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世宗朱厚熜又稱嘉靖帝,人們對嘉靖這個稱呼可能是更為熟悉。他是明朝在位最長時間的皇帝,一共四十多年;一個人能霸佔皇位這麼久,他本人肯定有很多過人之處。但在這四十多年時間裡他卻足足有一半的時間沒有上朝。
嘉靖帝二十多年不上朝但是這二十多年國家還能正確運轉、不受外敵侵犯;這就讓人匪夷所思想要探究其中奧秘了。其實他不上朝有原因、有前提、有他背後在做的事、也有對應造成的結果。這些所有促成了他人不上朝但朝廷也能運轉。
01、不上朝的前提
嘉靖帝為什麼不上朝,這都是有前提的。他在登基後馬上採取了各項措施:改革自上而下的整套制度,不斷加強中央集權;改革科舉制度,挑選大量人才;攘外安內保證國家安寧等等。
這些措施的實施讓嘉靖初期國家富強、官員清廉、百姓安居樂業、社會安定和諧。在這種種之間就恰恰隱藏了他的高明——將權利始終掌握自己手中。特別是前朝很多宦官亂政的先例讓他十分警惕,他十分在意宦官權力的膨脹。
他不上朝的前提其中還有一個需要注意的是內閣制度的逐漸完善,這使得嘉靖帝可以不用上朝就能處理大小事務。也可以說內閣首輔替他分擔了很多不必操心的事情。既然需要他本人處理的事情沒有那麼多,早朝就能省則省了。
02、不上朝的背後
嘉靖帝雖然二十多年不上朝,但這不代表他不管理國家事務;相反的,他只是換了另外一種方式。
嘉靖帝雖然每天不上朝但他每天都會召集大臣商議要事,而這其中內閣成員居多。雖然大學士有票擬權,但最後決定權還是牢牢把握在嘉靖帝手中;也就是說,他將權力下放給官員,但他也能隨時收回這些權力。
針對內閣制度,嘉靖帝也是有所防範的,也正是因為如此,那些內閣大臣一方面受到嘉靖帝的錄用但也有可能隨時下崗回家;內閣大臣位高權重,上去了肯定不願下來,所以大臣們通常盡心盡責為嘉靖帝排憂解難。這樣一來,既處理了很多雜事,又能保證自己手握大權。
嘉靖帝不上朝還有一個原因在於他信奉道教,在此之前大多君王信奉佛教。嘉靖崇尚道教的長生不老之術,他深深的為其著迷。為此有很多的道士借長生不老藥之名哄騙嘉靖帝,他還辦了很多道教法事以求長生不老,為此造成了很多的鋪張浪費。
雖然沒有了早朝,但是嘉靖帝其實對權力的把控比誰都嚴格,甚至國庫的一分一毫都要求清楚的向他報告。對各地的兵吏、俸祿、財政收支更是嚴加看管。可以說只有他不想管的事,但沒有他不清楚的事。
03、不上朝的結果
朱厚熜二十年沒有上早朝,明朝滅亡了嗎?顯然是沒有的,不僅沒有滅亡,還安穩的發展了二十多年;而且他在位期間,明朝甚至算得上是經濟發展最為迅速的階段。所以從這一層面來看,不上早朝結果不是一定是壞的。
但是,嘉靖長期不上朝,通常以身體不適為由不會見朝臣使得廣大臣子內心有疑,大部分大臣見到嘉靖的日子屈指可數,更有很多官職較低的臣子從未面聖。很多人不由得猜測嘉靖是沉迷美色或者沉迷“煉丹”,君臣之間的隔閡越來越深。
嘉靖不上朝時,朝中大小事務都由當時的內閣首輔嚴嵩打理;一時之間嚴嵩的權力至高無比。他牢牢的把票擬權也攥在自己手中,整個朝廷霎時間都被嚴嵩掌控。自此之後,貪贓枉法、大收賄賂,整個朝廷烏煙瘴氣,吏治腐敗。
另外,嘉靖不上朝的風俗還被他的孫輩萬曆帝效仿去了,他認為嘉靖帝這樣的做法可取,自己能省事也能同時治理好國家;但他彷彿沒有嘉靖帝運籌帷幄把控一切的本事。後人常將這兩人一起比較,但貌似對萬曆的評價會更差一些。
04、不上朝的合理性
明太祖朱元璋不論嚴寒酷暑每日早朝,他就好比當今的“工作狂”,但大部分人不是這樣的。大部分人渴求更多的休息和自由。上早朝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每一天都得如此;不僅皇帝受不了,百官大臣更是受不了。據記載,明知會被罰但依舊有上百大臣缺席早朝。
雖然古代和當今網際網路世界不一樣,不能時刻得知各地的訊息;但也沒有天天早朝的必要。畢竟每天各地發生的事很多都是不需要成百上千的大臣聚在一起商議乃至皇帝親自處理的。每天早朝商議一些無關緊要的事也是勞心費力的做法。
由於明英宗繼位時年紀尚幼無法自主判斷國家大事,所以內閣制度逐漸發展;到了嘉靖這時,內閣制度已經相當完善了。嘉靖可以一直不上朝,他只需要將自己的旨意下達內閣,再由內閣具體實施管理國家事務。內閣制度的完善也使得嘉靖不上朝存在合理性。
嘉靖不上朝還有另一件武器——錦衣衛。看過很多宮鬥劇的人可能知道錦衣衛這個機構就是專門聽從皇帝調遣的特務機構;錦衣衛一方面可以保障嘉靖的安全,另一方面可以傳達給嘉靖帝一切他想要知道的訊息,這也讓他不上朝卻能觀天下事。
05、總結
嘉靖在位四十多年,可以說他是一個極度睿智和聰明的人;古往今來,因為皇位的爭奪下可以有人弒父奪位,兄弟殘殺的也大有人在。但在這種條件下,嘉靖可以在位四十多年直到自己死去;由此可見,他不僅聰明,而且也是適合這個位置的人。
他在位的初期明朝的各方面都呈繁榮趨勢:政治穩定、經濟發達、社會和諧、文化繁榮;但在中後期他愈發的沉迷於“煉丹”、研究長命百歲之道,最後也有人說他是“丹藥”服用過多身體不堪重負才離世。
他在位的後期由於疏於朝政,權力被奸臣濫用;整個國家內憂外患、社會矛盾十分尖銳、很多大臣也不辦實事;明朝的政事逐漸偏離了正確航道,不由自主地往衰敗、昏暗處發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