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度小度,去北海公園怎麼走?”
“小度小度,大熊貓的英語怎麼說?”
在大街小巷裡,在日常起居中,人們開始越來越多地對著手機和其他智慧硬體“自言自語”。而這些智慧裝置裡,就像住著一個善解人意的朋友一樣,能從龐雜的訊息中精準地知道你想要表達的是什麼意思,並且給予你正確的反饋。
這背後,是自然語言處理(NLP)技術的快速進步。11月3日,在北京舉行的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百度的“知識增強的跨模態語義理解關鍵技術及應用”就獲得了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該技術正是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一項關鍵突破。
從這個複雜的名字上,不難看出,這是一項頗為複雜的技術。不過,對於普通使用者來說,卻能夠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它帶來的影響,那就是讓機器像人一樣理解複雜場景。這樣不僅僅能夠直接服務於每一個使用者,也將給各行各業以及整個社會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
植根於百度對人工智慧技術的積累,突破了跨模態語義理解技術瓶頸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是授予在各個領域實現重大技術突破、做出創造性貢獻的中國公民和組織的獎勵,是我國最高級別的科技獎項。此前獲獎的“載人航天”、“探月工程”、“青藏鐵路”等成果舉世矚目、彪炳史冊。
而本次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知識增強的跨模態語義理解關鍵技術及應用”,可以說是百度人工智慧技術厚積薄發的產物。該技術第一完成人、百度首席技術官王海峰表示,百度技術此次獲獎,得益於百度十餘年在人工智慧技術,尤其在自然語言處理(NLP)領域的深厚積累,以及對技術和產業發展趨勢的深刻理解。
從該技術的相關描述中,我們可以一窺百度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發力方向和成果:“透過構建大規模知識圖譜,關聯跨模態資訊,透過知識增強的自然語言語義表示方法,解決不同模態語義空間的融合表示難題,突破跨模態語義理解瓶頸,從而讓機器能夠像人一樣,透過語言、聽覺、視覺等獲得對真實世界的統一認知,實現對複雜場景的理解。”
簡而言之,就是百度透過這項技術,可以讓服務人們的機器人,擁有更加豐富的知識,擁有對語言、聲音、畫面更加綜合的感受,對周遭的環境和場景的理解,也得以更上一層樓。
而這項技術背後的自主創新價值,也不容小覷。王海峰表示:“我們在人工智慧技術的佈局和發展中,始終把握技術發展趨勢和產業發展趨勢。本技術發明由百度自主研發,突破跨模態語義理解技術瓶頸,對我國加強科技競爭力、加快產業智慧化變革、保障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等具有重大意義。”
技術賦能製造能源等多個行業,加速我國經濟社會智慧化升級
“知識增強的跨模態語義理解技術”的應用範圍,並不像它看起來那樣,似乎只是要理解你的語義、為使用者提供更加貼心精準的服務。事實上,該技術還透過飛槳產業級深度學習開源開放平臺、百度智慧雲等輸出給製造、能源、電力、金融、醫療、媒體等各行各業,服務國家公共信用、應急管理、司法等領域,加速我國經濟社會智慧化升級。
提到百度智慧雲,沒有人能夠忽視百度透過“雲智一體”來推動整個社會各行各業智慧化轉型的野心和實力。以醫療領域為例,百度基於自然語言處理、知識圖譜等人工智慧技術打造的循證AI醫療,能夠覆蓋從患者的疾病篩查、院內診療到院外管理的全服務流程。眼底影像分析在眼底篩查的應用,幫助患者及早發現致盲風險;基層輔助診療系統已經出現在全國1500餘家基層醫療機構,讓優質診療更可及。
事實上,作為一家領先的AI公司,從成立的第一天起,百度搜索引擎就與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技術息息相關。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和產業實踐,百度已形成了從基礎的算力和資料技術、深度學習演算法及框架,到語音、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等感知、認知技術,以及飛槳深度學習開源開放平臺等全面的佈局,具備雲智一體的獨特優勢。
此前,百度“基於大資料的網際網路機器翻譯核心技術及產業化專案”,就曾獲得2015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百度在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方面的技術儲備之深厚,可見一斑。
八項AI技術將會從量變到質變,百度將為社會培養500萬AI人才
百度的每一項AI技術,無不是瞄準更大範圍、更深層次的智慧。王海峰曾指出,百度深耕十餘年的AI技術,基於開源開放的技術和產業生態,積累了行業場景中AI應用的實踐經驗,沉澱為助力產業智慧化升級的平臺、工具及方法論,“是以加速各行各業智慧化升級為己任、最懂場景的AI”。
而AI與智慧的前景,顯然也不僅僅侷限於某幾個行業,而是會匯成鉅變的河流。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在多個場合都曾強調,未來十年人工智慧領域將有八項關鍵技術,會實現從量變到質變,分別是自動駕駛、數字城市運營、機器翻譯、生物計算、深度學習框架、知識管理、AI晶片和個人智慧助手。李彥宏指出:“這八項技術的突破,將會廣泛改變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這是我深信不疑的,而這八項技術也將是百度堅定投入的方向。”
李彥宏還表示,當下的中國有培育領軍人才和戰略科學家最好的土壤。他強調,未來5年,百度將為社會培養500萬AI人才,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建設持續做貢獻。
文/劉暢 編輯 張冰 宋鈺婷 校對 楊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