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已成為目前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疾病,人們往往談癌色變。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釋出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資料顯示,2020年我國惡性腫瘤新發病例457萬例,惡性腫瘤死亡病例約300萬,新發癌症人數居世界首位。
早期篩查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減輕家庭負擔。許多人認為,常規體檢就能起到癌症篩查的作用。其實,大部分癌症需要透過特殊的檢查才能發現。下面介紹發病率及死亡率較高的幾個癌種對應的檢查專案。
肺癌居我國惡性腫瘤死亡率首位。初診時的分期與5年生存率密切相關,但如果能在早期發現並治療,其存活率將大大提高。
如何才能早期發現肺癌?胸部低劑量螺旋CT(LDCT)是目前最有效的早期篩查肺癌的手段!胸部低劑量螺旋CT相對於傳統的胸片或胸透解析度更提高,對於3~4毫米的肺結節都能有效發現。
如果發現小結節,應聽從肺部腫瘤專科醫生的建議,做好隨訪或進一步檢查治療,過度緊張或直接忽視的態度都不可取。不要過分依賴腫瘤標誌物來篩查肺癌,因為一般只有當腫瘤大到一定程度時,血清中的腫瘤標誌物才能被現有手段檢測到。
有肺癌家族史(三代內直系親屬有肺癌病史)、長期吸菸(包括被動吸菸)者、職業暴露(石棉、鈾等)、有肺部慢性病史(如慢阻肺、肺結核)等人群,為肺癌的高危人群,建議從40歲開始,每年進行胸部低劑量螺旋CT檢查。
乳腺癌
乳腺癌居我國女性惡性腫瘤發病率及死亡率之首。建議育齡期女性日常自行檢查乳腺,若發現乳腺結節應及時到醫院檢查。乳腺超聲是敏感且可行性強的篩查手段。這是因為其可以較好地顯示正常乳腺、可疑病變、良性及惡性腫瘤組織,且絕大多數醫院都備有超聲,檢查費用也較低。
乳腺X線、乳腺磁共振是進一步檢查的重要手段。《中國抗癌協會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範》(2015版)建議,機會性篩查一般從40歲開始,高危人群篩查可提前到40歲以前,群體篩查暫無推薦年齡,國際上推薦40~50歲。
高危人群包括有明顯乳腺癌遺傳傾向(三代內直系親屬有乳腺癌、卵巢癌病史的)、既往有乳腺導管或小葉不典型增生或小葉原位癌者、30歲前接受過胸部放療等。
肝癌
乙肝病毒感染為我國肝癌發病的重要因素,因此乙肝的篩查是肝癌早篩的重要環節。親屬中若有乙肝病毒感染者,其直系親屬均應行乙肝“兩對半”篩查。“兩對半”篩查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體(抗-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體(抗-HBe)、乙肝核心抗體(抗-HBc)。乙肝患者至少每年進行一次包括肝功、HBV-DNA定量、甲胎蛋白及肝臟超聲等在內的檢查。
肝臟超聲檢查費用低,醫院普及率高,作為肝癌初篩手段被廣泛使用,但其對於3釐米以下的小肝癌漏診率較高,而腫瘤處於這一尺寸範圍內時是進行根治性治療的重要“時間窗”。肝臟磁共振檢查是最敏感的早篩手段,但價格較高。故需根據自身經濟狀況及就診醫院的方便程度選擇篩查方式。甲胎蛋白、丙肝、丁肝的篩查對肝癌的早篩也具有一定作用。
胃癌
電子胃鏡是胃癌篩查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高危人群或非高危人群出現不明的貧血、腹脹、腹痛等症狀時,應及時行胃鏡檢查。但部分人對胃鏡檢查心理恐懼。磁控膠囊胃鏡(MCE)具有全程無痛苦、便捷的優點,是一種可供選擇的篩查方式。
在胃癌的篩查流程中,幽門螺桿菌(Hp)感染的檢測成為必要的篩查方法之一。血清學檢測Hp抗體、尿素呼氣試驗(UBT)都是臨床常用的篩查方法。血清胃蛋白酶原(PG)檢測、血清胃泌素17(G-17)檢測均為反映胃分泌功能的血清學指標,可與血清學檢測Hp同時進行,醫生根據結果評估胃癌發生風險並制定下一步篩查方案。
胃癌高危人群包括:胃癌高發地區人群、Hp(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既往患有胃部癌前疾病(如慢性萎縮性胃炎、肥厚性胃炎、手術後殘胃)、胃癌患者的直系親屬、存在胃癌其他風險因素(如攝入高鹽、醃製飲食、吸菸、重度飲酒等)。
結直腸癌
結直腸癌的高危人群包括直系親屬具有結直腸癌病史、本人有結直腸癌病史、本人有腸道腺瘤病史、本人患8~10年長期不愈的炎症性腸病、本人糞便潛血試驗陽性等。
結腸鏡是結直腸癌篩查的金標準。內鏡醫師在可視鏡頭下可以完整地檢視整個結直腸的情況,對於發現的可疑病變可以取組織活檢進一步明確病理診斷。但因檢查具有侵入性且需要充分的腸道準備,所以患者結腸鏡的參與率依然不佳。
對於高危人群,應根據不同的危險因素確定篩查的間隔時間,如既往發現低危腺瘤,一般7~10年複查結腸鏡,若為高風險腺瘤,3年內就應複查。無高危因素的人群40歲起可接受結直腸癌風險評估,如評估為中低風險的人群則在50~75歲接受結直腸癌篩查,高風險的人群在40~75歲起接受結直腸癌篩查。大便隱血及血漿CEA水平也可輔助篩查結直腸癌。
食管癌
做胃鏡是食管癌篩查最有效的方式。
食管癌區域性發病的現象比較突出,如果你周圍有較多的食管癌患者,那麼你要警惕自己是否處於食管癌的高發地區。對於來自食管癌高發地區或來自非高危地區但有喜歡熱燙飲食、飲酒、吸菸、進食過快等不良生活習慣的,應從40歲開始至少每5年進行一次胃鏡檢查。如果出現進行性的進食梗阻或原因不明的嘔吐、進行性消瘦等,則應儘快行胃鏡檢查。
宮頸癌
人乳頭瘤病毒(HPV)已被公認是宮頸癌的主要病因。性行為過早及多位性伴侶是HPV感染重要因素,故具有上述生活病史的應儘早常規篩查HPV。
2020年,美國癌症協會(ACS)更新了普通風險人群的子宮頸癌篩查建議:女性應從25歲開始宮頸癌篩查,25~65歲首選每5年進行1次HPV檢測;若不能進行HPV檢測,建議每3年進行1次薄層液基細胞學檢查(TCT),或每5年做1次聯合檢測(結合細胞學檢查和HPV檢測)。若既往宮頸癌篩查結果異常,進一步評估可加用陰道鏡檢查。
卵巢癌
卵巢癌也是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經陰道婦科超聲是目前篩查卵巢癌最經濟、有效的方式,但盆腔增強磁共振或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CT)才是篩查卵巢癌最敏感的檢查。三代內直系親屬患有卵巢癌的人屬於高危人群,應定期做篩查。
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與年齡呈正相關,60歲以上老年人發病率較高。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檢測對其具有極高的敏感度,經直腸前列腺超聲是可行性強、敏感度較高的檢查,經腹部的前列腺超聲對發現前列腺癌的敏感度較差。前列腺增強磁共振檢查是其最敏感的檢查,但價格較高,體檢者應根據自身經濟情況選擇適當的篩查方式。
來源:健康中國微信公眾號
【免責宣告】上游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游新聞-重慶晨報”或“上游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訊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
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