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長期以來是明朝社會矛盾的焦點,明朝藩王對農民橫徵暴斂,農民生活比其他地區更為困苦,階級矛盾尖銳。因此,陝西地區成為最早醞釀和爆發農民戰爭的地區。
李自成從小就因欠債被迫給姓艾的地主牧羊。後在銀州當一名驛卒。二十一歲那年,他打傷了地主,逃到甘肅甘州投軍。當時,全國到處都有農民起事。
天啟七年(1627)三月,陝西大旱,澄城知縣張鬥耀不顧饑民死活,仍然催逼稅,敲骨吸髓地榨取農民。白水饑民王二聚集了數百個無法活命的農民進行鬥爭,他問大家:“誰敢殺死知縣?”大家異口同聲地說:“我敢殺。”於是王二率饑民衝縣城,殺死張鬥耀,揭開了明末農民戰爭的序幕。
王二首義後各地紛紛響應。天啟八年(1628),陝府谷王嘉胤、漢南王大梁、安塞高迎祥等領導饑民起義,全陝響應。張獻忠也在延安米脂起義,李自成後來投入高迎祥軍中。但是,民軍沒有統一指揮,各自為戰,而成分複雜,缺乏推翻明朝政權的明確目標,就全國範圍來看還處於戰略防禦態勢。
崇禎元年(1628)七月,王嘉胤、楊六、不沾泥等在陝西府谷等地首舉義旗。從崇禎元年至崇禎三年間,高迎祥、張獻忠、李自成等先後起事,陝境共有民軍一百餘部。一千餘名官軍邊兵,因缺餉譁變,也加入民軍,併成為骨幹。此時民軍作戰,自發性、盲目性強。明廷令三邊總督楊鶴採用“剿撫兼施、以撫為主”的戰略。但明廷無力養活大批饑民,已就撫者,紛紛再起。楊鶴為此入獄,洪承疇繼督陝西,改用“以剿堅撫,先剿後撫”方針,集中兵力進攻陝西民軍。
各部民軍先後東進,李自成、張獻忠約在崇禎三年(1630)前後也加入了民軍的隊伍。崇禎三年(1630),張獻忠在陝西米脂十八寨起事,自稱“八大王”。李自成也殺死貪官造了反,在高迎祥領導的民軍中當“闖將”。
▲王嘉胤
崇禎四年(1631)至崇禎六年(163),為避開明軍主力,王嘉胤率軍入晉,起事中心轉移到山西。作戰亦由極度分散各自為戰發展為相對集中、互相呼應。王嘉胤犧牲後,王自用聯合高迎祥、張獻忠、李自成、羅汝才等部二十餘萬人,號稱三十六營,一度破大寧、隰州、澤州、壽陽等城,在山西繼續戰鬥,民軍由分散狀態進入協同作戰階段。
崇禎六年(1633)冬,王自用戰死,民軍在高迎祥領導下與明軍展開了激烈搏鬥,損失較大。高迎祥、張獻忠、羅汝才、李自成等二十四營十萬餘人突破官軍包圍,轉移到明軍力量薄弱的豫西楚北,以鄖陽為中心,分部來往穿插於豫楚川陝之間,利用官軍分兵守境、互不協同的弱點,進行遊擊性質的流動作戰,與明軍周旋。明軍不得不分兵把守要隘,窮於追剿,陷人戰線過長、兵力分散的困境。民軍勢力壯大,宣告了明朝招撫政策破產,明廷為改變“事權不一、相互觀望”之被動局面,改用“集中兵力,全面圍剿”方針。主撫派楊鶴下臺,洪承疇繼任三邊總督,集中力量圍剿民軍崇禎七年(1634),以陳奇瑜為五省總督,統一指揮陝晉豫川及湖廣官軍,由四面分進合擊,企圖一舉盡殲各部民軍。民軍相繼轉進漢中圍剿落空。明思宗撤陳奇瑜,以洪承疇繼任五省總督。當其調動官軍人陝,重新組織圍攻時,除李自成仍堅持流動於陝甘外,其他各部再次轉進河南。洪承疇為改變被動局面,以重兵包圍民軍中心地區,洪承疇率主力出關追擊,實施重點進攻。高迎祥民軍接連敗於確山、朱仙鎮等地,被迫轉入西部山區。
崇禎八年(1635),明朝派洪承疇出陝西,朱大典出山東,兩面夾攻民軍。各路民軍會師於河南滎陽,共十三家,七十二營,在一起共商對敵之策。民軍分三路行進:一部西返陝西,一部北進山西,一部東入鳳陽,焚燬皇陵。
素材來源:《大明史》 作者 :鄭雲鵬
圖片來源:網路
我們尊重原創,保護原創。本平臺部分文章圖片來源或轉載、改編於其它公眾平臺或網際網路平臺。主要目的是交流分享資訊,讓更多遊客獲得景區諮詢。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如果侵犯您的權益或版權,請及時告知我們,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