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編小語 |
一個小時能完成的作業,總是拖到兩三個小時;洗臉刷牙,要大人三番五次地催;晚睡、賴床、吃飯磨蹭……據一項調查稱,90%以上的父母都或多或少被自己孩子的“拖延磨蹭”煩惱著。於是,很多人絞盡腦汁蒐集治療“拖延症”的方法,依次用到自家孩子身上。
如果你也是這樣一位急於“治癒”孩子“拖延症”的父母,那麼,遺憾地告訴你:孩子的“拖延症”恐怕是不存在的。父母眼中孩子的“拖延磨蹭”行為,有些是孩子發育不完善造成的,有些是性格使然,而更多的是由於父母的不當教育引發的。
所以,當孩子在某些行為上有所謂的拖延磨蹭表現時,父母首先要做的不是如臨大敵般去急切地糾正孩子,而是瞭解他的內心,反思自己的行為。
1貪玩、耗時間,這其實是孩子的發育特點
1.大腦發育不完善,難以拒絕誘惑
“豆豆,你怎麼還在玩兒?快去睡覺!”豆豆抱著電動車,大叫:“不,我還沒玩兒夠呢!”豆豆媽看著房間裡亂七八糟的玩具,無限崩潰,“已經10點了,你明天還上不上幼兒園!”說罷揪起豆豆,強行帶到衛生間沖澡。路過洗臉池,豆豆發現了放在下面的玩具水槍,順手拿了過來,又在衛生間開始了“槍戰”,遲遲不肯脫衣服……
類似的場景每天都會在豆豆家上演。豆豆媽特愁:“豆豆已經4歲了,一點兒時間觀念都沒有,每天玩兒玩具都要很久,拖拖拉拉到10點多才睡。這可怎麼辦啊?”
糖糖媽有著和豆豆媽一樣的煩惱。週末計劃全家去郊遊,一早,糖糖卻打開了電視,說好了就看15分鐘,結果半小時過去了,她還坐在那兒津津有味地看。總算看完了動畫片,糖糖又抱起布娃娃要玩兒過家家……原本計劃一早就出發,糖糖總能蹦出各種理由拖拉到中午。這讓追求效率的糖糖媽無法忍受,每次都控制不住大叫:“出個門比登天還難,你的事兒怎麼這麼多!”
專家解讀:
做父母的都知道,三四歲的孩子很難拒絕一些誘惑,比如玩具和電子產品。在快樂和任務之間,他們單純地選擇了快樂,造成拖延。在指責孩子之前,你首先要知道,這種“難以抗拒”的感覺更多的是因為孩子大腦中負責控制的區域發育不均衡造成的,面對誘惑,大人也時常無法抵禦,更何況是發育不完善的孩子。拖拉表現只是發育過程中的一種正常現象,並不是難以原諒的錯誤。
瞭解了這些,你是不是感覺對孩子接納了很多呢?孩子需要我們養育的同時,更需要我們的包容和理解。當然,父母合理地訓練孩子腦中的冷控制系統和熱控制系統,教給孩子一些自控的策略也是很有必要的。對於小一點兒的孩子,父母要用有趣的事情,讓孩子轉移注意力。
比如,變個魔術把孩子手中的玩具藏起來,引他到衛生間找一下,再順勢幫他洗澡。這樣,不僅能避免孩子情緒崩潰,也向他示範瞭如何讓大腦中的慾望冷卻;孩子大一些後,當他被某件東西困住變得拖拉時,父母可以幫助他將有吸引力的物品“抽象化”,問問他“這個玩具是誰送給你的?”“在所有你喜歡的玩具裡它排第幾?”……你讓孩子開始冷靜地思考,他就啟動了幫助自控的冷系統,這時,你再給他下達指令,孩子就容易執行。
誘惑當前,父母不僅要幫助孩子避開陷阱,還要幫助他形成一種新的、能夠自發地抵抗誘惑的調節機制,促進孩子的自控力發展,樹立時間觀念,增強做事的條理性。
2.年齡小、沒經驗,不懂預測磨蹭的結果
朋友圈盛傳這樣一句:有一種“焦慮”叫孩子上小學了。小軍爸爸感同身受,每天早上的車站旁,都能看到小軍被爸爸牽著追公交車,爸爸邊跑邊咆哮:“每天都磨蹭到現在,我是管不了你了!”小軍低著頭,滿臉沮喪地晃爸爸的手:“慢一點兒,我跑不動了。”爸爸繼續旁若無人地發洩:“6點半叫你,結果你拖到7點半才洗漱好,早餐都來不及吃,你說說怨誰?”
小軍爸爸清楚地記得,開學的家長會上,老師說:“一年級,一定要讓孩子養成好的生活習慣。”但小軍就是做不到,每天放了學,不回家寫作業,還跟幼兒園一樣在外面瘋玩,勉強把他拉回家,他就一個人在家玩兒玩具。終於玩兒夠了,天也黑了,吃過晚飯就犯困,只能先睡一個小時再爬起來寫作業,每天熬到夜裡11點……早晨自然是叫不醒,為了趕時間只能餓著肚子去上學。才一年級就這樣,以後的日子可怎麼過啊?
專家解讀:
孩子因為年齡小,不懂計算拖延的成本,也不會把自己現在的行為和未來的某一時刻形成聯絡。再加上剛剛離開幼兒園,他甚至無法理解現在的生活為何突然變得緊張。
這時,父母要幫助孩子分析利弊,學會樹立積極、正向的目標,讓孩子能夠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克服拖拉。小軍爸爸總是用“吼叫”來解決問題,卻不知道,孩子在處於害怕時,更無法理智思考該怎麼做。小軍爸爸可以嘗試讓小軍來承擔後果。比如寫作業,小軍爸爸可以先和老師溝通一下,然後告訴小軍底線—如果9點前寫不完作業,就不要寫了。作業完不成,小軍自然無法交差,到學校挨批評,這就是由孩子來承擔後果。
孩子的所有成長都來自於自己的體驗,經過這些,小軍才會真正懂得,什麼叫“做作業是自己的事”,明白了不完成作業會受到懲罰,那他會自然而然地優先做作業,慢慢地管理自己的時間。爸爸在這個過程中充當的角色,不是指責者,只需要守住底線,並且在孩子需要具體幫助的時候給他幫助就可以了。
把事情的主動權交還給孩子,對孩子長遠的成長更有利。
2 做事磨蹭,因孩子的性情使然
朵朵上小學三年級了,成績優秀、乖巧懂事,是個人見人愛的小姑娘。但朵朵有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朵朵媽,朵朵自尊心強,對自己要求很嚴格。
三年級的作業並不多,別的孩子半小時能完成,她每次都要寫兩個小時,字稍微有一點兒不整齊,她馬上擦掉重寫,有時甚至把本子都擦破了。朵朵媽在一旁告訴她,“有一兩個字不整齊不要緊,接著往下寫就是了。”但是不行,朵朵非要擦了重寫。於是媽媽開始著急,收了朵朵的筆,最後母女倆都急得哭起來。
不僅寫作業要拖很久,其他事情也是如此。上學前,朵朵總要把書包收拾幾遍,把鞋擦乾淨,紅領巾系得端端正正……這些事每次都要花一個小時,用朵朵媽的話說就是“磨蹭得人肝兒疼”。
兒童節那天,朵朵班裡組織郊遊,同學們都坐上大巴車了,朵朵才匆匆趕來。朵朵媽嘆了口氣:“其實她6點就起了,時間都耽誤在梳辮子上,只要有一絲頭髮亂了,就要重新梳。我真拿這孩子沒辦法了!”
專家解讀:
如果在父母眼中,孩子追求完美的高標準是一根刺,那麼在拔刺的過程中,註定要鮮血淋漓。父母是否想過,孩子為什麼要在做事情的過程中一絲不苟呢?這代表他的哪種心理需要?如果父母找不到和孩子內心的聯結,只一味催促,甚至像朵朵媽那樣強行奪下孩子的筆,是無法幫助到孩子的!
其實,父母不如跳出必須要完成的任務,比如“作業”,從另外一個角度理解孩子的行為。據我觀察,不僅是追求完美的孩子,很多天生就是慢性子的孩子,在做同樣的事情時,標準確實高。同樣的校服,一些孩子隨便披上,拉鎖拉到一半,領子翻在外面;一些穿衣服慢的孩子,卻可以把衣服穿得服服帖帖。可能父母無法忍受因為做事的標準而影響速度,好吧,縱使速度百般重要,但是對於完美主義和慢性子的孩子來說,培養的路徑也一定是先注重標準,再熟能生巧,進而提升速度。所以,父母一開始過度強調做事的速度,就會欲速不達。
為什麼呢?這裡涉及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父母需要觀察一下自己的行為帶給孩子的心理感受是怎樣的。如果我們指責他的行為,孩子感受到的是恐懼和不安。這時,孩子的心理能量較低,儲備不夠,無法行動。相反,如果我們接納他的行為,然後再和孩子一同抵禦外界的環境要求,孩子感受到的是被愛和被支援,就會產生改變的動力。
所謂的接納,是指父母要看到一個完整的孩子。不要只看到他的缺點,更要看到他的優勢,試著告訴孩子“媽媽知道,你想要一篇寫得很好的作業,這樣你會覺得很舒服。我看到你認真寫作業,能感受到你的投入!”或者告訴孩子“我明白,如果頭髮梳得不整齊,你就會不舒服!”當父母把注意力從孩子的行為上移走,轉到對孩子內在的關注時,孩子也會開始區分自己的行為和自己的內在感受,然後一些外在的標準和行為準則的重要性就開始下降。
很多父母都會有同樣的感受,當他們試著和孩子站在一起時,孩子的動作並沒有無休止地慢下去,反而加快了。那是因為,孩子的內心感受已經好轉,他執著地追求細節,無非是要讓自己感到舒服。如果孩子內心已經舒服多了,那麼自然會放過一些細節。道理就是這麼簡單。
當然,父母如果想讓孩子適當地提速,就不要關注他的“慢”,反而要關注他的“快”。哪一天,孩子的作業寫得快了一些,父母可以分享心情:“今天好幸運,作業按照你的標準寫完了,時間也剛剛好!我感到很輕鬆……”這時,孩子開始注意到完成作業有兩個標準—質量和速度。之前,也許他一直是單一維度的考量。同樣地,鼓勵一個慢性子的孩子快起來,也要找到機會告訴他“你可以快起來!”比如對他說,“弟弟摔倒了,你是第一個跑到他身邊的人,謝謝你反應得這麼快!”這時候,孩子會找到一個新的角度看待自己,也會感受到自信。這種內心的力量,很有可能讓他重複地做出更快的行為。可能他一輩子也變不成一個雷厲風行的人,但是和之前那個孩子相比,他會更快、更喜歡自己,更適應學校對他的要求。
3 父導母的教育不當,致孩子加重磨蹭行為
1.拖延是一種自我保護—故意磨蹭
“小斌,你在哪兒?”
“我在洗蘋果,媽媽!”
“一個小時,你倒水3次,上廁所兩次,現在又要吃蘋果,你到底怎麼回事?!”小斌笑嘻嘻地說:“媽媽,餓著肚子沒力氣做作業啊!”說罷,一邊啃蘋果,一邊瞄著旁邊的電視。“快回屋做作業!”“媽媽,吃東西要細嚼慢嚥,不然會肚子疼的。”
就這樣,足足過了一刻鐘,小斌才吃完了蘋果,然後慢吞吞回屋。小斌媽長嘆一聲,看來今天的作業又要做到半夜了。小斌啥時候變成這樣了呢?
從一年級到四年級,小斌一直成績優秀。看他學習不吃力,小斌媽便給他加了些餐,報了英語、鋼琴、奧數、擊劍等課外班,每天完成學校的作業後,還要他做些“媽媽作業”。小斌也真給力,樣樣都能按媽媽的要求完成,小斌媽為培養出了學霸兒子而欣慰。誰知,五年級之後,小斌卻像變了個人,背單詞心不在焉,小動作特別多,每天做作業都到很晚。現在不要說課外班了,週末兩天能把課堂作業做完都很不易。眼看就要小升初,這種情況可急壞了小斌媽。
專家解讀:
在解讀小斌的行為之前,我們不妨設想一下自己。當我們在單位把一項任務拖到最後一刻,卻偽裝成一直很努力地趕工時,我們是在向老闆表達什麼?我們是想讓老闆覺得我們很努力,同時,也在防禦更多工加身。我們和工作的關係,就是孩子和作業及各種任務之間的關係。父母總覺得孩子不知進取,殊不知自己才是導致孩子拖延的罪魁禍首。父母的加碼,導致孩子學習的動力系統受到破壞,如果寫得快和寫得慢一樣,那我幹什麼把自己搞得那麼累呢?
如果拖延已經進入到了疲憊戰,父母首先要重新獲取孩子的信任。父母光是用嘴說“你早點兒寫完作業,剩下的時間都是你自己的!”是沒有用的。找一個作業少的週末,待孩子寫完作業,主動讓他去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父母也可以激發孩子的潛力,故意把時間佔去一部分,留最後部分時間給孩子寫作業。然後,適時和孩子表達“這樣過週末真有趣”的意猶未盡,再告訴孩子“下週末你要是早些完成作業,我們還可以這樣玩兒”!孩子有了幾次這樣的體驗後,才願意慢慢相信“做得更快會帶來好處”的事實。取得孩子的信任後,父母可以和孩子建立進一步的契約,要記得,孩子能否付出努力,父母不要單方面加碼。孩子為學習付出的越多,就越珍惜結果。積累得足夠多時,孩子就可以給自己加碼,不需要父母無端的催促。
2.因內心痛苦而回避任務
在不同人面前,濤濤做事的速度相差甚遠。吃飯,要是奶奶陪著,他能吃一兩個小時;要是爸爸一邊拍著桌子一邊催,保準能讓他在10分鐘之內搞定一頓飯。
小孩子就像橡皮筋兒一樣有彈性,得給他壓力!”這是濤濤媽總結出來的規律。每天,濤濤媽像復讀機一樣在孩子耳邊不停地催促“快點兒穿衣服,要遲到了!”“別看電視了,寫作業!”“9點半了,趕緊洗漱睡覺!”……偏偏,濤濤是那種嚼著飯都能溜號的孩子,所以一天要催無數次。
忍無可忍時,濤濤媽也會威脅:“你要再沒完沒了地玩兒玩具,我就把所有玩具都扔了!”果然,濤濤立刻放下玩具,坐到桌旁寫作業。但是,他心裡惦記著搭到一半的磁力棒,寫作業心不在焉。最後,只得濤濤爸上場“你再磨蹭,我可打你了!”“你要是9點前寫不完作業,我就把作業本撕了!”話說得一次比一次狠,濤濤的動作卻越來越慢。
有一次,老師留的作業比較多,濤濤越想努力寫,越頻頻出錯。他擦了寫、寫了擦,最後把卷子一團哭了起來:“我9點前寫不完了……我再也不想寫作業了……”之後,再和他提作業,他就會抱著頭躲回屋子裡。這下,濤濤爸媽傻眼了……
專家解讀:
一個人想去做一件事,有內因和外因兩種動力。內因是孩子出於興趣想去嘗試,外因是父母的逼迫等現實的壓力。很多父母覺得,孩子小,必須靠外界施壓才能養成好的習慣,比如學會珍惜時間、養成按時做事的好習慣。但是,長期用外力督促孩子做事有一個很明顯的弊端—狠話說上幾次之後就會失效。於是,只得不停加碼,卻忽視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最終,孩子變得麻木或焦慮,因為痛苦而回避任務。
我想,濤濤爸媽應該暫時降低對濤濤的要求,讓他有機會緩解焦慮和不安。然後,試著激發濤濤做事的內部動力,可以啟發他:“今天的作業有多少題是老師講過的?我猜不到一半,你說呢?等你寫完了告訴我!”當寫作業變得有趣,濤濤就能以輕鬆的心情投入到作業中。當然,父母也需要激發孩子的自主性:“我相信你能找到好辦法,自己搞定作業,要不要試一下?”這時候,濤濤的積極性就被調動了,他開始想方設法地完成作業,如果能夠成功,自然就會更有動力和自信。這些能量的積累可能比較慢,但卻長期有效。
小編觀點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生長規律,只有當他們按照自己的節奏,一步步感受“時間”、感受按時做事的規律,才能真正成長起來。所以,所謂的磨蹭大都是父母給孩子貼的標籤,然後按照自己的觀點和標準要求孩子,帶偏了他們的生物鐘。長此以往,孩子才有可能成了真正的“拖延症”。
我們要相信,每個孩子天生都想做到更好,他們只是需要足夠的時間。而此時的接納、尊重、理解,才是我們給孩子的動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