鼕鼕平時是一個很懂事的孩子,經常被父母和親戚誇獎,漸漸地就有些飄飄然了。媽媽做了自己不喜歡的飯菜,鼕鼕就開始撒潑,質問媽媽為什麼不做自己喜歡吃的菜,媽媽特別生氣,但是一想到平時鼕鼕都是很乖的,吃飯也很積極,也許真的是自己做的飯不合鼕鼕的胃口。想到這媽媽和顏悅色勸說鼕鼕:“下一次媽媽一定做你喜歡吃的菜,今天先講究一下好不好?”東東不情願地答應了。
消停了沒幾天,鼕鼕又鬧了起來,說媽媽做的飯菜不合胃口,媽媽沒有辦法,只能哄著鼕鼕,此後,鼕鼕只要看到飯桌上不是自己喜歡吃的菜就要鬧,有一次甚至嚴重到摔了碗筷。直到這時,鼕鼕的父母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但是他們想不明白一個好好的孩子為什麼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呢?
破窗效應可以完美地解釋上述發生的問題,一塊窗戶被打破,沒有得到及時的修補和更換,其他玻璃也會很快地被人們打碎。孩子第一次的不良行為就是孩子對家長的試探,第一次不良行為代表著孩子已經“打破了第一扇窗”,家長應該及時制止了,否則的話,孩子很快就會打破“第二扇窗”、“第三扇窗”......
如果孩子已經“打破了第一扇窗”,現在家長應該怎麼辦呢?
1. 及時補窗
父母在發現孩子的錯誤的時候必須及時糾正,在孩子犯下大錯之前將窗子修補好,如果鼕鼕的父母在鼕鼕第一次挑食的時候就嚴厲地制止他,對他說“不可以”,相信就不會發生後面摔碗筷的事情了。
2. 注意修補方式
讓孩子認識到錯誤的同時學會反思,對待孩子要有耐心,不要因孩子犯了錯就對孩子發脾氣,和孩子進行心平氣和地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