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個話題源於一次關於中西醫的討論,國內的醫學絕大部分都是西醫,就算是中醫院,大部分採用的西醫的手段和裝置。
從歷史來講,中醫已經在中國實踐了幾千年,而西醫傳入中國不過堪堪兩百年時間,西醫是如何取得今天這麼高的地位的呢?
據報道,西醫最早傳入中國大概在十九世紀初,明末清初的時候,當時新航路開闢,東西方文化和貿易往來開始大量增加。這一時期西方的傳教士懷著把基督的福音傳播到全球的虔誠信念,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傳教。
當時的中國人民無論底層還是高層,都是以天朝上國的姿態俯視這幫洋鬼子,覺得這幫金髮碧眼的赤佬一看就是來忽悠我信耶穌的,鳥都不鳥他們。傳教士們沒轍,後來就想了個辦法,把西方先進的醫學帶進來,免費給普通百姓看病,透過治癒病人的身體,來說服病人透過信教來拯救靈魂,身體都不認同,靈魂怎麼交融。
當時背景是天花在全球蔓延,中國也深受其害,康熙小時候就差點因為天花掛掉。
十九世紀初國外發明瞭牛痘接種法用於預防天花,被證明有效後迅速在全世界範圍內應用,傳教士們瞅準這個機會,透過東印度公司把牛痘術帶到了中國。
當時種了痘的人都免於天花的危害,讓大家看到了西醫的神奇之處,讓中國人建立了對西醫的第一波信任,不過這時候的傳教士還不是正經科班出身的醫生。第一個被正式派到中國的醫學傳教士叫伯駕,是個美國人,他是畢業於耶魯大學醫學院的醫學博士。
伯駕先去新加坡學習了一段時間中文,然後跑到廣州開了個藥房,隨後在藥房的基礎上建了一家醫院,叫博濟醫院,聽名字就像是傳播福音傳播愛的。伯駕調研了一圈,當時國人發病率最高的疾病是眼疾,主要是白內障啥的,於是博濟醫院主要就治療眼疾。
由於伯駕本身醫學技術過硬,把當地很多中醫束手無策的眼疾治好了,最關鍵的是他們的治療是免費的,既不領薪水也不收患者任何費用,很多患者慕名而來,最後變成中國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強的教會醫院,被稱為我國西醫醫院的鼻祖。
傳教士們後來發現光靠派遣醫生已經不夠用了,於是開始在中國辦醫學院。他們就在博濟醫院的基礎上創辦了博濟醫學校。博濟醫院後來發展成為今天的中山大學孫逸仙醫院和中山大學眼科醫院,博濟醫學校則發展為如今的中山大學醫學院。
隨後,影響中國醫學界的協和醫科大學,湘雅醫學院,上海震旦大學醫學院,山東齊魯大學醫學院等,都是傳教士設立的醫學院校。協和醫科大學如今更名叫北京協和醫學院,湘雅醫學院則變為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名字沿用至今。
上海震旦大學醫學院後來發展成二醫,也就是如今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山東齊魯大學醫學院現如今是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院,這些院校都發展為中國頂尖的醫學院,是近代中國醫學發展的頂樑柱。
西南地區的華西醫院也是教會醫院,創建於19世紀,一開始叫仁濟醫院,之後傳教士們在醫院的基礎上建立了華西協合大學並開辦了醫學院,首任院長是一位精通牙科的醫學博士,為後來華西引以為傲的口腔醫學發展奠定了基礎。
1842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中國開放了沿海的廣州、福州、廈門、寧波等港口,越來越多的傳教士開始在沿海建立教會醫院,到了第二次鴉片戰爭,不但沿海的天津、煙臺等港口開放,內陸城市向南京、九江等也向西方開放,教會醫院逐漸向內地縱深拓展。
據統計,截止1920年,全國各地的西醫醫院已經初具規模。
在1920年以前,其實大部分的百姓對於外國人雖然沒有什麼好感,但也並沒有多大的惡感。之前的鴉片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是西方和清廷在幹架,也沒普通百姓啥事,百姓們認為其實他們和清廷沒什麼兩樣,換了誰當皇帝日子都要照樣過。
真正的民族覺醒是在1919年的五四運動之後,矛頭直指封建主義殘餘勢力和帝國主義勢力,教會醫院首當其衝,之後教會醫院的數量逐漸下降。與此同時,中國自辦的各種公立私立醫院相繼出現,和教會醫院形成競爭的局面。
撐起中國醫學教育半邊天的上海醫科大學就是那時候創立的,是中國人創辦的第一所國立大學醫學院,能在一堆教會醫院中殺出重圍,著實牛批。
隨著近代西方自然學科的發展,中國的知識分子開始全面反思既有的中國文化、制度包括醫學,中國人對於西醫的認識從最初的奇技淫巧,到中體西用,再到近乎全面的學習和認可。而中國傳統的文化和知識體系,包括中醫,都被歸為偽科學,帶上了愚昧、落後、迷信的帽子。
文末再說一句,其實所有的醫學都基於哲學發展起來的。西醫也是以古希臘和古羅馬醫學為基礎,一開始也是各種一言難盡,什麼放血療法,敲暈截肢之類,只不過後來隨著西方自然科學的發展,西方從哲學上提倡唯物主義,倡導實驗觀察,西醫吸收了這些不斷更新的科學理論和技術手段,從而產生了質的飛躍,並主導了全球醫學的發展。
中醫作為全球碩果僅存的在西醫的統治下還能煥發生命力的傳統醫學,可以多多借鑑和融合,真實的世界擁抱的是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