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一篇文章是華夏文明來源於東海,沒有觀看的可以出門右轉在我的主頁看一下。現在對這個觀點梳理一下:
在1萬年前的末次冰河期氣候要比現在乾冷,海平面也比今天低150米左右,東海、黃海與渤海均為陸地,當時的宜居區只能在今天的東海和黃海東南部。
而史前文明最為發達的江南良渚文化,是東海文明的冰川一角。而距今1萬年前後末次冰河期結束,氣溫上升、冰川融化、降雨量上升,海平面也隨之上升。
從距今1萬年至6000年前,海平面從負150米左右升高到23米左右,東海、黃海與渤海的陸地全部成了海洋,華北平原的東部和長三角也成了海洋,華北平原和長江中游平原也成了沼澤。
在這個過程中,繁榮的良渚文化被淹沒,人口逐漸向西方的高地遷移,形成了不同的文化。
在南方:浙江的河姆渡文化向東南丘陵地區發展,作為東南地區的代表成為古越族的祖先。湖北形成了屈家嶺文化作為中南地區的代表,成為古楚人的祖先。四川形成了三星堆文化作為西南地區的代表,成稱古蜀國的祖先。
在北方:整個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西部的形成的仰韶文化,成為西遷中影響力最廣泛的史前文明。在遼河上游一帶形成了紅山文化作為東北地區和華北北部的代表。而被海水和沼澤阻隔的山東沂蒙山和膠東丘陵一帶,形成了北辛文化和大汶口文化,作為山東地區的代表。
這些文明大多是距今8000-5000年之間,那個時代遼河上游、黃土高原都要比今天宜居得多。而且這些文化的西遷基本上也都達到了宜居區的邊緣,沒有繼續發展的空間了。
接下來進入本文的主題重返中原:
海洋的上漲在公元4000多年前達到巔峰之後,開始逐步下降,氣溫和降雨量都開始降低,黃土高原和遼河上游的氣候也開始逐漸惡化,宜居程度開始下降,到距今5000年也就是公元前3000年前後海岸線與今天已經比較接近了。
與此同時的是華北平原的陸地開始大面積地露出海面並逐漸乾燥起來,而海拔更低降雨量更多的長江沿線平原依然是沼澤地區。
在這樣的情況下,重露水面的華北平原就成為當時最重要的宜居區,也成為周邊各文明爭相發展的地區,形成逐鹿中原的局面。
所以我認為向華北平原、也叫黃淮海大平原的逐鹿中原的開始時間應該是公元前3000年左右。這應該也是華夏文明五千年的原因。
古越族一方面由於當時的長三角依然沼澤水面阻隔,另一方面東南丘陵有廣闊的發展空間,並沒有參與當時的逐鹿中原。
古蜀國由於四川盆地受氣候變化影響較小,也有充足的發展空間,也沒有參與逐鹿中原。
遼河上游的紅山文化從地理上講是受氣候惡化影響最嚴重的地區,而湖北出現的屈家嶺文化有典型紅山文化的特點,極有可能是從遼河地區南遷而來。
如果這個假設成立,那麼遼河紅山文化的人在氣候惡化之後是想重返東南平原的祖地的,但是南遷的過程中發現黃海、東海這些地區依然還是海洋,甚至華北平原和長江平原還有大面積沼澤的分佈,並不宜居。而南遷過程中發現只有華北平原還算宜居,所以向中原地區發展。
而山東的大汶口文化生存壓力最大,因為原來周邊都是平原,海水上漲被迫收縮到沂蒙山和膠東丘陵這些狹小的高地上。從考古發掘看大汶口文化也是最暴力的,不是強者很難在這個地區的競爭中生存。
而一旦海平面下降,華北平原從水中露出,大汶口文化的擴張慾望是最強烈的。所以在大汶口文化基礎之上的龍山文化大規模向華北平原乃至黃土高原發展,仰韶文化受到嚴重衝擊。
再考慮到湖北的屈家嶺文化與遼河的淵源,他們在遷移的過程中少不了與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打交道,而屈家嶺文化也有向中原擴張的趨勢。可以判斷古楚人與龍山文化至少是有戰略方向的聯合的,共同威脅仰韶文化區。
根據傳說及相關史料記載。我認為山東的龍山文化就是東夷,而在遼河與湖北之間反覆輾轉的遼河紅山文化和湖北屈家嶺文化後裔也加入了東夷的部落聯盟,根據龍山文化遺址的發掘看,如果東夷就是龍山文化,那麼東夷已經向西擴張到了陝西,成為當時的主流文化了。
而仰韶文化的主體後來就發展為華夏部落聯盟,就是炎黃二帝,形成東西對峙逐鹿中原的態勢。
接下來分析本文的絕對核心“逐鹿之戰”。《史記》、《逸周書》、《山海經》等都對此戰做了詳細的描述。
我們首先看逐鹿之戰的位置,最多的說法是冀西北。戰場處於華北平原、黃土高原和內蒙古高原連線的燕山南麓和太行山西麓。從文化區上來看,這是華夏部落、東夷部落的交界,並且也是更早一點紅山文化的西南界。
根據《史記》記載,炎帝居於姜水偏南位於渭河上游,黃帝居於姬水偏北位於黃土高原中部,都屬於仰韶文化(華夏部落聯盟),並且是龍山文化(東夷部落聯盟)沒有向西擴張到的地區。
在華北平原露出水面,東夷大肆對華夏擴張的情況下。炎帝在南、黃帝在北,對東夷進行了大規模的反擊,炎帝的發展方向是河南、黃帝的發展方向是山西與河北。
但炎帝在河南與東夷的爭奪被蚩尤的九黎族擊敗,被迫轉入黃河以北,與黃帝的勢力就重合了。而炎黃部落進行了較為文明的阪泉之戰,
根據史料記載,雙方三次作戰都是黃帝獲勝,然後雙方並行發展,都在爭取其他部落的支援。而黃帝更多的展示自己的德政,最終贏得了炎帝部落的歸附。黃帝部落最終獲勝,炎黃融為一體,形成華夏部落聯盟。
而蚩尤在河南取得勝利之後,繼續河北發展,從逐鹿之戰的位置看蚩尤已經取得華北平原的控制權,九黎族成為了東夷部落聯盟的核心。
蚩尤如此的迅速擴張,華夏部落對東夷的反擊受挫,想要進一步發展,就必須與蚩尤一戰了。
所以黃帝靠玄女和應龍對付蚩尤的雨師和風伯,又造出指南車,與蚩尤血戰三天三夜,最終擒殺蚩尤,獲得最終勝利。
根據中科院的氣候分析以及《山海經》中雨師、風伯、應龍、玄女的傳說對照。在距今4600年前後大約逐鹿之戰的時間,氣候是發生較大變化的,降雨量和氣溫都是大減的狀態。
這也正好對應了本身在陝甘地區的炎黃部落在氣候惡劣的情況下向東發展的態勢,在氣候惡化的情況下很明顯華北平原要比黃土高原宜居。
所以我的分析是前期仰韶文化佔據主流,但發展水平不高。而龍山文化代表的東夷在華北平原露出地面之後迅速控制了華北平原,並且一度發展到陝西,仰韶文化區被壓迫到了陝甘地區。而東夷的發展水平比仰韶文化更高,成為了主流文明。
由於氣候的進一步惡化,被排擠到西部的仰韶文化區難以生存,以黃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為代表,為求生存大規模向東發展。
在對付炎黃的進攻中,東夷中崛起了蚩尤的九黎族,在河南挫敗了炎帝的進攻,又發展到了河北,成為東夷部落聯盟的主導,但是最終在河北被黃帝擊敗。
黃帝對蚩尤為核心的反對力量進行了打擊,但是對歸附九黎的廣大東夷各部落採取了安撫政策。這也是黎民百姓的由來。
而蚩尤九黎族不願歸附的餘部到了湖北河南交界一帶,成為苗蠻部落聯盟,又重新強大了起來。堯舜禹三代雙方不斷激戰,最終苗蠻部落被擊敗,繼續向西南遷移,並且明顯與古越族有區別。
而在與苗蠻的戰爭中,華夏的祝融部落與苗蠻部落留下的人融合,成為楚人的先祖。
從這個經歷看,我認為蚩尤的九黎族並不是來自山東,很有可能是遼河至湖北一線紅山文化的後裔。如果這個假設成立,那麼遼河流域的紅山人沿河北河南進入湖北河南交界一帶,形成屈家嶺文化。
在龍山文化向仰韶文化發展的同時屈家嶺文化也向河南發展,龍山文化與屈家嶺文化共同形成了東夷部落聯盟,這個聯盟也應該包括從遼河一路南下時留在河北、河南的遼河紅山文化群體。這樣的話就形成了遼河至湖北的東夷紅山派系,山東至陝西的東夷龍山派系。
在仰韶文化的炎黃部落大舉反擊的時候,山東的龍山派系抵抗並不激烈,或者說被炎黃輕鬆擊敗。
而東夷的紅山派系的蚩尤九黎族,南下到湖北之後發現湖北還不如河南河北,所以又掉頭北上,並在河南擊敗炎帝部落,又接著北渡黃河,成為東夷的領導。
而蚩尤在河南能擊敗炎帝,我認為是當年一路南下的紅山派系在河南離湖北很近,雙方關係密切,甚至蚩尤北上本身就有救河南紅山派的原因。在湖北的蚩尤九黎族與河南紅山派的聯合下擊敗了炎帝。
而河北的紅山派由於分離時間太長,很有可能有山東的龍山派已經有相當的融合。所以繼續北上的蚩尤在河北雖然取得了東夷的主導地位,但是遠遠沒有在河南的基礎好,所以在河北打了敗仗。
而東夷的龍山派系以及龍山化的紅山派系與炎黃的關係並沒有太緊張,所以大部分留了下來繼續是東夷,而河南湖北的紅山派系是蚩尤的鐵桿,在進入河北失敗後又接著返回河南湖北交界一帶,形成了苗蠻部落聯盟。
梳理下來是這樣的:
仰韶文化在海平面下降後遭到東夷的進攻,一路被壓迫到陝甘地區。由於這時候西部環境也在惡化,仰韶文化為求生存,孕育出炎黃部落向東進攻,在擊敗蚩尤後獲得主體地位。對龐大東夷勢力進行了分化,持續打擊少數的蚩尤派,爭取多數東夷人和平共處。成為文明的主體,為夏朝的成了作出了準備。
而仰韶文化中沒有隨炎黃東進的部分,形成了古羌人,也是今天羌族和藏族的祖先,所以才有漢藏語系的說法。而古羌人的一支在漢唐時期一路南下到緬甸,成為今天緬族的祖先。
而山東的龍山文化一路向西發展到陝西,一度成為文明的主流,與仰韶文化和留在河北的紅山文化交融也比較多,成為東夷的主體,在黃帝崛起後東夷與華夏關係也是不錯的雙方融合度不斷加深。而商朝應該就是與華夏融合度高的東夷勢力。
河姆渡文化的古越族繼續在東南獨立發展,在春秋末期形成越國向中原發展失敗,最後被楚國吞併,其餘的向南發展成為百越包括越南民族的祖先。
三星堆文化的古蜀國也在四川獨立發展,有可能參加過武王伐紂但主體依然在四川,成為之後的蜀國最後被秦國消滅融入中原。
遼河的紅山文化在遼河至湖北一線的反覆拉鋸中,雖然崛起了蚩尤的九黎族,但是被黃帝打擊,從黃河流域退到長江流域成為苗蠻部落。又被堯舜禹打擊,在古越族和古蜀國的夾縫中只能向更西南的雲貴地區發展,成為今天西南乃至泰國等東南亞眾多民族的先祖。
在堯舜禹時期南下的華夏祝融部落,一方面是與當地留下的苗蠻部落融合,另一方面是商朝建立後雙方關係不好,所以脫離了中原文明,一直到八百年後的楚國又重新北上返回華夏文明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