳播,複合短影片平臺的節奏。尤其是帶DJ混合,配合短影片各種卡點,這種歌曲恰到好處地迎合快節奏的生活跟日益浮躁的社會現象。
你創造一首爆款歌曲可能比別人一張專輯掙得都多,所以搞什麼正經音樂呢?
汪蘇瀧不配和任賢齊一起上這檔綜藝?那得問許嵩同不同意了
之前唱片公司靠賣專輯賺錢,聽眾購買唱片好歹會花錢。哪怕是盜版光碟,再便宜也要花幾塊錢對吧,聽眾購買的時候還是得選自己覺得好聽,覺得值得的專輯的對吧。
而數字音樂時代和短影片時代聽歌基本是不花錢的,特別是短影片手指一滑就行。
所以,唱片時代的歌曲要想賣得好,除了通俗到大眾喜歡聽(也就是流行),音樂人的嗓音,曲子,歌詞和製作自然會用心搞的(要有一定水平),人家本質上是在做音樂。現在短影片上的這些大俗歌就單純是為了火一段時間。
尤其短影片上所謂的每次都火爆的大熱歌曲,不是加三俗的萬能dj節奏,便是簡單洗腦的旋律+歌詞,古風歌曲來整一段什麼炸裂的表現,至於是樂器還是戲腔大家自己套。
這些東西聽上去都差不多,汪蘇瀧寫的中國風歌曲不多,和他同時代的許嵩寫的《驚鴻一面》不比這些高多少個檔次?今年你可能還會聽《驚鴻一面》,還有人用它剪短影片,但去年短影片上最火的古風你連叫什麼名字都忘記了。
這就是本質上的差別,說難聽點短影片上這些大俗歌就是粗製濫造的垃圾。
華語樂壇造成現在這個局面的大眾審美,音樂發展帶來的平臺變化共同造成的,現在的音樂人跟從前比不行反而不是最重要的原因。其實跟2010年之前的網路歌曲一樣,網路歌曲大多就是粗製濫造的東西,但是就有人買賬,因為全世界的人類都是很庸俗的。
漫威電影你喜不喜歡看,網路爽文你喜不喜歡看?
說到2010年之前的流行歌曲,《老鼠愛大米》《錯錯錯》《愛情買賣》的當初是你要分開開,分開就分開,現在又要用真愛,把我哄回來,愛情不是你想賣,想買就能賣——
老實說,你有沒有跟著唱吧。
這個時候問題就來了,汪蘇瀧和任賢齊一起作為時光音樂人上了《時光音樂會》,任賢齊是2000年左右臺灣流行歌手的代表,成績不用多講了,後來的內地音樂人鳳凰傳奇也是一樣的。
那麼汪蘇瀧配不配呢?這你就得問許嵩配不配是一樣的。
許嵩發的第一張專輯《自定義》是2009年,汪蘇瀧發歌首張專輯《弗斯特》是2010年,差不多是同時火爆的,同期還有一個徐良被譽為QQ音樂三巨頭,我個人覺得出道時間和風格相似的還可以加上後弦。
(像鄭源、六哲、歡子和冷漠等可以歸為通俗情歌一類的歌手)。
鄭源,龐龍他們都過氣了,而許嵩,汪蘇瀧和鳳凰傳奇怎麼就闖出來了。我個人認為就是雖然都是通俗流行,但是鳳凰傳奇和刀郎就成為了傳奇。
我個人認為俗歌也有好歌,真正的大俗歌曲通俗可以,但不能通俗到爛俗。通俗歌曲雖然歌詞淺顯直白,但直抒胸臆貼近大眾。音樂人唱功強,聲音辨識度好,感染力強,直擊人心,有種未經雕琢的粗糙感。
像鳳凰傳奇、刀郎其實就挺俗的,但俗得讓人肅然起敬。刀郎嗓音的辨識度和歌曲情感,鳳凰傳奇兩個人的唱功和情感,人家是藝術上的俗是通俗,不是爛俗、低俗、庸俗和媚俗。
許嵩和汪蘇瀧能夠火到現在不是唱功有多強,而是音樂創作上的天賦。結合有辨識度的嗓音,最終形成了有自己的音樂風格,大家一聽這些歌曲就知道是他們,而且很多歌曲一直流傳至今。
當然汪蘇瀧在音樂成就上,我覺得還是輸給許嵩一籌。
尾聲
最後,每個人都有自己對於音樂的喜好,但是音樂本身分好和壞的。不在乎它是什麼形式型別,古典也好流行也罷,爵士也好,搖滾也好,R&B也罷。鄙視鏈什麼的在我這裡是不存在的。
這個好的音樂才是關鍵,流行它就是個中性詞,僅僅是流行,不能代表它的好與壞。可能大眾對於好和壞的標準很模糊,所謂的好聽也僅僅只是在於自身對於音樂的審美標準。
《時光音樂會》這檔綜藝還是挺獨特的,至少在我個人的角度來看。這檔音樂綜藝大概展現了一下,唱片時代的華語流行音樂為何強,與現在華語流行音樂為何差的問題,汪蘇瀧正好處在這個分水嶺上。
當然絕大多數觀眾並沒有責任,也沒有義務去了解這些東西,根據現在輿論風潮嘛,多半是捧過去的華語音樂好,然後一味嘲諷現在的華語音樂,然後大家娛樂一陣就過去了。這樣的話娛樂就娛樂了沒什麼意義。
如果中國聽眾能夠多瞭解一些真正的問題,然後給予平臺和音樂公司一些反饋,真正的好歌和好的音樂人又怎麼沒有呢,其實大把的。
最後,希望《時光音樂會》越來越好,華語音樂越來越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