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確實沒好好讀書,錯過了不少好書沒讀。當時是因為物力匱乏,又是鄉下,很難能接觸到書,也沒有個文化人指點,只能混跡于田野間了。
但我一點都不感到遺憾,少年的時光雖然虛擲,但那是多麼無憂無慮,至今回味起來,仍嚮往不已。如果當時置身書房,埋頭苦讀,雖可暢遊知識海洋,但也少了不少樂趣,人生總是兩難全的。
好在人到中年,尚能沉得下心來,一本一本讀自己想讀的書,一本一本讀老祖宗留下來的經史子集,一本一本讀國外優秀作家的奇思妙想,充滿異域風情的小說、詩歌、劇本,不僅彌補了年少時的缺失和遺憾,也能充實自己,使自己對這個世界有一個清醒和獨立的看法,不至於隨波逐流,人云亦云。
尚有餘力,可以寫點讀後感或書評,談點感受,發到網上,或許能覓得知音,會心一笑。
今天要談的是《古文觀止》。
這本書其實一直在腦海中,模糊的影響中是一本高深的書,想去親近卻又提不起勇氣。直到最近幾年,讀了幾部古代著作,文言文閱讀水平有了提高,才敢去挑戰一下。
還有一個直接的原因是,前幾天看到女兒的語文老師的書案頭有一本書,本著高度的敏感性,我立馬網淘了一本,自己先看一遍,以後可以給女兒提高一下國學水平。
翻來目錄一看,才覺得確實錯過了一本好書。很多以前我們初中、高中教科書中學過的文言文,都收錄在這裡,眼熟的就有《曹劌論戰》、《桃花源記》、《滕王閣序》、《師說》、《捕蛇者說》、《岳陽樓記》等等。
此書究竟來歷何許?
《古文觀止》是清代吳楚材、吳調侯於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選定的古代散文選本。是清朝康熙年間選編的一部供私塾使用的文學讀本,此書是為學生編的教材書。原來以前的讀書人只要想去中舉考狀元,估計都必定熟讀此書,至少對其中幾篇背得滾瓜爛熟。
吳楚材,名乘權,字子輿,號楚材,浙江山陰州山(今紹興)人。幼受家教,勤奮好學,熟讀歷代經典。曾多次應考,但屢試不中。在外做了幾年紹興師爺後便回家設館授徒與侄吳調侯共同編成《古文觀止》一書名留後世,此書原來是私編,不是官修的啊。
所以說家學淵源還是很有道理的,相信吳家弟子們出入投地的機會肯定比普通人家高多了。
這裡說的“古文”指的是什麼呢?
我大致瀏覽了一遍,是自東周至明代的一些經典文章,以散文為主,兼取駢文,體裁多為議論書。
“觀止”又是何意呢?
通俗一點說就是歷代歷朝最好的文章看我這本書就好了。有點自信和賣弄的意思,但確實眼光毒辣,選的都是精品。
這麼好的書當然要慢慢讀,我打算一天一篇地讀,把它讀深讀透,或許我還能去考個老秀才,可惜沒機會了。昨天就讀了開卷第一篇《鄭伯克段於鄢》。
文言文我覺得要一個字一個字地讀,然後把那些人名、地名搞清楚,難度就下降了一半。
比如說:鄭伯是一個人,主語;克是一個動詞,謂語;段又是一個人,賓語;鄢是一個地名,於鄢就是一個地點狀語。
這樣一斷句,就清晰了,意思是:鄭國的國君在鄢這個地方打敗了段。興雅達一下就可以翻譯為:鄭國的軍隊在鄢地打敗了段的叛軍。
這背後隱藏了一個什麼故事呢?
故事發生了春秋時期,鄭伯和段是鄭武公和武姜的兩個兒子,媽媽武姜偏愛小兒子段,欲立之而不得。
後來鄭伯繼承了鄭國的王位,媽媽就為小兒子段爭取封地。果然姑息養奸,段拉起了自己的軍隊想要來爭奪王位。鄭伯就出動王師打敗了弟弟。故事大意就是如此。
這篇文章值得稱道的就是“鄭伯克段於鄢”這幾個字,字字珠璣。
鄭伯其實就是鄭莊公,但為什麼不說是鄭莊公而要稱鄭伯呢?是因為他有失教之責,沒有好好規範弟弟段的行為,所以用鄭伯相稱,稍微鄙視他一下;
兩個國家軍隊打敗,一個國家把另一個國家打敗,才能用克,克字就反映出段已經是羽翼豐滿,實力達到了與國家軍隊相抗衡的地步。
段是鄭伯的弟弟,這裡直呼其名,稱段。感覺就已經是形同陌路,既然做弟弟沒有做弟弟的樣子,就休要怪哥哥無情了。
古文真是有意思,雖然著墨不多,但可以仔細琢磨,細細地品。古代文人也是時間多啊,經典的書也就這些,就一個字一個字地打磨,現在慢慢就沒有這麼考究的行文了,可以再興起一個古文運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