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開啟世界地圖,面對地球儀時,呈現在你面前的大部分面積是鮮豔的藍色。從太空中看地球,我們居住的地球是一個橢圓形的,極為秀麗的蔚藍色球體。水是地球表面數量最多的天然物質,它覆蓋了地球70%以上的表面。地球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大水球。
也許經常有人會問,水到底是從哪兒來的?
現在學術界分為兩派,一派人認為地球自帶水,也就是自生說。大約在46億年前,原始地球誕生了。當時,在太陽的外圍存在著無數大小不一的小星體,原始地球即是其中之一。
在圍繞太陽執行的過程中,小星體頻繁發生碰撞,地球正是在這一過程中吸收了許多其它的星體物質,逐漸成為太陽系的一顆大行星。碰撞使撞擊的動能轉化為熱能,於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原始地球始終處於熾熱的熔融狀態。高溫作用下,地球內部化合態的水逐漸以水蒸汽的形式逸出地表,它們被地球引力束縛,成為地球原始大氣的一部分。
隨著小星體消失殆盡,撞擊作用逐漸停止,地球溫度開始下降,逐漸形成了固體表面。當大氣溫度降至100℃以下時,水蒸汽凝結後以雨的形式落至地表。雨水進一步降低了地表溫度,從而帶來更多的降水。雨水聚集於地表低窪處,形成原始的海洋、湖泊和河流,它們是地球上最初的液態水。
從最初的原生水到今天的自然水體,在水量和水質方面都經歷了漫長的演變過程。據估計,35億年前地球表層的水量只有目前水量的十分之一。30多億年間,水不斷從地球內部逸出,地表水量逐漸增加。目前每年仍有約660立方千米的水從地幔逸出。
原生水的化學成分與現代水體的化學成分也有很大差異。最初的原生海水因溶入大量的火山氣體而呈強酸性。距今35~26億年間,強酸性水溶液與矽酸鹽岩石作用,使海水的酸性得到一定程度的中和並生成大量的氯化物。距今26~10億年間,生物作用又使水中增添了大量碳酸鹽和硫酸鹽。此後,生物作用不斷加強,海水逐漸呈現鹼性,形成了主要由氯化物和硫酸鹽組成的現代海水。
另一派就說水是從太空來的了,太陽風到達地球大氣圈上層,帶來大量的氫核、碳核、氧核等原子核,這些原子核與大氣圈中的電子結合成氫原子、碳原子、氧原子等。再透過不同的化學反應變成水分子,據估計,在地球大氣的高層,每年幾乎產生1.5 t這種“宇宙水”。然後,這種水以雨、雪的形式落到地球上。
雖說對於水的起源大家一直爭論不休,但水的特性更值得我們研究。以冰和水為例。
水在4℃以上是符合熱脹冷縮的。水在低於4℃時熱縮冷脹,導致密度下降,而大於4℃時,則恢復熱脹冷縮。這是水最重要也是有價值的特性之一。
這是保障生物存在的很重要的一點,當水結冰的時候,冰的密度小,能浮在水面,可以保障水下生物的生存。當天暖的時候,冰在上面,也是最先解凍。但如果冰的密度比水大,冰會不斷沉到水下,天暖的時候也不會解凍,來年上面的水繼續冰凍,直到所有的水都成了冰,那所有的水生生物都不會存在了。
我們都知道,地球經歷了很多次冰河時期,冰河期地球變得很冷,整個地球變得像一個冰球,但為什麼所有動物沒有被凍死,其實是因為一變冷了以後,地球表面的水立即就結成冰了,形成了一個冰殼,而整個冰殼就阻隔了外面的冷空氣和裡面的水,讓裡面的水的溫度不會持續降低,而且陽光又可以透過冰照到水裡面,就能夠保證裡面是暖和的海洋生物河裡的生物就可以繼續活在裡面了,所以才有了我們生命的延續。
還有一點也是很重要,水的化學式是H2O,如果使用特定技術使氫氧鍵斷裂,生成氫氣和氧氣,氫氣氧氣可以被點燃產生能量,氫氣和氧氣燃燒又會產生水,這個水又在使用特定技術又生成氫氣和氧氣,氧氣又被點燃又生成水。這兩個化學過程都放出熱量,就會造成這個迴圈不斷進行下去, 無限的迴圈,直到體積不斷擴大,溫度不斷降低,不足以再讓水生成氫氣和氧氣為止,水就穩定下來了,形成了這樣一個連鎖的反應。
這樣就是說如果我們擁有這個技術的話,我們就不會再有能源問題了,我們現在使用的能源主要是有一些重汙染的,不可再生的能源,比如說石油,煤炭,甚至核能,電能也是需要透過這些能源發出來的,如果水能夠被完全利用了,那就是真正的無限的綠色能源。
番外探討:
地球水資源將來的路怎麼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