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期間,德國“狼群”無疑是盟軍艦船最恐怖的噩夢。它們在大西洋上神出鬼沒,成群結隊地趁夜間闖入商船隊,用一枚枚魚雷擊沉了2800多艘共計1400多萬噸艦船,吞噬了數萬條人命。
然而強悍的U艇也是脆弱的,失去了大海的掩護,回到港口停泊的它們就像花瓶一樣易碎,任何攻擊都足以讓它們遭受重創。因此保護它們免受襲擊的潛艇洞庫就成了二戰中最大的混凝土建築之一,也是整個歐洲最難摧毀的目標之一。
這些保護嚴密的巨型堡壘是U艇官兵舒適的家,每當巡邏返回時都會受到英雄般的禮遇,就像《從海底出擊》中展示的那樣——將軍站在碼頭上親自迎接,樂隊奏起凱歌,家人和婦女們用鮮花歡迎他們。他們在這裡休整喘息,維修潛艇、補給裝彈,然後開始下一輪戰鬥。
一戰時敵軍就從空中扔小炸彈襲擊潛艇,於是人們最早修建了木質掩體保護它們。到二戰時重型轟炸機可以攜帶數噸重的巨型炸彈,因此潛艇的保護水平也必須大幅提高。
可二戰剛開始時德軍沒有顧得上修建洞庫,潛艇就直接停泊在碼頭上,很容易被敵軍空中力量打擊。
1940年佔領挪威和法國後,德國在北海和大西洋方向一下子獲得了大量優良港口。U型潛艇再也不用從北海那個狹窄的出口繞道,可以直接從法國比斯開灣沿岸進出大西洋,效率大大提高,連鄧尼茨也將潛艇指揮部遷到了巴黎。
整個西歐只剩下英國這頭犟牛還在抵抗,雙方在不列顛上空展開了激烈空戰。希特勒沒撈到啥便宜,柏林還被英軍首次空襲,讓德國人在震驚之餘意識到要保護自己的潛艇。
1940年起德軍開始在漢堡、黑爾戈蘭島等地建造潛艇洞庫,隨後又在法國、挪威等地建造了更多,到戰爭結束時共建造了大大小小十幾個洞庫群,包括:
德國:漢堡(艾爾伯II、芬克II),黑爾戈蘭島(諾德希III),不來梅(瓦倫丁、豪聶斯),基爾(基連、科蘭德)等。
法國:波爾多、佈雷斯特、拉帕里斯、聖納澤爾,以及洛里昂(克諾曼I/II/III、斯考夫、大教堂*2)等。
挪威:卑爾根(布魯諾),特隆赫姆(多拉I)等。
這些巨型洞庫群長100-400多米,寬20-100多米,高十幾米,全部用厚厚的混凝土牆和頂蓋包裹起來。牆體平均厚度2-4米,頂蓋厚3-5米,有些頂蓋還有三層結構,中間是引導衝擊波的橫樑,加起來總厚度達到7-8米!就算盟軍當時最強悍的炸彈也毫無辦法。
這些巨型建築僅混凝土就消耗了400多萬立方米,再加上大量鋼筋、沙子和各種材料遠遠超出了海軍的建設能力,因此主要工程都是臭名昭著的“托特組織”完成的。
它是納粹德國專門從事軍事建築工程的半軍事性政府機構,負責人是弗裡茨·托特。它在歐洲修建了許多高速公路、鐵路、大西洋壁壘等具有高度戰略意義的工程,同時以極不人道的方式奴役了上百萬戰俘和勞工,造成大量人員死亡,欠下了累累血債。
洞庫內部設計非常複雜,裡面有完善的船塢、碼頭、維修工廠、配件倉庫、燃料和發電機儲備、辦公、住宿、醫療、培訓和防空系統,外面不遠處還有單獨加強的魚雷倉庫。
船塢有幹、溼兩種,抽水系統可以在3個小時內將水排幹,頂部有重型起重機,整體高度可以將潛望鏡艇吊起來修理。
門口是半米到一米多厚的裝甲鋼門,可以完全封閉洞庫或只留下水下航道。洞庫外面是保護潛艇進出的船閘,再往外是防潛網和障礙物。
幾千人守在這銅牆鐵壁裡高枕無憂,敵人從空中、水面、水下哪個方向也攻不進來。事實上,他們也正是抵抗到最後一刻的人,有些洞庫甚至在德國投降後又掙扎了幾天。
盟軍當然知道這些堡壘得厲害,所以想盡辦法摧毀它。戰略大轟炸期間這些U艇設施成為首要目標之一,但實在太難了。
盟軍經常出動上百架轟炸機來破壞施工,炸燬地面裝置和材料,但洞庫卻受損極小。普通炸彈落在頂蓋上就像撓癢癢,就算能炸燬大壩的 “高腳杯”、“大滿貫”炸彈也只能穿透一層頂蓋,對洞庫內部破壞依然不大。
1941年-1945年間佈雷斯特洞庫遭受了80多次轟炸,光100多架飛機以上的大規模空襲就有11次之多,而洞庫卻沒啥大事。波爾多的洞庫被6噸多的“高腳杯”炸彈直接命中26次,也僅僅對頂蓋造成些損壞。
1943年1-2月,洛里昂港口90%的建築在轟炸中被毀,洞庫也沒什麼損壞。只是苦了施工現場的勞工和周邊的平民們,在鋪天蓋地的轟炸中傷亡慘重。
鄧尼茨後來談到洛里昂和聖納澤爾的徹底毀滅時說:“這些城鎮被炸得什麼都沒有了,連一隻狗都沒有留下——除了U型潛艇洞庫。”
1945年3月盟軍出動近千架次重型轟炸機空襲漢堡,投下3000多噸彈藥幾乎將港口炸平,卻拿漢堡洞庫依然毫無辦法。面對這些無解的傢伙,歐洲盟軍總司令艾森豪威爾最後也只能尋求遏制而不是破壞它們。
不過也不需要和它們死磕了,炸不掉狼穴,就幹掉狼群吧。1943年以後隨著一系列新型聲吶、反潛飛機和驅逐艦大量使用,盟軍在大西洋上編織了一張反潛大網。鄧尼茨的狼群們無處可藏,困擾它們的已經不是如何擊沉商船,而是如何生存的問題了。
陸地上也節節勝利,諾曼底登陸後驚慌的德軍陸續從佔領地撤離。一艘艘潛艇從法國洞庫離開,然而再也沒有回到這裡。殘餘德軍在洛里昂空蕩蕩的洞庫裡一直頑抗到5月10日,也就是德國投降後兩天才向盟軍繳械。和風漫談原創,禁止抄襲。
一切都結束了!
這些吞噬了無數資源和生命的巨型建築已經完成了使命,等待被廢棄和拆解的命運。可惜拆解也不容易,一些洞庫被當作彈藥銷燬場狂轟濫炸,一些被夷為平地,一些洞庫根本拆除不了,只能矗立在那裡一直保留到今天。
瓦倫丁的龐大洞庫群被重新啟用,戰後變成了聯邦德國的彈藥庫。挪威的一些洞庫群也被政府徵用,質量非常好。法國的洞庫群基本完好保留了下來,大部分成為今天的民用設施和旅遊景點。
它們就像歷史長河中的一座警示碑,提醒人們不要忘記那些瘋狂和悲慘的年代,永遠守護和平拒絕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