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看行歷史
1949年9月18日綏遠起義前夕,以董其武將軍為首的綏遠代表39人中,有一個舉足輕重的兵團司令官,始終不肯在起義通電簽上自己的名字。這下子,專門前往綏遠力促起義的傅作義將軍,都有些著急了。
這個司令官是何許人?他叫孫蘭峰,是傅將軍早在北伐戰爭時期就一直跟隨身邊的營長。與董其武一起作為傅將軍的左右手,一直幹到軍長、第11兵團司令官等職,可以說是一個唯傅將軍馬首是瞻的軍人。
按理說,這樣一位忠心耿耿的老部下,應該對綏遠起義舉雙手贊成才對,問題出在哪裡呢?
兩個急需解決的問題顯露了出來。
問題1:不明就裡
由於事先沒有得到任何訊息,孫蘭峰是從廣播當中才得知北平和平解放的訊息。
這讓孫蘭峰疑竇叢生:北平和平解放,從頭到尾是怎麼回事呢?
資料記載,早在平津戰役期間,統轄第4、第9、第11等兵團50萬大軍的傅作義,就已經考慮過起義的事;可是,除了自己的嫡系第35軍軍長朱大純、第101軍長李士林、第104軍軍長安春山,加上第92軍軍長黃翔以及第17兵團司令侯鏡如,對起義表示支援外,其他蔣軍嫡系李文第4兵團,石覺第9兵團都不支援起義。
即便是傅將軍手下幾個軍長支援起義,但是他們部隊內部,也未能形成統一意見,所以北平和平解放後,傅作義將軍所部25萬守軍按協議陸續撤出市區,接受我軍的和平改編。
問題2:心有顧慮
其實,我軍改編蔣軍部隊從來都不是一件輕鬆的事。以長春起義的第60軍為例,全軍在正式整訓前就精簡和清退了相當一部分人。傅作義將軍接受改編的25萬部隊,被精簡和清退的人數,顯然要遠遠超過60軍。
北平和平解放後,養尊處優的傅將軍部下,哪能接受這樣突如其來的變故、把自己的部隊交出去呢?他們回到綏遠後,牢騷滿腹說怪話,對並不樂觀,等等。對於綏遠和平起義一事,第11兵團司令官孫蘭峰擺出一副置之不理的態度,就不奇怪了。以至於當時綏遠流傳一種說法,綏遠的官員分了兩派,一派是不願起義的主戰派,為首的是孫蘭峰;一派是願意起義的主和派,為首的是董其武。
傅作義將軍帶了專門犒賞部隊的20萬元現大洋,親自前往綏遠,在風景秀麗、原明朝末年土默特旗順義王的王府所在地——美岱村住下,召集歸綏和包頭的將領,商談部隊起義事宜。
傅將軍此行的重點工作物件之一,就是孫蘭峰。他最少三次與孫蘭峰商談部隊起義的事情,
他們之間的談話,非常有意思。
第一次談話,怎樣看待北平和平解放?
關於北平和平解放後自己被軟禁的說法,傅將軍說得很乾脆,指出這完全是謠言,並勸告孫蘭峰不用過分擔憂,對解放軍的政策更不用懷疑。
北平和平解放後,遭受沉重打擊的蔣氏造謠惑眾,說傅作義是“受壞人矇蔽,上當受騙,已經失去自由,成為無家可歸的階下囚”。
讓蔣氏沒想到的是,這一套編造出的謠言很快就被澄清,傅將軍公開現身綏遠勸慰孫蘭峰,而且還傳達瞭解放軍糾正有些部隊執行俘虜政策不好的問題,明確在張家口、新保安、懷來地區的被俘人員很快就會釋放。
影視劇中,蔣軍將領率部起義,似乎只打電話或者通電全國,起義就成功了,實際上起義並不是看上去那麼容易。
第二次談話,綏遠部隊何去何從?
對孫蘭峰來說,最關鍵的還是綏遠部隊怎麼辦?第一次談話後,孫蘭峰是對我軍的政策仍然疑心很重,擔心自己的部隊被解散,個人的生命和財產得不到保證。傅將軍再次向他傳達了我方關於“綏遠方式”指示精神。
“關於綏遠的起義人員,一律既往不咎,不改編、不遣散,起義之前什麼級別,起義之後仍按什麼級別待遇,只要求地方要解放區劃,軍隊要解放軍化。”
換句話說,“綏遠方式”與北平和平解放是有不同的地方,綏遠起義人員各方面的待遇更有保障。傅將軍幾乎好話說盡,孫蘭峰也沒提什麼意見,可就是固執地不簽字。這是什麼意思呢?
原來,蔣氏在造謠生事的同時,暗中命令特務頭目張慶恩、史泓前往綏遠,暗中監視傅孫二人的言行,一旦發現孫蘭峰有意起義,便立下毒手。
說起蔣氏特務組織的這類暗算行動,還是很具威懾的。例如1948年4月,桂系軍隊首腦李宗仁不顧蔣氏反對,成功當選副總統後,蔣氏親自命令毛人鳳制定了針對李宗仁、白崇禧等桂系將領的暗算計劃。
暗算李白兩人的行動計劃細緻周到,只要在特別行動小組的視線內,李白兩人無論是足不出戶,還是突然出門去機場、或者乘車坐船偷偷摸摸離開南京,只要蔣氏一聲令下,就會在半路上被幹掉,不會留下任何把柄。然而,由於淮海戰役兵敗如山倒,已經引起美國方面的不滿,蔣氏害怕除掉桂系軍隊主要負責人,將事態進一步惡化,才不得不中止了計劃。
孫蘭峰對這些很清楚,為以防萬一,他暗中加強守備,保護傅將軍的安全,自己躲在醫院閉門謝客。雖然安全方面做到了萬無一失,但也遲遲不在起義通電上簽名。
第三次談話,隨你的便吧
1949年9月18日深夜,除了孫蘭峰之外,其他人都已經在綏遠起義通電上簽字。傅作義與孫蘭峰進行了第三次談話。不過,這回傅將軍沒有之前的客套,而是板起臉來問:“大家都簽字了,你為什麼還不簽字?你還有什麼顧慮嗎?”
“如果不信我說的話,不想跟大家一道起義,要離開大家,斷絕我們幾十年的交情,那就隨你的便吧……但是我要告訴你,仗是不能再打下去了。”
傅作義把話說到了這個程度,孫蘭峰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於1949年9月19日凌晨在通電上籤上了自己的名字。
新中國成立後,孫蘭峰擔任多個要職,1987年在呼和浩特病逝,享年91歲。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歡迎投稿,私信必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