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瓷器只是用土捏捏火一燒就完事兒?跟科技掛不上邊?
其實數百年前御窯瓷器問世時,就已經用上超前的科學技術。
說到瓷器,不能不提官窯。官窯從初建就被打上了“皇帝專用”的高貴標籤。景德鎮御窯廠薈萃著陶藝精英和能工巧匠。他們雖然專為皇帝家燒製瓷器,事實上也是為中華民族創造了大量頂級的奇珍異寶。《景德鎮陶錄》記錄說: “陶至今日,器則美備,工則良巧,色則精全,仿古法先,花樣品式,鹹月異歲不同矣。而御窯監造,尤為超越前古。”
御窯遺址位於景德鎮珠山區,面積約54300餘平方米。明清御窯廠始建於明洪武二年(1369年),延燒至清末,集中了最優秀的工匠,壟斷了最好的原料,不惜成本,不斷創新,燒製了無以計數、精美絕倫的瓷器。
“陶瓷是一個綜合體,不僅僅蘊含著化學和物理科技,中國古代高超的科技水平和古人非凡的智慧就體現在陶瓷裡面。” 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名譽所長江建新說道。
“御窯考古發掘的一個重大發現是發掘出明代正德地層中的部分釉上彩顏料,有礬紅,還有出土配製釉上彩的原料——氧化銅,這是以前都沒有見過的。” 江建新說,這些顏料和原料的出土,為考古工作者破譯明代中期釉上彩陶瓷製作工藝的過程提供了實物資料,具有重要的科技意義和科學價值。
這些聽上去有著現代科學範兒的名詞可不止這些,這裡的每片瓷器都有“話”說。
在20世紀90年代考古專家在宣德地層發現了青花的試料盤,上面寫有“樂一號”“樂二號”字樣,這就是用樂平的氧化鈷所寫,這也是陶瓷史上很重大的發現,可以說明在宣德時期我國的制瓷工匠就已經開始使用國產的青花料。
景德鎮的制瓷工匠都知道一句話:入窯一色,出窯萬彩。
“在青花瓷發展的基礎上,明代的彩瓷發展也有一個新的飛躍。”景德鎮御窯博物院考古部負責人徐小嬌說,明代釉上彩常見的顏色有紅、黃、綠、藍、黑、紫等,最具代表性的為成化鬥彩,鬥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結合的一種彩瓷工藝。例如成化鬥彩器的釉上彩,彩色品種多且能據畫面內容需要自如配色,其雞冠的紅色幾乎與真雞冠一致,葡萄紫色則幾乎是紫葡萄的再現。所以,彩瓷器一般都十分精巧名貴,如舉世聞名的成化鬥彩雞缸杯等。
“工藝燒成上也是很有獨特性。”徐小嬌介紹說,以出土的永樂青花海水江崖紋三足爐為例,其器型渾厚墩重,遍體繪以濃重豔麗的青花海水,洶湧澎湃,氣勢磅礴。且在當時燒成上也是一大難關,在三個足的裡心內巧妙的設計了三個排氣小孔,其目的也是避免高溫燒成時出現炸窯。
“還有一個可以體現古代制瓷工匠超前技藝的是永宣兩個時期的八方燭臺。”徐小嬌說,永樂時期的燭臺和宣德時期的燭臺表面上看造型似乎並沒有什麼差別,但在器物內部可大有講究,從工藝角度上來講,對美觀無法起作用,為何要在內部上釉?其目的是為了保持內外胎和釉的收縮係數,避免器物燒成時出現缺陷。雖然兩朝的器物內部均上釉但宣德時期的器物裡心處仔細看會發現正中間位置有一處圓形的露胎部分。其目的是為了防止出現永樂時期因為燭臺上半部分過重導致塌陷,從而用一根圓柱架住託燒,以支撐起上半部分的重量,這也是一種對工藝缺陷上的改良,提高燒成機率。
談到技術難度,景德鎮御窯博物院藏品部負責人肖鵬說,正統時期的龍缸體量之大,體現出當時的燒造水準和匠人的能力,大件器物的燒成極其容易出現變形塌陷,就如同一時期大盤的盤底一樣常常會塌陷。能成功燒成一件,實屬不易。
成化時期的器物以小件器物聞名於世,深受海內外矚目。其胎體輕薄,置於自然光中可以透光,玲瓏透體。“這對於成型技藝這一環節的水準要求十分嚴苛。”肖鵬介紹,就算稍微有一點不注意也會使器物在燒成時出現變數,如變形,出現“衝”等胎體上的缺陷。
成化該朝的釉上奼紫也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其出土的鬥彩葡萄紋靶盞上的紫彩即為奼紫,奼紫的形成是以摻入青花料調配而成,由於永宣兩朝的青花料鐵含量高,錳含量低,所以無法調配出成化時用平等青調配的效果,奼紫就這樣成為成化朝獨有的釉上彩。
來源: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