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鑄開元大鉛錢 上佳品相殊不易
在五代十國時期的公元909年,王審知被封為閩王。其執政期間,境內政治清明,對外建立友好睦鄰關係,與擁有中央政權的唐、梁儘量搞好關係,並和南漢劉和吳越錢昤結成親家,使福建保持相對安定的局面,為維持財政、外貿和軍需,進一步促進商業的發展,龍德二年王審知在鉛產地汀州寧化縣就地取材置辦鉛場,開始鑄造開元通寶鉛質錢。
在以鉛錢作為流用錢之時,同時也鑄鐵錢和銅錢,其錢個兒大體厚,錢文大字,古樸拙率,背鑄星月紋或閩字月紋等,自成一體,頗具時代風貌特色。而其開元通寶錢,譜載銅、鐵、鉛三材皆有。期間,鉛錢鑄量較大,體型厚大,後世有遺存,然因鉛錢材質軟而易於損毀,儲存不易,故遺存仍然不多,尤其是品相好的,至今仍十分稀見難得,是具有一定收藏價值的泉品。
藉此,檢點愚帳中所藏,早年曾經有幸獵獲到一品開元通寶背閩月大鉛錢,相對品相頗佳,極其難得。時至今日,特將其帳中擇出,拍照亮相,遣之於此公展鑑賞一番,以饗泉好。
首識書相。清晰可識,本品面文“開元通寶”四字,背穿上“閩”字,穿下仰月紋,隸書書體。可見其字書寫中規中矩,筆劃清晰,間隔有距,橫直豎立,大字形鋪滿接廓,幾分拙率而又莽壯的書意,彰顯自然和時代風格。毫無疑問,品文識書,本品書相凸顯其時官爐出品之貌相,其門得開。
次觀鑄相。 輾轉本品,可見其鑄制規整,直徑約為40.5毫米,重約59.43克,鑄體厚重莽壯,形制類一般折十大小。其鑄式中寬緣,窄穿廓,鑄體基本方正圓矩,地章平整,穿輪乾淨。續觀其字廓,深竣清晰,輪廓分明,鼓凸自然有度,恰到好處。以鉛質而論其鑄體,雖然較之銅錢略遜,然可見已佳。毫無疑問,觀鑄識體,本品鑄相實乃官爐出品無疑,其門再開。
再察鏽相。一眼可見,本品鑄體呈灰色之貌,質地亦軟,可辨識其正是明確的鉛材質,而非鉛錫合金。其乃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出土,未把玩未披露而善藏。可見其灰色質色老舊感十足,皮殼瘢痂,深淺相間,分佈極為自然,盎然老相彰顯。無需細表,辯鏽識漿,一言以蔽之,本品老鉛質所獨特的質色凸顯耄耋陳舊,昭然一派自然天成之相,新偽概不能得,其門又開,當不在話下矣。
一番鑑賞,無需贅述,此枚“開元通寶背閩月大鉛錢”三相一材,可謂無異無邪,開門見山之品,真實可靠。如前所述,鉛錢儲存不易,千年過去仍有如此上佳品相者更是難得,儘管作為鉛錢收藏價值相對不太高,然,作為一個時代的印記,亦是唯一真正大型行用鉛錢來說,其意義也不簡單,十分值得收藏矣。
原創圖文,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