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薛麗娟 文圖
說到臨猗縣,眾所周知它是由原來的臨晉縣和猗氏縣合併而來,而猗氏與猗頓有關,也毫無疑問。這其中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故事,何以由一人為縣名,想必清楚來龍去脈之人並不多。
10月28日,記者帶著疑問和好奇驅車前往臨猗縣,尋訪這座千年古城——猗氏故城,探秘一代大商猗頓創業致富的故事。
尋訪故城所在
猗氏故城又名猗頓城,找到該遺址,可以說相當不容易。
記者一路導航到了猗氏鎮,可是連問了幾人,竟都不知猗氏故城在哪裡。隨後,記者聯絡到牛杜鎮王寮村一位多年研究猗頓文化的老師趙興中,他帶著記者找到了當年的故城所在。
站在遺址現場,只見一條公路橫穿城池而過,高大的城牆經千年風雨剝蝕,如今只剩層層夯土,上面長滿了酸棗樹,隱沒在田。不知每天開車途經此地的人,可曾注意到公路旁那一片高高的黃土堆,可曾知道這裡一千年前是一座美麗而繁華的商城。
據趙興中老師介紹,現存城牆周長5公里,由此可見當年猗頓城的規模宏大。
這裡曾經有多輝煌呢?據說猗頓富可敵國,他畜五牸、興三園、販鹽鑑寶,方圓百里,皆屬其有。而由他的畜牧業、林業、鹽業等產業帶動的住宿業、餐飲業也十分興旺。因經營範圍廣,其需要用人也多,那時勞務市場的主力軍多是奴隸和戰俘,而猗頓一介布衣,根本沒有資格使用奴隸。但他有一顆仁愛之心,招工、僱工多是窮苦百姓、逃亡的奴隸、獲罪的官員。不僅如此,他還廣設門店,搭棚舍飯,讓流離失所的人安家落戶。慢慢地,越來越多的人聚集而來,形成一個居民區(今王寮村不遠的鐵匠營村東)。因這裡住的多是猗頓安置的離鄉背井的貧民,所以人稱猗頓城。
後來,此城西漢高祖二年置縣,名為猗氏縣,經兩漢、三國、兩晉、南北朝,到北周成武王元年猗氏縣北移後,該城依舊繁榮,老百姓仍安居樂業。
唐朝時,河東節度使馬燧平李懷光叛亂於猗氏,千年古城毀於一旦。改朝換代,歲月變遷,猗頓城這個名字淡出歷史,慢慢演化成猗氏故城。
當年城裡的街道、店鋪、作坊也早已變成了農田,被人們種上了果樹、玉米等,繼續帶給人們生活富裕和安康。
解讀猗頓致富
看著眼前的這座故城,讓人不禁想了解猗頓這位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據當地人說,猗頓本姓王,只是因其名號太大,本名被忽略了。
“猗頓是魯國寒士,生活窘迫,拜見當時的智者陶朱公(范蠡),請教如何致富。陶朱公對他說:‘子欲速富,當畜五牸(牛、馬、豬、羊、驢)’。”趙老師說,要畜牧,肯定要到以當時放牧為生的晉國請教。於是,猗頓便一路尋找,最後在今天的臨猗縣一帶落了戶。
猗頓最先從養雞、放羊開始,慢慢積累經驗。他認真觀察馬、牛、羊、豬、雞的生活習性,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總結經驗,找出規律。他把草與米攪拌、密封、發酵,用鬥米養千雞,解決了雞飼料不夠的問題。他想方設法在牲畜發情期增加營養,提高它們的孕育率。為解決牲畜瘦弱的現象,他發明了去劣存優的品種改良法。
“猗頓的許多想法與現代商人的經商理念十分相似,如品牌意識、創新意識等。”趙興中介紹。經他培育改良的耕牛溫順、個頭大、有勁頭、有耐力,這也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晉南大黃牛。為解決牲畜亂繁殖的難題,他對不宜作種的牛、馬、驢進行閹割,而這些牛、馬、驢深受市場歡迎,成了農田耕種、商道運輸、戰爭坐騎的主力。而閹割後的肉豬、羊,口感鮮嫩,此法一直沿用至今。
為讓養殖產生的大量糞便不被浪費,猗頓充分利用附近閒置的溝坡、坑窪荒地興三園,栽桃、種杏、植桑。他的桃樹品種是天下最好的魯國肥桃,杏是從西域移植過來的,桑是捨近求遠(河東是嫘祖故地,本就有很多桑樹),從別國不遠萬里移植的質量好的桑苗。
隨著資本的積累,猗頓又涉足鹽業。他改革了傳統的曬鹽方式,提高了產量。而產、銷在他這裡也被完美地銜接,他用自己的騾馬組建運輸隊,向外運送食鹽,同時宣傳所經營的畜牧、林果等產業。為方便運鹽,他除修建鹽坂道、鹽車路外,還修了一條鹽運河。這可以說是山西地區第一條人工運河,河道從河東鹽池起,經伍姓湖、蒲坂、孟明橋入黃河。
可以說河東的池鹽文化,繞不開“猗氏之鹽”。“猗氏之鹽”應該是河東最早的盬鹽。至唐時,人們仍稱河東鹽池為“猗氏之鹽”。
不僅如此,猗頓還把鹽生意做到了西域,把西域的珠玉、寶馬等稀罕物運了回來。由此可見,當年猗氏故城這一帶不但是農民、牧民、鹽工和手工業者的聚居地,而且還是農業、畜牧業、鹽業、珠寶業的集貿交易市場。
產業越來越大,猗頓一人管不過來,便交由三個兒子王寮、王景、王鑑管理,後來逐漸形成三座村莊,就是現在的王寮村、王景村、王鑑村。附近的羊道溝、雞舍溝、飯家巷、桃園地、桑園地、杏園地等稱呼,村民如今還在用。
傳承商賈文化
離猗氏故城不遠的王寮村,據說猗頓當年在此安家落戶,一直到老。猗頓陵園就在村西,園中的猗頓祠前有一通石碑記載,猗頓“西抵桑泉,東跨鹽池,南條北嵋,皆其所有”“其富甲天下”,可見猗頓產業活動的範圍是很大的。
陵園坐北朝南,大門是三間古典建築,古樸莊嚴,門楹上書“猗頓陵”。走進陵園,只見一條青磚通道正中,豎有一尊高高的猗頓石雕像,面容慈祥,神采奕奕。雕像兩側石欄上牛、馬、豬、羊、雞,依次陳列。雕像後便是猗頓墓,墓碑上刻有“古猗頓氏冢”,古墓高大,青磚砌成,四周松柏成行。
陵園的西面有後人建的一排長廊,牆上繪有猗頓問富陶公、飼養五牸、興辦三園、經營珠寶、濟貧扶困等壁畫。
東面有一座猗頓祠,祠內塑有猗頓坐像,祠外左右分別豎有清道光十七年《重修周逸民猗頓氏墓記》和1996年《猗頓陵興修記》碑。據傳,曾經的祠額“猗頓祠”三字系明代崇禎皇帝御筆,現在人們換了一塊新牌匾,寫著“弘揚猗頓精神,振興現代農業”。
“古往今來,來此祭祀的商賈名流不計其數。”趙老師說。相傳,以前安邑有位青年準備去外地經商,便到王寮村祭拜猗頓,在此居住了幾天。一天,他靠著墓旁的石碑睡著了。睡夢中,見一白鬚老人,為他指點經商之道。夢醒後,他認為是猗頓顯靈。後來,他去經商,果然生意興隆。三年後,他返回王寮村,修廟掃墓,塑了一座猗頓像。所以,園中那塊石碑,人們也叫“憶夢碑”。
其實想想,哪有那麼神奇,只是猗頓身上艱苦奮鬥、改革創新的精神和誠信經商、樂於奉獻的品德,已滲入一代代中國商人的血液中。人們所見,更多的是一種文化傳承。
猶記碑文上有一行字,“其名不過一時,而何由像則祀之,墓則表之,縣且名之”,想之便不言而喻了。
敢於想常人不敢想之事,又誠信、熱心,難怪猗頓可以發家致富、富甲一方,建成一座繁華商城。
如今,猗氏故城經歷千年風雨滄桑,已不再完整,僅剩殘垣,但它留下的文化記憶,卻是永恆的!
【來源:運城晚報】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