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車最近這兩年帶來的驚喜想必大家都有目共睹,特別是CMA架構下孕育出的產品。而今天的主角星越L可以說是更有來頭,13.72-18.52萬元的售價區間、全系搭載沃爾沃Drive-E系列發動機,在大家都主打小排量發動機的時候,星越L可謂是同級的一股清流,光是價格和動力系統就足以讓人產生好感了,那麼這臺車的實際表現還能否帶來其它驚喜呢?扉旅汽車小編帶大家好好品一品。
#嗯,是精準定位也是錯位打擊
小編記得在星越L最初公佈預售價格的時候,17-22萬元的價格讓外界議論紛紛,畢竟這個價格區間段有點和合資競品打架的意思了。而當星越L正式上市後,這樣的價格讓所有人都很意外。透過配置不難看出星越L主攻的仍然是15萬級別這個大市場,走量的中配車型恰好在15萬上下。而上到高功率的高配車型,不到19萬元的價格又能精準打擊合資競品的中低配車型,可謂是一舉兩得,所以星越L也讓我十分期待,畢竟兩個價位的產品我接觸的都比較多,這次我也會在體驗過程中去分別對比一下。
#開著怎麼樣?
這次小編試駕的頂配車型來自動力方面的資訊很搶眼,Drive-E 2.0T的T5高功率發動機最大功率238馬力,峰值扭矩350牛·米。與發動機相匹配的是8AT變速箱,這套動力總成我算的上非常熟悉了,整體素質很高。
綿密的動力輸出在各個速域內都顯得非常平順,這也是這套動力系統帶來的最直觀感受,初段的扭矩釋放很給力,動力響應很靈敏,起步階段只需要一個很低的轉速就能獲得一個不錯的提速感受,這感覺和領克以及沃爾沃都很像,這樣的設定會給日常代步帶來不小的輕鬆感。
7秒多的百公里加速成績也意味著星越L的絕對動力不弱,官方給它設定了5種駕駛模式,經濟與舒適模式間的差異化並不大,至少變速箱沒有讓小編感覺到換擋邏輯方面的區別。
切換到運動模式下,變速箱升擋時機有意被延後,儘可能讓低擋位來滿足動力釋放,相比前兩個駕駛模式區別不小。深踩一腳油門後,加速感還是挺強的,這樣的動力表現足夠應付這臺車能去的所有的路況了。
8AT變速箱給整個駕駛環節加了不少分,換擋的動作幾乎很難被察覺到,城市裡走走停停也毫無違和感。不過相比於急加速的降擋過程,升擋顯得更為積極,車速行駛至80+km/h已經切換到了最高擋位,這樣的設定也很有利於燃油經濟性,只是降擋反應還是稍顯猶豫,即便是在運動模式下,急加速下的降擋速度還是有些保守,能夠感受到星越L這樣的調校還是偏向於家用,雖然有一定的加速功底,但還是更適用於日常駕駛。
說到底盤調校這環節,我覺得星越L整體的設定還是挺有意思的。在偏向舒適性的主線上,星越L的減振器初段硬、後段軟,行駛在鋪裝路面傳達到身體上的路感還是挺明顯的,不過這裡說的路感明顯和顛是兩碼事,小編指的是相比起同級這些主打家用的車型,星越L減振器並不是一味的去向舒適妥協,這其實不是壞事。另外,減振器的後段並不像初段阻尼那麼強,車輪壓過比較大的坑窪,懸架的回彈動作表現的很乾淨利落,整臺車不會出現多餘的振動。這樣的調校和不少德系SUV比較像,整個底盤的厚重感做得也不錯,結合上售價,星越L在行駛環節上的表現也展示出了競爭力。
官方針對轉向力度的命名挺有意思,分別是淑女標準和型男,當我分別體驗後,我認為即便是型男模式,轉向力度依舊偏輕。偏向輕柔的轉向力度配合上偏向舒適的底盤設定,星越L整體屬性依然是主打家用,市區代步不累、高速超車比較從容,當然你也很難在這臺車上找到駕駛的激情,彎道中將車速刻意提高一些,此時側傾幅度還是比較明顯的。
高功率版本採用了博格華納第六代適時四驅系統,可將50%的動力傳輸到後橋,對於脫困來說幫助自然是很大。至於有沒有必要去選擇四驅版本,這要考慮到日後用車是否有時常自駕遊的需求,雖然離地間隙不足以滿足行駛稍複雜一些的爛路,但至少四驅系統的加持在極端天氣下能夠給予更強的自信。
#“這車看著可不便宜”
近兩年國內各大自主品牌在設計方面紛紛找到了屬於自己的風格,而它們之間共同的一個特點就是越來越向精緻化靠攏。當小編第一眼見到星越L的實車,就覺得非常大氣和精緻,而在拍攝的時候,旁邊路過了兩位年齡在50歲往上的大叔,他們的原話是“這車看著可不便宜,我當年有一輛吉利金剛,當時就覺得不錯了,你看現在進步可太大了”。
星越L和產品線上的其它車型差異化還是比較明顯的,有人說越來越有沃爾沃的影子了,也有人說是更靠攏領克,不管怎麼說,大部分人還是非常認可它的外觀設計的。重點來了,2845mm的軸距,這確實在同級競品中具備超大優勢。瑞虎8 PLUS和長安CS75 PLUS都是2710mm,本田CR-V是2661mm,定位更高的途觀L則是2791mm。
這臺頂配車型的20英寸輪圈是標配,剛開始我還有點詫異怎麼選裝了個這麼大的輪圈,後來一查發現是標配。不得不說輪圈的樣式很上檔次,但由此一來也會犧牲一些舒適性,畢竟輪胎的扁平比在那擺著。
現如今,貫穿式尾燈幾乎被各個品牌青睞,所以大家也都見怪不怪了。除此之外,星越L的尾部設計還是挺規矩的,沒有一些花裡胡哨的東西,挺耐看、挺大氣。
#車內的一些看點:
星越L的其它賣點來自於車內,不過相信大家都比較熟悉了,所以下面我就帶大家看一些細節以及幾個比較有意思的地方。
映入眼簾的三塊大屏確實很能吸睛,以至於試駕過程中大家都搶著坐副駕駛。除了三塊大屏,車內的做工用料絕對對得起它的旗艦定位,尤其是中控臺上大面積的軟皮材質,無論是看著還是摸著你都很難想象這是一臺十幾萬的車。這點,我覺得值得所有合資品牌學習一下,尤其是那三個日系品牌。
小編接著想給好評的是星越L這套全新的車機系統,操作邏輯與其它車型有變化,整體減少了上手難度,常用到的功能都非常好實現,相比起小編前段時間體驗的坦克300那套車機系統,要做的出色多了。
副駕駛前的大屏在尊貴型版本上是標配,其它車型可以透過選裝獲得。實際體驗下來,三塊大屏的UI設計以及顯示效果都沒啥可挑剔的,只是副駕駛前方這塊大屏目前能用到的功能不算多,後期會逐步變多。另外,車機系統的反應速度沒有顯示效果那麼出彩,頻繁滑動仍有一些不暢。
星越L在配置方面自然不必多說,你能想到的比如加熱/通風啥的它都有,而我沒想到它的HUD抬頭顯示功能還有AR導航模式,而且實際效果還不錯。重點是投射距離給力,看著挺舒服。
星越L大5座的設計讓後排體驗感更好,雖然空間沒有冠道那麼的“過分”,不過這畢竟是級別差著事兒呢。座椅倒是很舒服,質地相對偏軟,小編身高178cm,坐在星越L的後排上能夠很輕鬆的找到一個舒服的坐姿。還是那句話,如果你沒有或是極少有坐7個人的需求,那麼一臺大5座的車型絕對會在乘坐舒適性這一環節上給到你更好的體驗。
#寫在最後:
綜合體驗之後,小編內心更加確定星越L成為爆款並不是難事兒這一點,就像開頭聊得一樣,一個有意思的定價加上一個犀利的定位,然後再結合上上面這些豐富的體驗感,星越L想要攪局的氣勢就顯得很強了。
有朋友或許會說星越L的主要對手還是那幾個自主產品,對合資競品還是構不成威脅。是這樣,如果你的預算至多是20萬,那麼就要面臨合資車型低配版本寒酸的配置了,而這時如果你去體驗下星越L,在兩車之間做個對比,相信這一定會對你的選擇產生影響,而官方想要的效果也正是如此,事實證明星越L也具備這個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