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頂嘴”與“不頂嘴”的孩子,二十年後差距明顯,父母別不在意

“頂嘴”與“不頂嘴”的孩子,二十年後差距明顯,父母別不在意

孩子愛頂嘴背後,並不只有“不聽話”。

父母要擦亮眼睛看清他的優點,並學會與這樣的孩子智慧相處。

作者 | 夏天

前幾天,閨蜜跟我抱怨:

我真不知道我最近怎麼得罪我家那小子了,處處跟我做對。

我喊他吃飯,他說:

“我現在只想吃冰淇淋。”

我催他收拾自己的房間,他不僅坐著看電視一動不動,還不耐煩地頂我:

“我自己的房間,我想什麼時候收拾就什麼時候收拾!”

我讓他關掉電視,趕緊去刷牙睡覺,他反問:

“我憑什麼要聽你的?”

最後,閨蜜忿忿不平地說:

“這熊孩子,我說一句,他頂一句,每天氣得我血壓飆升,我真想拿塊抹布把他的嘴給堵上。真不知道別人家的孩子是不是也這樣?”

我安慰了閨蜜幾句,深表感同身受。

記得曾經有項調查:

“孩子慢慢長大後,你最討厭孩子的什麼行為?”

超過75%的父母都選擇了頂嘴。

頂嘴,似乎成了絕大多數父母都難以忍受的行為。

“頂嘴”與“不頂嘴”的孩子,二十年後差距明顯,父母別不在意

頂嘴,其實是孩子自我意識的覺醒

很多時候,父母都會把孩子頂嘴,當作是一種不聽話的表現。

然後,想盡辦法地想要幫孩子改掉這個“壞毛病”,輕則口頭鎮壓,重則武力解決。

卻從來沒有認真想過:

孩子到底為什麼會頂嘴?

紀錄片《零零後》裡,萌萌的父母覺得萌萌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叛逆,越來越喜歡跟父母頂嘴。

萌萌想要跟好朋友出去玩,爸爸因為萌萌忘記了帶書包而威脅萌萌:

“書包沒有拿回來,就不要出去玩了。”

萌萌哭著反駁爸爸:

“為什麼?為什麼什麼都要聽爸爸的,我不同意。”

“頂嘴”與“不頂嘴”的孩子,二十年後差距明顯,父母別不在意

爸爸帶萌萌一起去挑選眼鏡,結果萌萌喜歡的款式爸爸不喜歡,爸爸喜歡的萌萌也不喜歡。

爸爸不耐煩地說,“你到底喜歡哪個呀!”

萌萌無奈地回答:“你不懂我。”

“頂嘴”與“不頂嘴”的孩子,二十年後差距明顯,父母別不在意

父女倆之間的氣氛瞬間降到冰點。

爸爸不能理解萌萌為什麼叛逆,萌萌也不明白爸爸為什麼對自己有這麼多的不滿?

一位教育專家曾講過:

孩子的成長有3個叛逆期。

第一個叛逆期是2-4歲,他們會透過“不”、“才不是”等語言來表達自己初期形成的主觀意識;

第二個叛逆期是7-9歲,他們開始有較強的獨立意識,經常對外界的各種規則不滿,有時甚至有點不講道理;

第三個叛逆期是12-17歲,他們正值青春期,對個體的獨立、自由的追求更甚,討厭一切束縛。

只有經歷過叛逆期,孩子才能成長為一個獨立而自主的個體。

而頂嘴則是每個孩子叛逆期都會出現的行為。

頂嘴,說明孩子的自我意識和尊嚴開始覺醒。

他開始自我思考,開始強烈地想要表達自己,想要捍衛自己說話的權利,想讓父母看到自己的內心訴求。

孩子頂嘴,並不是“不聽話”、“沒教養”、“故意作對”,而是他們採用語言的形式與父母對抗,尋找自我,建立自我個性的必經過程。

“頂嘴”與“不頂嘴”的孩子,二十年後差距明顯,父母別不在意

允許孩子頂嘴,是一種智慧

看過一檔真人秀節目,裡面的小寶就是一個愛頂嘴的孩子。

他的爸爸監督他拉小提琴,總是喜歡拿著毛筆,指著他挑毛病。

這讓他很反感,忍不住生氣地對爸爸說:

“別用這個指著我。”

“頂嘴”與“不頂嘴”的孩子,二十年後差距明顯,父母別不在意

爸爸批評他拉琴的位置不對,他頂嘴道:

“那你給我貼上標籤呀。”

“頂嘴”與“不頂嘴”的孩子,二十年後差距明顯,父母別不在意

一次家庭會議,爸爸媽媽一起指出了很多他的缺點,希望他改正。

他毫不示弱地反問爸爸媽媽:

“爸爸總是找別人毛病,卻從不找自己的問題,比如說小提琴,老師都不會,是教不好孩子的。

媽媽有時候情緒控制的不太好。”

“頂嘴”與“不頂嘴”的孩子,二十年後差距明顯,父母別不在意

在跟父母的幾次爭辯中,他都是沉著冷靜、思維敏捷、直中要害。

既表達出了自己的不滿,又有理有據戳痛了爸爸媽媽的痛點,讓爸爸媽媽無言以對。

不得不讓人佩服。

就連場外的教育專家海藍都忍不住誇讚道:

“頂嘴的孩子有優勢,一是家庭氛圍開明,二是孩子有非常強烈的獨立思考能力,才能頂到父母的痛處。”

其實,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相處,少不了會有分歧。

孩子敢於遵循自己的內心,捍衛自己的立場,表達自己的意見,今後遇到事情才不會膽怯,擁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而孩子也會在一次次頂嘴中,鍛鍊了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更有利於將來與人交往。

允許孩子跟父母頂嘴,也是父母的一種智慧。

“頂嘴”與“不頂嘴”的孩子,二十年後差距明顯,父母別不在意

敢於頂嘴的孩子

往往更獨立,有主見

美國的普林斯頓大學,曾做過一項研究:

將2-5歲的孩子分成兩組,一組孩子喜歡頂嘴,反抗性比較強。

另一組孩子懂事乖順,反抗性比較弱。

結果發現:

反抗性較強的孩子80%都有獨立分析、判斷事物和做出決定的能力;

而反抗性較弱的孩子,只有24%的人長大後能夠獨立行事,判斷能力也較弱,經常需要依耐別人。

由此可見,會頂嘴的孩子,不僅能夠清晰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更敢於獨立去實現自己的目標。

著名教育家劉墉對兒子劉軒的教育非常嚴厲。

他常常在節假日要求劉軒學習中文;

在劉軒要出去玩時,要求他撿松果、掃樹葉,清理屋簷下的排水溝。

劉軒覺得父親是沒事找事,於是,經常跟父親頂嘴,對著幹。

父親也經常罵他是個叛逆的“混賬小子”。

有一次,父親責問劉軒:

“你為什麼總是那麼叛逆?”

劉軒理直氣壯地頂嘴道:

“因為我覺得我長大了,不該什麼都聽你們的。

所以你叫我往左,我就偏往右,我有自己的想法,我該找到自己在哪裡!”

就是這樣擁有著強烈自我意識的劉軒,長大後驚豔了所有人。

他不顧父親的反對,學習自己喜歡的心理學,併成為了著名的心理學專家;

他利用自己跟父親多年鬥嘴訓練出來的敏捷思維,迅速反應,進入了媒體,一躍成為臺灣文化媒體人的代表;

“頂嘴”與“不頂嘴”的孩子,二十年後差距明顯,父母別不在意

他利用自己不服輸,喜歡嘗試,喜歡挑戰的性格,勇敢地去探索自己的各種可能性,並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他去策劃廣告,成為臺灣知名的創意達人和品牌顧問;

“頂嘴”與“不頂嘴”的孩子,二十年後差距明顯,父母別不在意

他去參加演講比賽,成為《我是演說家》全國總冠軍。

“頂嘴”與“不頂嘴”的孩子,二十年後差距明顯,父母別不在意

他的獨立、自信、勇敢,堅毅不服輸,讓他的人生充滿了驚喜,也實現了各種可能性。

正如德國兒童心理學家家安格利卡·法斯博士所言:

能夠跟父母進行爭辯的兒童,長大後會比較自信、有主見,擁有創造力,敢於挑戰自己。

所以,會頂嘴的孩子,往往未來可期。

“頂嘴”與“不頂嘴”的孩子,二十年後差距明顯,父母別不在意

允許孩子頂嘴,但是要選擇性“妥協”

孩子頂嘴的過程,是孩子為自己爭辯的過程,其實也是父母引導他們什麼是對,什麼是錯的過程。

我們允許孩子頂嘴,但並不是讓孩子任意妄為。

當孩子頂嘴時,我們需要有選擇性“妥協”。

1. 非原則性問題,態度要溫和

曾經看過一篇關於父母批評孩子的帖子,裡面有兩條評論引起了很多網友的共鳴:

“小時候挨訓,你只要說一句話,他就說你頂嘴。你要是一聲不吭,他就說你是啞巴。”

“父母永遠分不清解釋和頂嘴的區別。”

很多父母都把孩子頂嘴當成和自己做對。

但事實上,孩子頂嘴隱藏著很多原因,也許是想要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也許是想要引起父母的關注,也許是討厭被父母壓制,命令的感覺……

如果父母粗暴地把孩子頂嘴定義為“不好的行為”,既封閉了跟孩子好好溝通的通道,也傷害了親子關係。

所以,面對那些不會破壞規則、不會影響別人、不會有危險的事,我們可以適當妥協,聽一聽孩子的聲音。

以前,我和兒子就經常因為寫作業發生衝突。

我想讓兒子放學回家,第一時間寫作業,而兒子總是喜歡先玩一會再寫作業。

記得有一次,我用命令的語氣警告兒子:

“你現在必須回屋寫作業,不然我就把你的玩具全部扔掉。”

兒子氣沖沖地頂撞我:

“我自己知道要寫作業,但我為什麼不能先玩會,再寫作業,憑什麼什麼都要聽你的。”

兒子的話,讓我一時語塞,也點醒了我。

是啊,憑什麼什麼都要聽我的,我為什麼就不能聽聽孩子怎麼說。

於是,我開始認真誠懇地詢問兒子的感受和想法:

“你想先玩會,還是先寫作業?”

然後,向兒子表達我的想法:

“如果先玩會,你做作業可能要到很晚。

如果先寫作業,你可以痛快地玩,不用擔心一會還要寫作業。”

兒子認真思考了一下,痛快地接受了我的建議。

這讓我明白了一件事:

當父母和孩子發生衝突時,不要把孩子當成麻煩的製造者,而是要把孩子當成解決問題的積極參與者。

只有溫和的引導,讓孩子感受到愛與尊重,孩子才願意跟父母好好溝通。

2. 原則性問題,態度要堅定

曾看過這麼一段影片:

一位爸爸帶著兩個女兒逛超市,小女兒故意打掉姐姐手裡的東西。

爸爸很生氣,要求小女兒給姐姐道歉。

小女兒氣洶洶地拒絕,並躺在地上大聲尖叫,並狡辯說:

“不,我不道歉,我不是故意的。”

“頂嘴”與“不頂嘴”的孩子,二十年後差距明顯,父母別不在意

小女孩的姐姐向爸爸求情:

“算了吧,她不必非要道歉。”

“頂嘴”與“不頂嘴”的孩子,二十年後差距明顯,父母別不在意

小女孩聽見後,有些得意地繼續頂撞爸爸:

“她說了,我不用道歉。”

然而,爸爸努力地控制自己的情緒,認真地看著她,用堅定地語氣一次又一次要求她必須道歉。

最終,小女孩在爸爸強硬的態度下,跟姐姐道了歉。

你看,允許孩子頂嘴,並不是允許孩子放肆、無禮。

孩子的思維並不成熟,那些“無禮的事”,“危險的事”,“容易造成破壞的事”,必須堅定地跟孩子說“不”。

只有這樣,孩子才會心有戒尺,行有所止。

“頂嘴”與“不頂嘴”的孩子,二十年後差距明顯,父母別不在意

記得有人說過這麼一句話:

中國父母最難能可貴的一句話就是:

孩子,你自己怎麼想?

事實上,孩子不是永遠都錯,父母也不是全都正確。

一味地命令或者強迫孩子聽話,必然會導致孩子的反抗。

只有父母先學會改變自己的態度,才能讓孩子改變態度。

父母對待孩子頂嘴的方式,藏著孩子與未來交手的樣子。

允許孩子頂嘴,堅定地與孩子站在一起,才能幫助孩子在成長的路上走得更穩更遠。

分類: 親子
時間: 2021-08-17

相關文章

哈佛調查發現:“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長大後差距明顯

哈佛調查發現:“玩手機”和“不玩手機”的孩子,長大後差距明顯
現代社會科技發展,手機幾乎已經遍佈每個人手上.甚至有些小孩子從很小的時候就有了自己的手機.因此,他們沉迷於電子遊戲,無法自拔. 為什麼要說這種話? 因為他知道電子產品對孩子的危害,不僅僅是他這麼絕對地 ...

別讓ASD孩子被迫退學了!ASD孩子入學後問題行為怎麼處理?

別讓ASD孩子被迫退學了!ASD孩子入學後問題行為怎麼處理?
別讓ASD孩子被迫退學了!ASD孩子入學後問題行為怎麼處理?9月23日19:30,陳鴻偉老師與周慧萍老師與您相約直播間,你的問題,我們來解決.

孩子運動後膝蓋疼 當心是這種病

孩子運動後膝蓋疼 當心是這種病
資料圖片 不久前,有媒體報道稱,一位杭州媽媽讓13歲的女兒每天跳繩3000個,最終孩子患上脛骨結節骨骺炎.在骨科門診上,醫生會經常遇見一些初中生,為了確保體育成績,平時會加強鍛鍊.但很多孩子運動後會出 ...

曹榮:龍爪手大戰李連杰,扮孫悟空遭吐槽面癱,二十年後卻成神劇

曹榮:龍爪手大戰李連杰,扮孫悟空遭吐槽面癱,二十年後卻成神劇
相信大家對<西遊記>已經耳熟能詳了,孫悟空更是人盡皆知的存在,而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不一樣的孫悟空". 他起步於成家班,成長於洪家班,是成龍電影的幕後英雄,因出演< ...

聚焦“雙減”丨孩子晚自習後,接送誰負責?在島城,媽媽們還是接送主力

聚焦“雙減”丨孩子晚自習後,接送誰負責?在島城,媽媽們還是接送主力
來源:舟山日報-舟山網 報網課.忙考證.彈鋼琴.散步.陪父母--晚自習期間 家長們自我安排"花樣多" 孩子晚自習後,接送誰負責?在島城,媽媽們還是接送主力 自從上初中的兒子開始在學 ...

孕婦接種 孩子出生後新冠抗體水平較高

孕婦接種 孩子出生後新冠抗體水平較高
美國一項研究顯示,孕婦接種信使核糖核酸(mRNA)新冠疫苗後,她們的孩子出生後或攜帶較高水平的抗體. 據路透社網站25日報道,美國紐約大學格羅斯曼醫學院研究人員分析36名新生兒的臍帶血後得出上述結論, ...

農民都進城打工了,二十年後還有人種地嗎?
肯定是有人種地的. 沒有人種地吃什麼? 人斷食數天後,結果只得安息吧. 原始至今,種地產糧接烈捧,不可能斷送在二十年後. 天大國際玩笑誰也擔負不起的. 現在農民都進城打工了,說明大中城市太缺少人力資源 ...

孩子出生後第1周,每一天都有一“難”,媽媽要學會帶娃一起克服

孩子出生後第1周,每一天都有一“難”,媽媽要學會帶娃一起克服
文|菁瑩 孩子越小越嬌弱,護理起來越要小心,特別是孩子剛出生的第1周,每天都有不同的狀況,媽媽要提前瞭解,否則應對錯誤就會坑了孩子. 孩子出生後第1周很多媽媽會手忙腳亂,那是因為孩子每一天都會有不同的 ...

孩子參軍後,這四個方面,建議新兵家長們要早知道

孩子參軍後,這四個方面,建議新兵家長們要早知道
青年當兵後,會有漫長的一段路要走.在分離的這段時間裡,當思念.擔心.焦急三種情緒彼此交織,便成了兵爸兵媽最大的煎熬.但是家長們理應明白,青年當兵是榮耀之路.成長之路,尤其是以下四個方面,建議兵爸兵媽早 ...

六歲前父母“認真養“和”敷衍養”的孩子,長大後差距明顯

六歲前父母“認真養“和”敷衍養”的孩子,長大後差距明顯
國慶期間,和摯友聊起育兒的話題,感觸頗深. 她們家有兩個孩子,老大剛上小學二年級,老二還在襁褓中.每天的生活都是雞飛狗跳,全身心照顧老二,就沒空關注老大,只恨不能分身. 偶爾騰出空陪老大寫作業,還被氣 ...

優秀的孩子,“拼”的是父母的陪伴

優秀的孩子,“拼”的是父母的陪伴
優秀的孩子,都說是父母"陪"出來的. 一個孩子能否成才,他們之間的比拼,其實拼的是父母的陪伴. 記得有一期的<少年說>,主題是:"放下手機可以嗎?" ...

“偏愛”與“不被偏愛”的孩子,未來差距有多大?過的是兩種人生

“偏愛”與“不被偏愛”的孩子,未來差距有多大?過的是兩種人生
開啟百度APP看高畫質圖片 作者|風禾 隨著國家二胎.三胎政策的放開,在我們身邊的家庭中,兩個到三個孩子逐漸成為標配. 因此,很多家長常為如何處理幾個孩子的關係而犯難. 但往往是,面對性格迥異的孩子, ...

孩子的人際交往,父母幹不幹預,結果截然不同

孩子的人際交往,父母幹不幹預,結果截然不同
作者|哎呀媽 當孩子在集體生活中, 顯得格格不入, 別人做的事情他不做, 父母該怎麼辦呢? 這兩位爸爸的做法,截然不同. 親子綜藝<不要小看我>中, 5歲的雷雷不受歡迎, 沒人選他做好朋友 ...

孩子自控力差,父母彆著急,3個提升方法教給你

孩子自控力差,父母彆著急,3個提升方法教給你
最近孩子都開學了,幼兒園的孩子也上了幾周的學,雖然一個班級有很多孩子,可是每個孩子的自控能力卻迥然不同,老師照顧孩子花費的精力也完全不同. 自控能力強的孩子就不用多說,能夠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言行, ...

那些指責孩子抑鬱自殘對不起父母的人,請你閉嘴好嗎?

那些指責孩子抑鬱自殘對不起父母的人,請你閉嘴好嗎?
首先,孩子患了抑鬱症,父母往往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如果父母合格,給了孩子充足的愛,孩子多半不至於走到自sha這一步. 其次,一個人都已經痛苦到要自sha了,那得是怎樣的痛苦,這種時候還要求他想想父母的感 ...

孩子會感激犧牲型父母嗎?有些教育,從一開始,方向就錯了

孩子會感激犧牲型父母嗎?有些教育,從一開始,方向就錯了
作者:主創團·素寧 自我感動式的犧牲和付出 會將愛漸變成"裹挾" 日劇<母親>(Mother)中的道木仁美,在丈夫出車禍去世後,變成一個單親媽媽,獨自撫養女兒,絲毫不曾 ...

孩子感受自己是被父母愛著的,是對內聚性自體形成的重要性
[玫瑰],早安,親們!早安,越來越好好的每一天[玫瑰][玫瑰][玫瑰] [今日分享] 為什麼在很多孩子的心中,無論父母如何相貌平平,還是覺得自己的爸爸最帥,媽媽最美? 因為孩子真正感受到了自己是被父母 ...

民間故事:臨終前,算命先生要葬在石井,二十年後兒子才明白玄機

民間故事:臨終前,算命先生要葬在石井,二十年後兒子才明白玄機
出自<三言兩拍>.古時候有個算命先生王半仙,人人都說他神機妙算,四里八鄉找他來算八字.看風水的人絡繹不絕.奇怪的是,王半仙收的錢不少,卻始終住在一個破舊的房屋裡,妻子去世後也未再續娶,自己 ...

“雙減”後,很多父母仍舊迷茫,怎樣才能給孩子一個廣闊的世界?

“雙減”後,很多父母仍舊迷茫,怎樣才能給孩子一個廣闊的世界?
好不容易開學了,很多家長還沒有從"神獸"歸籠的喜悅中笑醒,就被"雙減"弄迷茫了,孩子作業少了,考試減了,輔導班停了,都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但是作為家長卻不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