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護古城位於今井陘礦區天護村。根據村內出土的陶器、刀幣以及城牆的建築特點分析,天護古城建於戰國後期。至漢代初年,漢高祖置井陘縣,縣治就選在了天護村。漢初至宋熙寧六年(公元1073年)的一千二百七十五年間,井陘縣與周邊的平山、獲鹿、葦澤等縣分分合合,即升格做過州、也升格做過郡,但治所都選在了天護古城。當然,天護古城還是做為縣治的時間是最長的。
當時的天護古城有護城河和城牆,護城河名為“白沙河”,自北向南環繞古城後,向東流去。城牆東西長550米,南北寬400米,有東、西、北三座城門。城內有一條東西走向的古驛道,被稱為“龍街”,驛道兩側商鋪林立,甚是繁華,同時它也是溝通京晉的官道。直至明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因縣治早已遷至天長鎮,北線驛道較南線驛道遠二十里左右,時任井陘知縣、江西豐城人羅懋湯才將官道改至古驛道南線。
根據天護古城內出土碑文及經幢所知,城內曾有西禪院、東禪院、關帝廟和社稷壇等;城外有古剎洪濟寺和垂虹橋等。西禪院早已被歷史湮沒,而東禪院依存,為附會《佛頂尊勝陀羅尼經》的來歷,明代改名為“西明寺”。
近年來天護村改造,村民紛紛搬進被稱為“天護新村”高層住宅,原有的村落民宅被拆得所剩無已。現僅存東閣、西明寺、新華廣播電臺發射天線舊址和古驛路兩側的幾戶老建築。
▼天護村古驛道是溝通東西的交通要道,從西到東有西閣、中閣和東閣。前兩座閣毀於上世紀的文化運動,東閣現存。民國二十三年的《井陘縣誌料》記載:“咸豐三年,癸丑,麥大熟。六月二十四日,大雨,如泉下湧,自酉刻至半夜。夜中,群鷁飛鳴,縣境村店,無不共聞。衝去村莊地畝無算。”東閣在這場傾盆大雨中倒塌,現在的這座東閣是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998年)在原址之西重建的,也早已殘破不堪。閣內供奉關帝,因此“東閣”也稱“關帝閣”。
▼“關帝閣”東側
▼東側戧簷的磚雕之上,還鑲有一個鐵製的“卍”字元。
▼“博縫磚”上也鑲有幾個鐵製的“卍”字元。
▼閣的主體結構還在,柱、梁、檁、枋、椽該有的都有。
▼閣內牆上原有壁畫,現已模糊不清,據說南牆上為“電母”。
▼北牆上是“雷公”。
▼閣內簷下有一塊《流芳百世碑》。
碑文如下:
{蓋聞天地以五常➀☐人而仁義為大,聖賢以五倫➁教世而忠孝居先。唐虞➂以來,三代而上,三綱明而九法➃正☐乎。尚已厥後,運會迭降,禮教漸衰,東周之季,列國兵爭,亂臣賊子,接踵而出,有大成至聖生,刪訂詩禮,筆削春秋,天命民彜➄之理復得曉然於天下。孔子既沒,聖道侵徵,秦漢以降凡身任當世之責者,率以篡奪為英雄,以弒逆為豪傑,而忠義之風幾於不可復,睹有關聖帝君出篤兄弟之情,正君臣之義,留乾坤之正氣,反宇宙之常經,此誠尼山➅後一人也。天護鎮居鳳山之北,庫寨➆之南,在古為名城,有遺址焉,今建閣於東,上塑關帝神像,使四方觀者見廟貌之森嚴,想聲靈之赫濯➇,而忠孝之意油然自生。豈徒以圖形繪象壯觀瞻而悅耳哉。是不可以不誌。
乙酉科撥貢王慶昌撰
本鎮居士高光裕書
大清光緒二十四年仲春下穀旦立}
【註解
①五常:仁、義、禮、智、信。
②五倫:忠、孝、悌、忍、善。
③九法:周朝治理邦國的九種措施,泛指治理天下的各種辦法。
④民彜:人倫,舊指人與人之間相處的倫理道德準則。
⑤唐虞:唐堯與虞舜的並稱。
⑥尼山:指孔子。
⑦庫寨:庫山寨。
⑧赫濯:威嚴顯赫。】
▼“東閣”南側,顯得很高大。
▼“東閣”西北側,可以看出閣下的券門曾長期被黃土埋沒。前些年部分黃土被清走,券門的大部分才露了出來,但“東閣”北側仍被黃土覆蓋。
▼閣下的黃土中有許多碎瓷片和匣缽碎片。
▼券門之上也殘留著一些瓷片和匣缽碎片
▼閣下券門由青磚砌成,頂部已經有一些損壞。
▼門洞內有不少積土和淤泥,無法通行。
▼閣下東側嵌有一塊石碑,碑上有四個大字“群峰拱翠”。由於長期在地下埋藏,碑文字跡模糊難辨,只能看清“直隸正定府井陘縣”和一些小字。
淺談制瓷業發展與技術
天護村北邊的馮家溝村,村內90%的家庭都姓“馮”。天護村原有馮氏兄弟二人,乾隆元年(公元1754年)分家後弟弟來到天護村北邊的溝內開窯,製作粗瓷大缸(當地也叫“甕”,用於儲存水或糧食),因技藝高,產品結實耐用、物美價廉因此很受一般老百姓的喜愛。在他的帶動下,來這裡開窯燒瓷的人越來越多,逐漸形成村落,並以弟弟的姓為名,叫“馮家溝村”。
而天護村、馮家溝一帶的制瓷業早在唐代就得到了迅猛發展,盛極一時。宋朝時更加頗具規模,其燒製方法甚至影響到了景德鎮等南方瓷窯。金代是全盛時期,元代開始衰落,明清時窯口更加退化。至民國期間井陘境內僅剩南橫口村、天護村和馮家溝村三處窯址,共計有燒瓷作坊十八家。
天護村一千多年的陶瓷發展史,使天護村一帶的土層中埋藏著大量的碎瓷片和窯具殘片。這種瓷窯文化土層厚度大約有0.2米~10米,很值得研究。制瓷作坊為了制瓷,必定先要在附近取土,時間久了取土處必然會形成大坑;制瓷的同時,也一定會生產出殘次品和出窯後就沒用了的窯具。於是窯工們就會把這些大量的垃圾回填到土坑中。天長日久,就開成了現在的瓷窯文化層。
▼不同深度的土層中,夾雜著不同時代的窯具和碎瓷片。
天護村、馮家溝村一帶的燒製方法,採用的是“覆燒法”。就是燒製之前,要將成型的瓷碗泥坯或盤泥坯倒扣著一個一個地向上碼起來,再放入窯中。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可以提高產量、節約木柴,並且可以減少瓷器變形,提高成品率。但在燒製過程中為了不讓上下相鄰的碗或盤粘連,不能在碗口或盤口施釉,還要在每個碗口或盤口墊上一個支圈。支圈是用耐火泥做成的,而且這種耐火泥必須與瓷坯的收縮率大致一樣。因為高溫時,瓷坯會收縮15%,如果支撐它的支圈與它收縮率不一樣,那麼碗口或者盤口就會變形,甚至會從支圈上掉下來。燒製後的支圈,經過了一次化學變化,會變得和瓷器一樣堅硬,再次燒製時不會再收縮。因此支圈只能用一次,不能反覆利用,出窯後取出瓷器,支圈就變成了垃圾。所以文化層中最多的“垃圾”就是支圈。
▼殘破的支圈
燒製瓷器最外層的窯具——匣缽。工匠做好瓷坯後,先將其放入匣缽內,再用耐火泥密封好,最後把匣缽放入窯內燒製。這樣做的好處是瓷坯在匣缽中受熱均勻,而且木柴燃燒所產生的灰塵和有毒氣體無法接觸到瓷坯,不會對瓷器的表面造成汙染。缺點是會佔用窯內更大的空間,造成產量下降,而且燒製過程需要更多的燃料。
▼匣缽
由於匣缽並不直接接觸瓷坯,因此匣缽不像支圈那樣只能使用一次,一般它可以反覆使用六次左右。次數太多了,匣缽表面就會開裂,無法起到保護瓷坯的作用。久而久之,廢棄的匣缽也越來越多,在窯址附近的許多人家就會利用廢棄的匣缽種花、砌院牆、做下水道或者做煙筒。
▼長方體匣缽,村民將它們倒扣著壘起來,做院牆了。
▼下圖中壘院牆的東西並不是匣缽,它們是制瓷胚的模具。將瓷土放入其中,蓋上蓋子進行壓制,瓷器就可快速成型,從而提高生產效率。
▼東閣西邊就是古驛道,由於村落改造,大部分村民已搬入現代化的“天護新村”,原驛道兩側的商鋪民宅所剩無幾。天護村姓氏眾多,但以高、馬、馮三姓人數最多。
▼門額上的匾都有它的來歷,只是舊匾已毀於上世紀的文化運動,現在的都是複製品。“樸素可風”匾,書於民國七年。
▼“勤儉治家”匾,書於民國七年。
▼殘破的老屋,它曾是一所24小時營業的商鋪,相當於現在的36424或是Seven-Eleven。
▼夜間有人買東西時,商家為了自身安全,不下門板,透過門板上的洞口與買家傳遞銀錢。
▼門板最下方還有一稍大的洞口,是用來給買家貨物的。
▼石質門檻上有凹槽,用於固定門板。
▼驛道旁的關帝廟,可能是東閣關帝廟坍塌之後,將關帝神位移到這裡來了。
▼天護村大戲臺,建於1980年。
▼大戲臺南邊就是礦區最有名的古寺——西明寺。“西明寺”原名“東禪院”,建立年代大概是北魏至唐初時期,後改名“正覺寺”,元末毀於戰火之中。明初,在“正覺寺”遺址上重建寺院,並攀附《佛頂尊勝陀羅尼經》由來的故事,改名為“西明寺”。
▼西明寺內,有我國最古老的經幢之一——“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它創建於大唐開元十五年,比趙縣的那座經幢還要早300多年。
有關天護村“西明寺"和“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的內容,請先關注我,在下一篇文章中繼續為您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