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世界上發明瓷器最早的國家。瓷器的發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世界物質文明的一項重大貢獻。
原始青瓷出現於約3000年前的商代,歷經西周、春秋、戰國、漢代,它是從陶向瓷過渡時期的產物,系從印紋硬陶發展而來。
1.原始瓷出現的時間
在商代中後期的製陶手工業不斷髮展的基礎上,除繼續燒製一般灰陶器和白陶器,還創制出了我國目前已經發現的時代最早的原始瓷器。原始瓷的最早出現並定論,一說是最早出現於商中期;一說是最早出現於商周之際。而商末期民不聊生,戰亂不止,此時的手工業不大可能出現重大突破。反之,商中期社會相對穩定,手工業比較興盛。因此,筆者認為原始瓷應出現於商中期。
陶瓷史學家根據西晉潘岳(公元247—300年)的《笙賦》中“披黃苞以授甘,傾縹瓷以酌醽”一語,再結合少量出土資料,推定我國真正意義上的瓷器出現於魏晉之際,或為東漢末年。第一件真正的瓷器產生的地方就是大名鼎鼎的越窯,其窯址處於浙江省的上虞地區。
2.形成原始瓷的條件
第一是原料的選擇和加工,主要表現在AI2O3的提高和Fe2O3的降低,使胎質呈白色。簡單來說製作陶器用的是陶土,製作瓷器用的是瓷土(後以高嶺土為代表)。
第二是燒成溫度必須在1200℃以上(陶器通常在1000℃以下,不過唐三彩的燒成溫度在1100℃左右),真正意義上的瓷器大部分在1260℃左右,部分已達到1310℃,使胎質燒結緻密、不吸水分、擊之發出清脆的金石聲,業界稱之為瓷化。
第三是在器表施有高溫下燒成的釉,胎釉結合牢固,厚薄均勻。
三者之中,原料是瓷器形成的最基本的條件,是瓷器形成的內因,燒成溫度和施釉則是屬於瓷器形成的外因,但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條件。因而確定為瓷器必須有以上三個條件。
3.釉的發明
嚴格說來釉的出現不能算是發明,而是一種發現。早期的釉現象是窯中燃料燃燒後的落灰所造成的,而草木灰中主要含有氧化鈣,氧化鈣與陶坯體表層的石英、長石等成分作用,把石英長石溶解熔化形成了神似玻璃狀的物質。其實這就是最早的“釉”。
4.原始瓷的主要器形
與東漢以後成熟的瓷器相比,原始青瓷具有以下特點:燒成溫度比瓷器低,器物造型不甚規整,胎體厚薄不均,器表釉層不均勻,釉層較薄,釉色不穩定。它與陶器雖已有本質的區別,但在燒造工藝上與真正的瓷器相比還具有一定的原始性,故稱“原始青瓷”。
5.原始瓷的主要紋飾
原始瓷的紋飾主要是幾何紋飾,器表釉下拍印的幾何形圖案紋飾有方格紋、鋸齒紋、水波紋、雲雷紋、葉脈紋、S形紋、網紋、翼形紋、圓點紋、劃紋和絃紋、附加堆紋等。
越窯青瓷兔形水盂 西晉
越窯青瓷雙復系缸 五代
原始瓷的出現標誌著我國的陶瓷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其後便一路向前狂奔,那麼它在之後究竟是如何發展的呢,快來下方李國剛高古瓷鑑定教程裡看一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