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時局的動盪導致政治與宗教的束縛退化,文化思想上儒佛道三教合流之風的盛行,文人畫方面或引禪入畫,或潑墨大寫意,古文方面則出現了晚明小品文的興起,講究性靈或神韻;
文人士大夫整體之生活狀態也有了更多的閒情雅緻,使得他們有可能介入手工藝術品的設計與創作;
明代 天啟青花羅漢圖鍾,高19.6釐米,足徑14.5釐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從嘉靖開始宮廷所需的御器大多就已由民窯的“官古器”戶燒造,即“官搭民燒”,此法當時雖為苛政卻也無形中促進了民窯的生產技術與競爭力。
至萬曆後期,官窯已經衰落。
明末清初政權更迭之際,官窯更是停燒,不排除部分技藝高超的陶工流入民窯,擺脫了官窯制瓷嚴格、呆板、單調的圖案化紋飾窠臼,工匠們得以隨心所欲,縱情發揮,無拘無束地從大自然與日常生活中汲取創作營養,使其各自作品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和鮮活的表現力。
此時,景德鎮的民窯作坊一部分已從家庭小手工業作坊轉變成了僱傭制的工廠手工業作坊,從這些因素上看,民窯瓷器無論質量還是款式都應該得到前所未有地提高,從此開啟著以民窯為代表之時代。
明崇禎 青花人物故事葫蘆瓶,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藏
明末清初資本商品經濟的發展蔓延至整個文化領域,官、商、文士階層界限逐漸打破,出現了“士商合流”“雅俗共賞”之文化現象,商幫也應運而生。由於地利之便,徽幫商人牢牢掌控著景德鎮瓷器的生產貿易,毋庸其他幫派插手。
與此同時,版畫印刷業在萬曆年間進入黃金時期,徽派版畫更是後來居上,獨領風騷。這一時期又產生了一大批資產雄厚、趣味高雅、社交廣泛的大收藏家。
上等瓷器的消費人群由皇室擴大到更大的社會層面,士大夫官宦、富商巨賈、文人墨客訂燒高質量民窯瓷器之行蔚然成風,勢必影響了瓷器的設計風格取向。這就推動了青花瓷器藝術的長足發展及工藝美術與繪畫、民間藝術與文人藝術的相結合。
明萬曆青花童子拜觀音圖淨水碗
口徑11釐米,高15釐米,足徑8.5釐米
明萬曆青花甪端香薰
高10釐米
明天啟五彩狩獵圖盤
口徑20釐米,高3.5釐米,足徑12.5釐米
明天啟至崇禎青花雪景圖碗
口徑13釐米,高6.9釐米,足徑6.5釐米
明天啟前後青花人物瑞獸圖折沿菱花口碗
口徑20.5釐米,高5.5釐米,足徑11釐米
明天啟至崇禎青花玄武大帝圖筒爐
口徑21釐米,高19釐米,足徑18釐米
明崇禎青花吹簫引鳳圖罐
口徑7.5釐米,高17.5釐米,足徑11釐米
明崇禎青花仕女人物圖束腰筆筒
口徑20釐米,高24釐米,足徑17釐米
明崇禎青花丙吉問牛圖筒瓶
口徑14釐米,高44.5釐米,足徑13.5釐米
明崇禎青花丙吉問牛圖蓮子罐
口徑13釐米,高26釐米,足徑11.5釐米
明崇禎青花納涼圖筆筒
口徑8釐米,高15釐米,足徑7釐米
明崇禎青花人物故事圖筆筒
口徑8.5釐米,高15.5釐米,足徑7.5釐米
明崇禎青花山水詩文大碗
口徑22釐米,高10.5釐米,足徑8釐米
明崇禎青花花鳥紋石榴硯滴
高10.5釐米,足徑6釐米
明崇禎五彩高士人物圖菊瓣盤
口徑15釐米,高2.5釐米,足徑8.5釐米
17世紀的中國經歷了明清政權的更迭,走過了一條由亂而治的軌跡,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方方面面都發生了複雜深刻的變化。而工藝美術和陶瓷裝飾風格也隨之烙上了時代印記。
清順治五彩冠上加冠圖筒瓶
口徑7釐米,高28.5釐米,足徑7釐米
清順治青花山水圖筆筒
口徑12.5釐米,高19釐米,足徑12釐米
清康熙青花加官進爵圖筆海
口徑17釐米,高16.5釐米,足徑16.5釐米
清康熙青花西廂人物圖高足杯
口徑7.5釐米,高9.5釐米,足徑4.5釐米
清康熙青花山水虯松圖罐
口徑8.5釐米,高21釐米,足徑12釐米
清康熙青花庭院故事圖
口徑15.5釐米,高4釐米,足徑7釐米
清康熙青花嬰戲牡丹紋盤
口徑15.5釐米,高4釐米,足徑7釐米
清康熙漿胎青花瑞松麒麟紋印盒
口徑6釐米,高2釐米,足徑2.5釐米
康熙三十二年青花後赤壁賦筆海
口徑18釐米,高14.5釐米,足徑18釐米
清康熙五彩仙人乘槎圖盤
口徑21釐米,高3.5釐米,足徑12釐米
清康熙五彩哪吒鬧海圖蘿蔔瓶
口徑6釐米,高22.5釐米,足徑5.5釐米
清康熙釉下三彩山水圖棒槌瓶
口徑6釐米,高25.5釐米,足徑7.5釐米
清康熙五十三年青花龍紋大香爐
口徑34.5釐米,高21.5釐米,足徑20.5釐米
明末清初是瓷器生產的過度時期,在製作工藝和藝術審美上都不可小瞧,逐漸受到更多人的關注和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