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實秋可以算得上是最懂當代年輕人生活的文學大師了,他的許多觀點與當代年輕人不謀而合。
比如讓人“躺平”,比如立志要做民國最強“吃貨”,素有民國段子手的美譽。但是他被人議論最多的還是他這一生的兩個妻子。
民國時期的才子,大多都是風流又多情的。正如那時候的追崇的愛情觀一樣,要自由地追求真愛。
以愛情為先的戀愛裡面往往少了一點責任與約束。所以那個時代,總會有些文學大家拋棄原配,幾段風流的韻事傳出。
梁實秋則不然,他一生只有過兩段愛情。用多情不濫情,專情不長情可以形容他。
他在每一段感情中,雖都與妻子十分恩愛。但這兩種愛卻是截然不同,一個愛得平淡,細水長流;一個愛得熱烈,如火如荼。
年輕時候的梁實秋
梁實秋與第一任妻子程季淑的緣分,頗具現代人的風格。雖是父母介紹,但卻不是包辦婚姻,也有點梁實秋和程季淑的意願在裡面。
那年梁實秋20歲,家裡正打算物色一個門當戶對的女子為他娶妻。當時程季淑的一個好朋友黃淑貞知道了這件事情,覺得梁實秋堪為良配,便帶著程季淑的生辰八字去梁家提親。
梁家人樂見其成,於是便上門拜訪。程季淑舉止大方,長相清秀。無論是相貌還是性格都讓梁家大姐滿意,於是興高采烈地把這麼個女子告訴了梁實秋。
梁實秋對這個被姐姐描述的只應天上有的女子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便開始給程季淑寫信,但是始終沒有得佳人到回覆,心裡不由得好奇更甚。
於是,他從朋友那裡要到了程季淑的電話號碼,主動撥通了程季淑的電話。電話接通聊了幾句,梁實秋就被程季淑珠圓玉潤的聲音深深吸引。
多麼婉轉動聽的聲音呀,當即存了想要見在這個姑娘一面的心思。便提出了見面的請求。
程季淑接到梁實秋的電話很是震驚,沒想到他不但給自己寫信,居然還能給自己打了電話。而且交談中,很顧及自己的感受,不僅十分有禮貌,而且對於每件事情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能侃侃而談。
程季淑對於這個大膽又談吐不凡的男孩子也多了一份欣賞,考慮了一下,便同意與梁實秋相見。這一見面,大有一見鍾情的趨勢。
多美好的女子呀,和自己姐姐描述的一樣。梁實秋滿心歡喜。一次次的約會交談,讓這對才子佳子情投意合,迅速走到了一起。
沒有一條出海的船遇不到風浪,也沒有一段愛情遇不到坎坷。兩人在交往了2年之後,迎來了第一個挑戰——梁實秋結束了8年的清華學習,獲得了赴美留學的機會。
遙遠的距離並沒有打敗這份感情,也沒有辜負彼此堅定的選擇。梁實秋學成歸來,在朋友與家人的見證下,舉辦了婚禮,正式開始攜手相伴一生。
二人感情深厚,婚後生活一如相戀時候的甜蜜。可是沒過多久,程季淑就跟隨梁實秋的想法,決定去上海,一是為了在不穩的時局中,找到一個安身所在,二是夫妻二人也要謀求一番事業。
就這樣,兩人來到了上海。
梁實秋故居前的雕像
梁實秋找了一份工作,賺的錢雖然不多,但勝在快樂,蜜裡調油一般。每次上班,梁實秋最最惦記的就是在家裡為自己做好晚飯守候的妻子,兩人的小日子過得津津有味,就算是吃苦瓜,也是滿嘴的香甜。
很快,家裡的人口隨著四個孩子的降生和父母的來到逐漸多了起來。日子逐漸過得拮据了起來,程季淑自己節省過活,打理著一家老小的生活,盡職盡責侍奉公婆,教育子女,毫無怨言。
梁實秋看在眼裡,心裡十分地感動,對妻子愈發尊重起來。
妻子盡心地照顧,讓梁實秋沒有了後顧之憂,心無旁騖地做起了自己的工作——翻譯莎士比亞作品。
梁實秋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人在事業上有所成就,很大部分是因為家有賢妻,一個人一生中不闖大禍,也很大部分是因為家有賢妻”。可見對程季淑的十分感謝。
梁實秋與程季淑的合照
可民國的愛情,哪個能一帆風順呢?時局動盪,為了在戰火中掙扎生存,兩人不得不分開,開始顛沛流離的生活。
出於對各種事情的考量,梁實秋孤身一人奔赴四川,程季淑卻因為需要照顧尚且年幼的孩子和年事已高的母親,未能一同前往。這一分別,就是六年。
這六年裡,梁實秋顛沛流離,十分悽苦。程季淑扛起重擔,獨自一人照顧老人和孩子,也是如此。
直至老人去世,程季淑才帶著孩子,揹著大包小包到四川與梁實秋團聚。梁實秋看到妻子與孩子瞬間紅了眼眶,對程季淑說道:“你受苦了!”
經此次分別之後,程季淑便一直跟隨著丈夫,再也沒有分開過。
他走到哪,她跟到哪。程季淑默默支援著丈夫的翻譯工作,害怕丈夫累倒,每天還給梁實秋的工作設了“限制”,規定一天的翻譯數量不要過多。從飲食到起居,事無鉅細無微不至。
就這樣,兩人互敬互愛,不離不棄地攜手了走過了近50年的風風雨雨。就連他們的孩子也在書中寫道:“十分地‘嫉妒’這對老夫妻,因為他們時常牽著手一起走”。可見夫妻倆之間的感情,一般的夫妻是比不上的。
隨著時間流逝,身邊人早已不是當初的少年模樣了,雖已白髮蒼蒼,但恩愛一如往昔。就當兩人以為可以就這樣走完全部人生的時候,一場意外帶走了程季淑的生命,致使陰陽兩隔。
梁實秋夫婦與女兒合照
老伴的突然離世讓梁實秋悲痛萬分,風雨同舟地走過了48年的婚姻,就在這時戛然而止了。他把亡妻埋在槐園。還在妻子的墓旁,為自己預留了一塊墓地。想要死為同穴塵,用情之深可見一斑。
遲遲不能從悲痛中走出來的梁實秋還寫了一本《槐園夢憶》來祭奠亡妻。書中點點滴滴的回憶,無不提醒著這個古稀老人眼前物是人非的景象,隨處可見是哀思。
或許是老天垂憐,沒有讓這個行將就木的老人無處安放滿腔的情感,從而在日復一日的思念中遺憾而去。
《槐園夢憶》封面
在奪走了陪伴梁實秋半個多世紀的髮妻之後,又恩典般的賜予他一段轟轟烈烈的忘年之戀。他遇見了韓菁清。一個聲名鵲起的歌星。
梁實秋與韓菁清的第一次見面非常的戲劇性,是在商討為亡妻寫的那本《槐園夢憶》出版事宜的路途中。
陪伴了自己將近50年的妻子驟然離世,梁實秋心像被人血淋淋地挖走了一塊,只能用寂寞空虛的情緒勉強填補。然後韓菁清出現了,梁實秋迫不及待地想讓她填補空白。
梁實秋第二任妻子韓菁清照片
第一次見面,便被這個美麗女子的才情深深吸引了。不同於其他歌星,空有一副好皮囊和絕美嗓音,韓菁清十分地有內涵。
梁實秋在與其交談中得知,她十分欣賞自己,並且喜愛自己的文章,不僅能見解獨到地侃侃而談,甚至能脫口而出,背出其中的句子。這讓梁實秋十分地驚喜,覺得遇到了生命之中的知己。
哪個男人能經得住感情的誘惑?文學大家也不例外。梁實秋面對如此優秀的韓菁清對自己滿眼的欣賞,很快淪陷了,深深地愛上了她。
韓菁清照片
一眼萬年,是緣分。梁實秋不想錯過這段緣分,於是第二天就守在韓菁清的樓下,等待著見面。他覺得自己那顆已經老去的心,彷彿枯萎的枝丫抽出了嫩芽,重新生機盎然了起來。
他就那麼站在韓菁清家的樓下,站了好久,直到看到她家的窗簾被拉開,才知道佳人終於起了床,這才上樓敲門。這時的梁實秋壓制著滿腔的愛意,小心翼翼起來。
韓菁清出生湖北巨賈之家,是地地道道的千金小姐。她自小喜歡唱歌,不顧家裡的反對,毅然決然走上歌星這條路。
由此可見,韓菁清是一個有著自己主見的女性,她認定的事情,哪怕很多人反對也沒有用,就像和梁實秋的愛情一樣。
歌星韓菁清年輕時期的照片
梁實秋堅定了自己想要和韓菁清發展的想法。他開始了情書的轟炸,排山倒海般的情書一封接著一封,居然有二十餘萬字,這讓韓菁清感受到了梁實秋洶湧的愛意。
她不是不心動,只是彼此之前隔著太多現實阻礙,比如28歲的年齡,比如他才剛剛喪妻,比如他的兒女……
於是,韓菁清壓下心裡的悸動,以給他介紹物件婉拒梁實秋的追求,開玩笑的口吻說,要給他當個紅娘。可是梁實秋卻脫口而出:“我愛紅娘”。他表白了,清楚又明白。
此後,梁實秋更是每天寫信,約韓菁清見面,吃飯,聊天,逛公園……
甚至給自己的女兒寫了一封信,說了自己要追去一個人,還說了韓菁清的很多的優點,女兒很贊成,覺得父親走出了母親去世的陰影,很為父親開心。
梁實秋與妻子韓菁清合影
她淪陷了。
在感情中經歷過失敗的韓菁清徹底淪陷在梁實秋猛烈的追求下,韓菁清被他骨子裡面的浪漫打動了,她也燃起了愛火。
那一年,梁實秋71歲,是文學界國寶級的大師。
那一年,韓菁清43歲,是一個演藝圈的歌星。
就在他們跨過自己心裡的坎兒,以為可以安心美滿地在一起時,一場“全民反對之風”驟然颳起。大家還沒有在那本《槐園夢憶》梁實秋與程季淑點滴的幸福中走出來,男主角居然另有新歡?
於是,矛頭紛紛指向指那時候還是歌星影星的韓菁清,世人用淺顯的眼界批判著她,說她就是貪圖名利,就是貪圖錢財。說她迷惑了梁實秋,不是個好人……
各種侮辱,鋪天蓋地而來,這讓韓菁清痛苦萬分,幾度崩潰。深深陷入對這段感情的懷疑之中。
梁實秋看出了女友的痛苦與不堪忍受,雖然自己年紀大了,不在意這些,還是不得不為愛人出面回應,他說:“我只是一個凡人,我有的是感情,除了感情之外我一無所有。”
梁實秋也在眾人的人反對聲中反省過自己,但是他認為自己沒有錯,愛人,我犯了什麼罪了呢?我反省,我沒有犯罪。我愛一個我所認為最可愛的女人,難道是犯罪的麼?
梁實秋 韓菁清
世人的反對並沒有讓這段愛戀就此止步,萬人的聲討沒有讓這段“不倫之戀”隱晦起來,反而讓兩人更加親密。
謾罵是他們的,詆譭是他們的,反對是他們的,可是他們,和我們有什麼關係呢?
梁實秋稱呼韓菁清為“小娃”,寵溺到骨子裡的稱呼。韓菁清叫梁實秋“我的秋秋”,滿是愛意。他們之間的情書承載著兩人全部美滿幸福。
一切,原是註定的,皆因兩人的心對待這段感情虔誠又篤定。
於是,在1975年,他們遮蔽掉了外面咬牙切齒的語言攻擊,衝破了親朋好友甚至是學生的重重圍剿,舉辦了一個小而溫馨的婚禮,那一天,滿面喜色的新郎穿著一身熨燙整齊的西裝,胸前插著一束韓菁清最愛的康乃馨,要娶他的新娘了。
此時容光煥發的梁實秋,彷彿已經不是那個年逾古稀的老人,觀者無不感慨這正是愛情的偉大之處。
婚後的生活甜蜜卻又平常,當初有些人帶著惡意詛咒兩人婚姻超不過3天的話,已然像個笑話。
兩人生活習慣不同,卻互相包容,互相彌補。
正如梁實秋婚禮上說的:“我們兩個人是同中有異,異中有同。最大的異,是年齡相差很大,但是我們有更多相同的地方,相同的興趣,相同的話題,相同的感情。我相信,我們的婚姻是會幸福的、美滿的”。
他們確實做到了幸福美滿,攜手走過了梁實秋最後的十三年光陰,這段時光像是延續了他的生命一樣,他又開始了創作。梁實秋晚年的創作,大部分都是與韓菁清在一起的時期完成的。
寫作照片
1987年,梁實秋在與韓菁清的家裡去世,享年84歲。他在去世的最後時刻,拉著韓菁清的手,模糊卻又抱歉地說道:“菁清,我對不起你,怕是不能陪你了!”他與她,愛到了最後一刻。
梁實秋與韓菁清這麼大的年齡差距,讓他早就預料到了會有這麼一天。他還在世時,曾在給韓菁清的信裡寫道:我對你沒有什麼不放心。我知道你能獨立奮鬥生存,你會安排你認為最好的生活方式。
他感謝這十多年來,韓菁清對自己的照顧,他對她的愛,一如兩人初見那樣,明媚又熱烈。但是,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梁實秋對韓菁清的愛,裡面又增加了這麼多年不離不棄陪伴的感激。他好不捨他的“小娃”呀!
生命的終止,阻斷不了愛情的延續。
在梁實秋去世後,韓菁清親自送走了他,為他撰寫碑文。她時常會去他的墓前站一站,帶著寫給他的信,一封一封地燒給他,縷縷青煙裹挾著思念四處飄散。她的心,至此之後,空了大半。
梁實秋感謝韓菁清的陪伴,韓菁清又何嘗不感謝梁實秋給予自己後半生全部的愛。
愛人已逝,她只能帶著對梁實秋無窮無盡的思念,照顧著他們共同的貓,去大陸看望他的故人,整理著他的遺作。她時常會翻閱他們之間寫過的情書,那些承載了他與她全部的愛的情書,能撫慰她的心。
韓菁清死在了梁實秋去世後的第七年,那年她63歲,因病去世。此後,再也沒有人對這段感情有任何的質疑,真正做到了“願我愛你,像你愛我”那樣。他們的愛情,終於可以一路坦途了……
梁實秋的一生,愛過程季淑,半生的相濡以沫,半生的顛沛流離;愛過韓菁清,愛到生命的最後,愛得驚世駭俗。
這兩段感情孰高孰低,誰又能看得清呢?
只知道,槐園程季淑墓旁邊,梁實秋給他自己留的墓地,到最後也沒有人埋進去。