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小節 早期國家
一、早期國家
(一).夏商周的政權更迭與政治制度
1.夏:BC2070年,禹建立,桀被商湯所滅
(1)遺址:二里頭遺址
(2)政治上1)中央—夏王是最高統治者,中央設有主管行政、司法、軍事、宗教的機構與職官
2)地方---透過控制一些部族實行間接控制
2.商:BC1600年,商湯建立,都城多次遷移,後盤庚遷殷,商被周武王所滅,紂王自焚。
(1)遺址:河南安陽殷墟遺址
(2)政治上,
1)中央---商王是最高統治者,商王之下設尹及各類事務官
2)地方---內外服制度。
a含義,內服—王畿地區—商王直接控制;外服---方國和部族---商王間接控制
b特點,商王是方國聯盟的共主;方國的向背(支援與背叛)影響商朝的興衰;鬆散的聯盟關係(控制力有限,有很大的自主權,有的附屬國還處於戰爭的狀態)
注意,內外服制度下,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力非常有限,且內服和外服之間不是隸屬關係。
3)神權與王權相結合,具有神秘色彩。
3.西周:BC1046年,周武王建立,都城鎬(hao)京
(1)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禮樂制、世卿世祿制(選官)-----貴族政治
1)分封制:a含義:封邦建國,以藩屏周-----注意:分封制也可以被稱為封建制
b物件:宗族、姻親、功臣、殷商降部,其中以同姓親族(宗族)為主體。
c等級結構:周王---諸侯—卿大夫---士
d諸侯權利:設定官員、建立武裝、徵派賦役(政治、軍事、經濟)
e諸侯義務:鎮守疆土、隨從作戰、交納貢賦和朝覲述職(政治、軍事、經濟)---獨立性大(尚未形成中央集權)
f影響:①確立了周王—諸侯---卿大夫---士的等級序列;②開發了邊遠地區,擴大了統治區域,鞏固統治;③確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統治,形成對周王室眾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g破壞:西周後期,王權衰弱,分封制被破壞
注:當選項中出現諸侯和周王,卿大夫和士以及諸侯權利和義務時,一定會有分封制
2)宗法制
a含義:以血緣親疏與嫡庶關係來確定繼承關係和名分的制度
b目的:解決貴族在權利和財產上的分配問題
c特點:①嫡長子繼承製為核心②大宗和小宗的關係是相對的,既是家族等級關係,又是政治隸屬關係
d分封制與宗法制的關係:相互補充,互為表裡,相輔相成(二者缺一不可),家國同構、家國一體
e宗法制的影響:解決貴族在權利和財產上的分配問題,鞏固統治;宗法觀念影響深遠
天子建國,諸侯立家,卿置側室,大夫有貳宗(嫡子之外的庶子),士有隸子弟----體現的是分封制和宗法制。
3)禮樂制度是維繫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工具。
西周後期政治概況:①國人暴動----含義,841年,周厲王貪財好利,為政暴虐,嚴禁國人談論政事----影響,周厲王出逃,共和行政{召公和周公(周的同姓親族/諸侯)共同執政}
②西周滅亡----BC771年,西周滅亡
東周開始-----BC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
(2)商周的經濟
1)農業:a生產工具,木石骨蚌,青銅農具很少----生產力低下
b土地制度,井田制----性質,奴隸主土地國有制,實質是貴族土地私有制c耕作方式,集體耕作(千耦其耘)
2)手工業:青銅鑄造業,夏晚期---西周是青銅時代,西周時青銅時代的繁榮時期。
絲織業發達,養蠶繅絲
3)商業:商代產生商業----工商食官
(3)文化
1)天文學:夏---《夏小正》一年各個月份的氣象、物象、天象、農事。
商---干支紀日法,世界上延續至今的最長的紀日方法。
2)文字:商,甲骨文a目的:占卜;b地位:成熟文字
周,銘文/金文。
3)西周---民本思想,敬天保民。
4.中國早期國家的特徵
(1)政治上,1)神權與王權相結合2)以血緣關係為紐帶3)將國家權力與家庭關係結合起來,家國一體4)尚未形成權力的高度集中,尚未形成中央集權
(2)經濟上,進入青銅時代,生產力水平低下,生產工具主要是木石骨蚌,奴隸制經濟,集體勞動。
(3)文化上,鬼神迷信色彩和原始宗教色彩,占主導地位的是民本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