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和德國究竟因為什麼原因而失敗”,這個問題的答案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利波特,每個人的見解都是不同的,因為這本身就是多重原因產生的結果,下面說一些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首先最重要的原因戰爭性質決定戰爭勝敗,這不是一場各為其主的戰爭,而是世界人民反抗侵略的戰鬥,從這個角度看的話這個問題就不是一個簡單的軍事問題,其他的原因如果深入探討一下最終可能都會落到這個原因之上。
軸心國的軍隊在全世界範圍內侵略就必然遭到被侵略國家和反對戰爭人士的反抗,所有的人民、所有的資源皆會用來打擊侵略者。而德、日等戰爭發動國的人民可能一時會被矇騙和煽動,但隨著戰局的發展,殘酷的戰爭給他們帶來災難時,他們中的相當一部分人就會清醒。在世界人民的巨大力量面前,它們所擁有的那點軍隊永遠贏不了戰爭。
除了戰爭性質以外,戰爭潛力也是軸心國失敗的重要原因,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幾個大國都參與了反法西斯戰爭,國土面積遼闊、資源豐富、人口眾多,這些因素在戰爭爆發時都可以轉化為戰爭能力。相比較起來,德國、義大利、日本及其僕從國的人口和麵積加在一起可能也只能達到一兩個大國的水平。
在歐洲戰場德國主要以閃擊戰這種形式對周邊國家發起入侵,日本則仍然使用慣用的偷襲,從甲午海戰到日俄戰爭、諾門坎戰役、太平洋戰爭等等,日本發動的戰爭無不採用偷襲。兩個國家的思路都是以快速的和突然的攻擊給被攻擊物件帶來巨大的損失,而且在每一場戰爭、戰役開始初期都能佔到一定的便宜。
可是這樣的戰爭思路雖然讓兩個國家佔到一些便宜,可是這也恰恰暴露出它們的缺點,那就是戰爭潛力小,缺乏久持的能力。突然攻擊的方式最適合己方實力與對方實力大致相等,或者己方實力弱於對方時,透過突然襲擊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先發制人打掉對方的優勢或是拉大與對方的差距。
總體比較雙方的實力,反法西斯國家的戰爭潛力明顯要大得多,突然的攻擊讓德日等國佔的便宜不足以讓一個大國乃至所有反法西斯國家傷筋動骨,也不足以使雙方實力對比發生根本性逆轉,一旦世界上這些反法西斯國家進入戰時狀態,人們開始對侵略者展開反擊,那麼德日等國就會陷入漫長的戰爭中。
德國曆史上有個“施裡芬計劃”,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德國總參謀長阿爾弗雷德·馮·施裡芬提出來的,從施裡芬的一些想法就可以再次印證這個觀點。施裡芬判斷俄國由於動員機制落後、交通不夠發達,所以戰爭動員需要六到八週,而這六到八週正是打敗法國解決西線的時間。
雖然俄國從武器裝備到各種機制都很落後,但畢竟俄國是個大國,動員起來也是力量驚人,快速解決西線可以避免同時在東西兩線面對強大對手。從這個想法就能看出,施裡芬也意識到德國的戰爭潛力若想打敗那麼多國家就得把戰爭時間儘量縮短,不能陷入時間長且消耗巨大的兩線作戰。我們看一戰二戰德國都是儘量按照這個思路打的,只不過現實並沒有完全符合施裡芬的設想。
同時施裡芬也是閃擊戰的初步提出者,他認為用炮兵掩護步兵衝鋒可以快速打擊敵人,這就是二戰閃擊戰的雛形。二戰時德國的閃擊戰是在空軍的支援下,地面的裝甲機械化部隊快速推進,二者都是強呼叫當時能用的最強火力打擊敵人,然後快速推進,只不過一戰之前沒有飛機、坦克沒有那麼大規模應用,所以施裡芬提出的是火炮掩護步兵。閃擊戰的核心要素是,速度、奇襲和集中,速度和奇襲就是突然出手速戰速決彌補自己的數量劣勢,集中也是為了在區域性創造優勢再擴大到全域性,還是因為自己的數量劣勢。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和日本兩國軍隊數量和反法西斯國家不能比,它們的優勢單兵作戰能力很強,雖然人們總說“兵不在多”,但不代表多不是優勢。德日兩國的野心太大,打算蛇吞象,日本在亞洲和太平洋地區作戰,德國軍隊分佈於法國到蘇聯,挪威到希臘,在非洲還維持過一支龐大的非洲軍團,這讓它們的劣勢更加明顯。
戰爭初期取得的勝利越多,補給線就會越長,兵力和物資的補充就會越困難。戰爭後期當德國不得不把一些老人和孩子拉上戰場湊數的時候,盟軍和蘇軍的一千幾百萬大軍已經向德國本土推進了,不僅是戰爭資源的多寡,雙方軍隊戰鬥力開始發生逆轉。
德國和日本突襲的方式都沒有在戰爭中一直讓它們佔到便宜,德軍在沒有拿下英國的情況下入侵蘇聯,並且在莫斯科、列寧格勒、斯大林格勒被擋住不能前進。快速推進變成了拼消耗,戰役的時間長、戰爭的時間也長,拼消耗等於打在了德國的要害上。日本由於資源匱乏不斷開闢新戰場,在必然失敗的結果上又加快了失敗的步伐。
所以日本、德國、義大利等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之所以失敗,是敗給了正義的世界人民,敗給了自己瘋狂的野心,敗給了自己作惡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