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沈吟 通訊員 賀芳琪 趙虎
步出北京人民大會堂,捧回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這一重量級獎項,浙江理工大學新昌技術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新昌研究院)院長、黨支部書記胡旭東倍感欣慰。前不久,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評選結果揭曉,由胡旭東領銜完成的“高效能無縫緯編智慧裝備創制及產業化”專案榜上有名。
為了這個專案,他和團隊傾注了多年心血。如今,該專案成果已被新昌紡織龍頭企業推廣應用。資料顯示,無縫緯編裝備及智慧控制系統等產品近3年新增產值19.1億元,利稅1.3億元。
胡旭東教書育人40載,也和紡織機械打了大半輩子交道。20多年前,國內紡織機械還全靠進口,胡旭東立志開發核心技術,培育好人才,用所學知識報效祖國。這10餘年來,他更是創新校地合作模式,每週奔波在杭州與新昌之間,自駕里程超20萬公里。
2005年,胡旭東受浙江日發機械有限公司負責人之邀,第一次來到新昌考察。“當時我們共同承擔一個國家級專案,我偶爾過來對接。”隨著專案的推進,胡旭東對新昌的瞭解逐漸加深。後來,他得知新昌縣委縣政府大力倡導產學研合作,當地企業對科技的需求又非常強烈。助力縣域科技創新,高校大有可為!就這樣,他選擇了在新昌紮根。
從幫助一家企業到惠及更多中小企業,2014年,胡旭東又牽頭成立了新昌研究院,更好發揮團隊優勢、集智攻關。“和老牌名校拼科研,我們可能拼不過。但走產學研結合的道路是我們的強項。”胡旭東帶領團隊從小專案、小創新做起,用堅持、專業、服務贏得信任,逐漸開啟局面。目前,新昌研究院已與當地180餘家紡織機械企業建立合作關係。
值得一提的是,新昌研究院剛成立,就建立了黨支部,注重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
“我是一名有近40年黨齡的老黨員了。作為一名具有專業知識的基層黨員,能把自己的知識和特長奉獻給社會,看到大企業越來越好,小企業越做越強,很有成就感。”他說。
作為支部書記,胡旭東堅持把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全面融入黨建工作,帶領黨支部創新探索“企業出題、高校解題、政府助題”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新昌模式”,在全國推廣。支部黨員和上百位師生紮根新昌,為100餘家企業破解難題,把論文寫在大地上。
支部把研究生培養與黨性教育、社會實踐結合起來,透過一組研究生對接一家企業、一名學生攻堅一項技術,學生與企業員工同吃同住同勞動。在實打實的歷練中,學生們的工程實踐能力顯著提升,家國情懷進一步涵養。如今,新昌研究院已經培養出187名研究生,學生獲發明及實用新型專利156項。
這些年,校企間的合作也愈發緊密。前年年底,浙江天衡資訊科技有限公司在新昌成立,專注於幫助傳統行業,尤其是傳統紡織企業進行智慧化改造。而來自浙理工專業人才隊伍的助力,極大地增加了公司的發展信心。
雖然已到了退休年紀,但胡旭東沒有停下腳步。最近,他還在籌建成立智慧紡機創新聯合體,準備為紡織機械再安上“智慧大腦”。
“只要黨和國家需要,我將繼續踐行新時代黨員的使命與擔當,多做一點是一點,紮根企業解難題,守好根脈育新人!”胡旭東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